摘要:綜合農協是一個以社區綜合性合作為主的農民組織,它的出現旨在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探索新時期鄉村發展和綜合治理模式,滿足兼業化小農的多樣性需求。
2013年是湖北恩施建始縣村坊村農民陳耀清投身養殖業的第三個年頭。
三年前,從事飼料經營的他通過當地“綜合農協”承包了一個母豬繁殖基地,從此擔負起為全縣養殖戶提供種豬的任務。目前占地5畝的養殖場已經擁有60多頭母豬,其中40多頭開始繁育產仔。
“最近商品豬價格跌得厲害,但是我這里主要銷售種豬,不會受太大影響。”陳耀清說,他的這個養殖項目,每年能帶來10萬塊錢左右的收入。
引資源 建設農村
陳耀清告訴記者,在湖北恩施建始縣,生豬養殖是個傳統產業,而“綜合農協”卻是個新名詞,它既不是普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不是政府組織,而是一個過去沒見過的新事物。
這個新事物源于2008年4月,湖北恩施建始縣委、縣政府和以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為牽頭單位的幾家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在建始縣設計并實施“新農村綜合發展與治理試點”,并在該縣三里鄉建立起全國首個綜合農協河水坪地區新農村綜合發展協會(以下簡稱“綜合農協”)。
作為一個法人社團組織,綜合農協組織結構包括地區協會、會員小組和會員三個層級,地區協會不以行政區限或地域為劃分條件,目前轄6個行政村,入會會員已達1400多戶、5000余人,全體會員自主選舉產生了會員代表,并在此基礎上選舉產生了理事會、監事會。
“綜合農協”是在借鑒日韓臺農會發展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為農民提供集信用合作、購銷合作、社區發展、文化教育、金融保險等一體化服務的國內首家綜合性農民自治組織,以滿足小農的多樣化需求,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建始縣新農村綜合發展與治理試點辦公室主任王德鳳告訴記者。
據王德鳳介紹,自2008年成立以來,綜合農協積極整合各類資源服務鄉村建設,如在湖北省供銷社支持下,成立了農資服務部,實行平價銷售,有效地降低了當地農戶的生產投入;積極與縣畜牧局合作,投資興建了母豬繁殖基地,由綜合農協進行管理招標,改善了當地生豬的品種,也為養殖戶陳耀清等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綜合農協積極邀請縣衛生局及社會力量為會員免費開展體檢活動和健康培訓,促進了農村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為了促進農協健康發展,建始縣縣、鄉政府均成立了獨立于農協的“新農村綜合發展與治理”試點辦公室,任命專職人員,引導相關項目與綜合農協對接。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團告訴記者,目前綜合農協的總干事由三里鄉鄉黨委副書記兼職,希望政府在協會發展中起到推動和穩定的作用。
事實上,除了政府參與外,綜合農協的發展還吸引了更多社會公益力量的加入。到綜合農協服務部之前,賀曉淳是湖南某高校大三的學生,熱衷公益事業,去年9月她通過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小鷹計劃”成為綜合農協的一名志愿者,目前主要工作是組織村里文藝隊、兒童小組開展活動。她告訴記者,跳廣場舞已成為村民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改變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拉近了農協與村民的距離,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求互助 錢不離土
“我愛人現在每天都會參加協會組織的廣場舞,感覺挺好。”陳耀清說,作為一名農協會員,他可以享受的另一項權利是向協會信用部申請貸款,資金用于養殖場發展。
這其實又是綜合農協服務的一大亮點為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完善綜合農協服務功能、促進“三農”發展,在恩施州人民銀行指導下,綜合農協于2011年8月13日成立綜合農協信用部,內設主任、會計及出納崗位。初期以香港施永青基金會資金、建始縣人民政府資金以及會員股份共計90萬元作為資本金,向農協會員發放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信用貸款。通過近兩年的運作,信用部累放貸款350萬元,支持了120多個會員和30多個小項目的發展,并建立了利潤分配模式及股份分紅機制。
“現在農村有許多專業協會都囿于某一產品或某一行業,綜合農協在提供綜合服務的同時,把金融服務添加進去,滿足了生產主體需求,緩解農村金融缺血狀況。”曾經到綜合農協調研過的國務院參事湯敏對記者說道。
陳耀清告訴記者,在農協信用部貸款利率比農信社稍低一些,但貸款程序非常簡便,農信社貸款有的需要抵質押,有的要多人擔保。相比之下農協信用部比較好打交道。
“一般來說,會員申請貸款,會計和出納會到申請貸款的會員家里或工作點實地調查,了解貸款用途及會員的還款能力,回來后召開信貸部門會議,由會員小組成員代表共同討論是否放款。如果會員資金需求比較急,一筆貸款最快兩天就可以辦下來,信用部會計和出納還會定期檢查貸款發放執行情況。”王德鳳對記者說,會員若要貸款須由會員小組成員代表同意,實際上是在行使一種擔保職能和監督機制,為了下次還能獲得貸款,貸款人必須無條件償還貸款。
其實在綜合農協,許多人工作并非出于私利,而是完全憑著一股熱情。現年50多歲的李臨建原來在建始縣農信聯社工作,做過信貸部主任、主管會計,2011年綜合農協信用部開業,原本內退的他又到這里發揮余熱。
“這段時間豬肉價格跌得很兇,許多生豬養殖戶申請貸款購買飼料繼續養豬,等豬肉價錢提高的時候再賣出。”李臨建對記者說,為了及時讓養殖戶拿到錢,他要騎著摩托車給他們送款,有時候山區路況十分不好。
惠農道路雖然艱辛,但令人欣慰的是,信用部的成長并不孤單。記者從人民銀行恩施州中心支行了解到,自建始縣河水坪綜合農協試點項目啟動后,該行以綜合農協為依托,為農戶建立了信用檔案,評定了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在信用部的建設上,推薦了相對專業的金融人員,開展基礎金融培訓和業務指導,提供了計算機、信用體系建設數據管理系統等軟硬件設備,為信用部的有效運轉創造了條件。
截至目前,綜合農協信用部向會員發放的貸款沒有一筆形成風險,基本上都做到了按期還本付息。此外,綜合農協還定期向當地人民銀行報送報表,并接受人民銀行的審計。
記者手記:發展互助金融需要創新機制
綜合農協是一個以社區綜合性合作為主的農民組織,它的出現旨在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探索新時期鄉村發展和綜合治理模式,滿足兼業化小農的多樣性需求。
綜合農協信用部的誕生有其特定意義:一些農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鄉鎮以下的網點大幅減少,使本來就貧窮落后的農村地區難以享受到基礎性金融服務。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政府近年來積極鼓勵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有些新型農金機構的支農目標發生偏離,資金投向城市高回報、高風險領域,造成農村資金外流、農村金融發展緩慢的現象。
綜合農協的出現,提供了創新農村信貸服務的條件。綜合農協扎根農村、聯系農民,是向農民提供金融等社會化服務的有效平臺。農協可以利用其組織優勢,組織農民開展互助聯保、資金合作,把農民有限的資金和信用聚集起來辦大事;農協人員在從事其他社會和行政服務的同時,也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幫助,降低金融服務“三農”的成本。此外,農協還可以發揮其對成員實力、信用、品德等較為熟悉的優勢,通過這些軟信息彌補農村地區在獲取金融服務中的抵押品不足等問題。
當然,綜合農協信用部的發展中還存在一些體制和機制障礙:一是信用部資金實力有限。信用部不能吸收存款,其用于放貸的大部分資金來源是農民入股和增資擴股,資金不足導致信用部發展緩慢。一些會員感覺貸款額度較小,無法滿足其擴大生產的需求。二是政策支持不足。僅靠信用部自身力量來發展,無疑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雖然綜合農協信用部的發展仍存在很多障礙,但其不失為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的有效方法之一。為了促進其健康發展,相關部門應在嚴格執行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繼續創新體制機制,促進信用部良性運轉。
要繼續加強農村信用建設和金融知識培訓,為信用部有效運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強對信用部的業務輔導。進一步推動農協信用部和正規金融合作,將信用部部分股金轉化為擔保基金,引導涉農正規金融機構加大對農協成員的信貸支持。此外,還要利用好農協的平臺,改善農村地區的支付環境,大力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拓展業務功能,讓該地區的農民享受到基礎金融服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城鄉金融報2016-02-1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