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農產品供應充足,成就“舌尖上中國”

[ 作者:張叢?郭少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02 錄入:吳玲香 ]

猴年大年初一,海南省陵水縣光坡鎮章憲村村民李連義一家就開始在地里忙活。跟他一樣沒歇著的,是該鎮從事圣女果生產的4000多戶果農。作為全國最大的圣女果生產基地,每年冬季,陵水縣會向北方市場輸送10萬噸以上的圣女果。陵水圣女果已經成為海南冬菜供應農產品中一張靚麗名片。

元旦剛過,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施方案》,著力把該省建設成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口糧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先行區,到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650億公斤以上,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0%以上;主要農產品基本實現安全、綠色生產,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萬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老百姓最關注的米袋子菜籃子呈現出豐產豐收、供應充足、價格穩定的形勢。從城市商場到鄉村集市,粗糧細糧一應俱全,蔬菜魚肉水靈新鮮、副食零食令人目不暇接——中國人從有啥吃啥變為吃啥有啥

糧豐天下安。連年豐收,農產品充足供應的三農向好之勢,夯實了我國進入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過程中全局主動的信心和基石。

糧穩民安:農產品供應能力邁上新臺階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有專家做過一個形象化的比喻,如果把13.6億多張嘴合在一起,有超過兩個足球場那么大,每天需要吃進40萬噸的食物。因此,對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糧食既是生活物資,更是戰略物資。

農業豐收,糧食保障是定海神針。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千方百計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財政和全社會的投入,充分調動各級政府重農抓糧和億萬農民群眾務農種糧積極性,我國的糧食生產在十一五較高起點上再上新臺階。

統計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糧食產量連續3年超過1.2萬億斤,高點爬坡,來之不易。自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已連續12年增產,長時期連續增產,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罕見,世界上也罕見。作為全球人口數量第一、糧食產量第一的大國,創造了讓世人稱嘆的中國奇跡。

目前,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糧食人均占有量達到450公斤,已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有效滿足了消費需求,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值得一提的還不止是糧食。

世界上三條魚就有兩條是中國養的,兩個蘋果就有一個是中國產的。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目前,我國人均占有880斤糧、130斤肉、1100斤菜、60斤牛奶、40斤禽蛋和94斤水產品,除去牛奶,以上農產品的人均占有量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2015年,我國生產出了561萬噸棉花、3547萬噸油料、12529萬噸食糖、8625萬噸肉類、2999萬噸禽蛋、3755萬噸牛奶和6690萬噸水產品,肉類、禽蛋、水產品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

提質增效:舌尖上的安全上升到新高度

當短缺經濟離人們的記憶越來越遠,老百姓對農產品供應的要求,從吃得飽轉向了吃得好。農業發展開始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向數量質量與效益并重,農產品供應的目標也由供得多轉向供得好、供得安全轉變。

2009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將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作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之一。6年來,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始終保持總體平穩、逐步向好的趨勢。根據農業部例行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蔬菜、畜禽和水產品監測合格率為96.1%99.4%95.5%,分別比十一五末提高3.00.34.2個百分點。五年間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無論是瓜果蔬菜還是牛羊禽蛋,在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之前,都在供應鏈上經歷著一道道嚴格的考驗。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152個大中城市,監測94種指標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基本上涵蓋了主要城市、產區和品種、參數。可能危及老百姓身體健康的共性問題和可能存在的行業潛規則被一一擋在門外。

圍繞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重點農時集中組織開展的農資打假行動,讓不符合生產規范的劇毒農藥在農資市場上徹底消失。在江蘇省泗洪縣,蟹農何廣義養殖的螃蟹隨便撈出一只拿去檢測都能符合最嚴格的藥殘劑量標準,全程生態養殖,在我們鎮上想買個蟹藥都難。

三品一標農產品越來越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認定的三品一標產品總數達到10.7萬個,產品總量占全國食用農產品商品總量的40%以上,覆蓋農產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個品種。

2015年,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出臺,給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筑起了一道法律防火墻,一項2015年餐飲消費調查顯示,安全衛生這一指標從消費者關注的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比重僅為上年的1/3,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更有信心了。

物暢其流:農產品流通駛入快車道

十二五期間,在各級農業部門和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構建了多層次的流通網絡,農產品流通渠道進一步拓寬,經銷商和經紀人隊伍逐步完善,為保持農產品生產穩定、市場穩定和價格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農產品流通的成本在不斷降低,流通速度在不斷加快。

201012月起,全國所有收費公路全部納入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

2012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在一定期限內免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有條件的鮮活農產品。

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專業戶、糧食流通企業和大型商貿企業等眾多市場主體構建起了我國農產品流通市場的基本框架,交易方式和流通業態逐步提升。

農業部將推進農產品市場流通主渠道的批發市場改造升級作為重要工作內容,2015年發布了《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目前,我國已建成農產品批發市場4469家,年交易額億元以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1790家,其中專業性市場1101家,占61.5%,年交易總額占67.3%

不僅如此,物聯網的介入也使得快速平價成為農產品供應的常態。北京農聯合作社直供的蔬菜頭一天還長在地里,第二天就送到了居民樓里的配菜箱前。上海每逢夏伏缺菜期,市郊的30萬畝設施蔬菜基地都會加強管理,產量和價格隨時登入蔬菜價格目錄,以嚴密地市場動態監管確保上海市民綠葉菜的充足供應。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十二五的五年,是糧食穩定增產、碩果豐收,農產品充足供應支撐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五年,是調結構轉方式中讓老百姓吃得越來越營養健康的五年,是市場供應和流通體系日趨完善的五年。在十三五期間,農產品供應將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從糧食安全食物安全的提升轉換,以數量穩定、結構合理的農產品供應為經濟發展筑牢基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3-0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亚洲熟女女同中文字幕 | 亚洲一成A人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