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我省有部分政府或街道辦(政府派出機構)行政一把手直接升任上一級職務,如有的縣長直接升任為副廳,有鄉(鎮)長或街道辦主任直接升任副區長。對此專家表示,江西打破傳統習慣思維和做法,讓優秀人才更早更快脫穎而出,對于激發干部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女縣長35歲升任副廳級領導
一般來說,縣(市、區)長先接任書記,才有可能進入副廳級領導行列,像彭映梅這樣,直接從縣長直升副廳級領導的畢竟是少數。
公開簡歷顯示,彭映梅出生于1979年,南昌人。2000年7月,彭映梅從江西師范大學畢業后,以選調生的身份到樟樹市觀上鎮任鎮長助理。“選調生的起點比一般公務員高,他們一參加工作就是副主任科員級別。”南昌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此后,彭映梅擔任過樟樹市觀上鎮鎮長、樟樹市吳城鄉黨委書記、樟樹市市政府市長助理。不到30歲時任共青團宜春市委書記(正處級),32歲轉任資溪縣縣長。
在資溪,彭映梅主打“生態經濟牌”,她不僅率縣旅游部門及主要景區負責人到武漢“吆喝”賣生態,而且還提出“實行全民營銷和網絡營銷,發揮‘資溪面包’遍布全國的人脈優勢,大力宣傳‘純凈資溪’旅游品牌”的營銷思路。專家表示,這說明年輕干部敢想敢干,敢闖敢試,善于用創新思維去推進工作和解決問題。
“80后”鄉長直升青山湖區副區長
鄉(鎮)長、街道辦主任也一樣,要升任上一級,一般也得經過同級別黨委書記這一崗位的歷練。因此,像陳韜、張志剛、袁凱,從鄉(鎮)長或街道辦主任直升副縣的也不多。
據悉,張志剛、袁凱為“70后”,陳韜則是“80后”。他們直升副縣時的年齡分別為38歲、39歲、33歲。
他們雖然年輕,但卻有豐富的基層經驗。以最年輕的陳韜為例,他2003年考上公務員后任進賢縣工業開發區管委會干部,此后又到南昌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等窗口單位任職。2007年,年僅25歲的陳韜擔任南昌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督查處副處長(副科),4年后擔任南昌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網絡監督處處長(正科)。2013年轉任新建區大塘坪鄉鄉長。
觀察
“五個一批”工程
選拔培養年輕干部
提到年輕干部,就不得不提我省2014年啟動的“五個一批”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這是事關江西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據了解,陳韜等人,是各地設區市為策應省里的“五個一批”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從基層選拔出來的優秀年輕干部。南昌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南昌市從2012年開始,每年選拔約10名“80后”市、縣直機關正科級干部到鄉鎮、街道辦事處擔任主要領導。陳韜就是其中一個。”
為培養年輕干部,景德鎮市委市政府還首次選派年輕干部到上海掛職。副區長袁凱就是其中一個,他掛職單位為靜安區商務委。景德鎮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舉措都表明市委市政府希望在這批中青年干部身上看到新朝氣、新作為。
可使優秀人才更早脫穎而出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曾明說:“有關部門能夠在遵守干部任用條例的情況下不斷創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打破傳統習慣思維和做法,讓優秀人才更早更快脫穎而出,對于激發干部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不過,曾明也提醒:要防止為改革而改革,避免出現干部晉升能力的天花板現象。曾明解釋說,在把真正有潛力的干部苗子選為后備干部、提升到合適崗位的同時,還要考察其在以后擬提升的一至兩級崗位中能否勝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信息日報 2016-03-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