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成為這兩年農村地區熱詞,不少貧困地區,推動電商發展,精準扶貧,幫扶農村人民致富。貧困地區,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電商發展路徑?
從現在農村電商發展的實踐來看,政府在發展初期強力支持,能推動地方電商的迅猛發展。但是電子商務畢竟是市場導向,要有規模、可持續、見實效,就必須基于市場。調動各方積極性,就是市場來說了算。政府最重要的作用是營造環境和公共服務。
做農產品電商,一定要避免兩個誤區
一、認為電商交易高效便捷,是因為減少了中間環節。恰恰相反,每一個商業進步,環節會比傳統的更復雜,只是新的技術手段會讓它的流程優化了、信息更完整透明。農村電商做起來,必須要讓電商的中間環節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認為農產品電商就是開個淘寶店。轉變思路,要適應電商小規模、多種類、速度快的特點,從市場規模設置、產品配置、人員配置、產業鏈布局等考量。
找準痛點再定位
我國現在的農村電商平臺到各地區建設自己的支點體系,建立運營中心、服務站,往往需要地方政府配置一部分的公共資源,多家電商平臺到一個地方,就會出現重復建設的問題。在發展實踐中,地方政府開始探索農村電商“機場模式”,即建立一個開放公用的“機場”,提供給所有的“航空公司”使用。而各個平臺競爭,造成農村電商市場繁榮、健康的景象。
電商扶貧如何更精準?
電商帶給農村新的思維,也幫助農村對接廣大市場。以前農村相對閉塞,貧困戶很難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大的轉變。現在電商扶貧,幫助貧困戶直接變身網商、電商服務商,農產品產地供應,或者參與到電商產業鏈中找到就業機會。此外,不少地方形成了“專業網商+農戶生產”的組合,農民他們并不懂互聯網,不會上網銷售。但他們向網商供貨,提供最優質的農特產。
從現實看,中國地大物博,并不缺好的農產品,但是缺品牌和流量。各地政府要引導電商平臺和農民,根據市場導向做農村電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小小新農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