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在京舉行,國務院發展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表示,我國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經過30多年不斷探索,發展進程非常快。未來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重點是,解決我國新市民和非戶籍人口的住房問題。
任興洲表示,中國的住房制度是從1980年開始了,經過了30多年不斷探索和發展,經歷了不同階段,才形成現在中國的住房保障制度。
1998年國務院23號文提出,中低收入以下都通過經濟適用房解決,當時中低收入人口差不多占人口的70%到75%左右,政府到新加坡看他們的組屋,大體上覆蓋了80%多的國家人口,所以當時的經濟適用住房是想學新加坡的體制,而且學習新加坡建立了公積金制度。
到2003年以后發生變化,按國務院18號文,經濟適用住房只針對低收入家庭,覆蓋面縮小。2007年國務院24號文重新重視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2011年到2015年大規模保障性安居住房安居工程的建設,5年內建設了4千萬套以上,各種類型的保障房。
由此來看,發展進程非常快,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發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住房保障的基本制度和體系。任興洲表示,現有的住房保障體系針對不同的住房的群體提供不同程度的保障,囊括了低收入、中等和偏下收入群體,工礦、林區、墾區、棚戶區改造,限價商品房以及農村的危房改造。有救濟、救助和支持,實際上保障的程度也不同,形成不同的形式的住房的保障體系。
第二,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住房保障的投融資體系也基本完成。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一種形式叫PPP的方式,目前大規模的安居工程改造需要大量的資金,很大困難是來自于資金的籌集。經過十幾年的探索,以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為主導,形成了政府主導和各種市場力量參與的住房保障的投融資體制。
任興洲表示最近幾年里,政策性金融發揮了很大作用。她以云南農村危房在改造前和改造后為例解釋道,對農村危房政府是直接給予補貼的,每家給予不同程度補助,最高限度是2萬元錢,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三,根據居民需要和市場變化,探索和創新保障方式。現在看保障方式有多種,有的地區有經濟適用房,有的已不再建適用房,主要以公租房把廉租房、公租房并軌。有的城市推出兩限房和公租產權房,有的夾心層進行了補貼,針對工礦、林區、墾區游牧區,棚戶區改造。
還有土地,優先安排安居工程的用地,再有強化地方住房保障主體責任。我國有這么多省、地級市、縣級市,所以整個住房保障里主體責任,完善保障體系,以縣市縣為中心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現在差不多保障了城市家庭戶的20.4%已經通過住房保障解決,推進了城市化進程。
任興洲坦言,住房保障中遇到了很大挑戰,最大的挑戰是資金缺口和長期地方政府償債壓力不斷增加,這是下一步可能要解決的。還有拆遷難,成本高的問題日益突出。此外,保障性住房后期運營管理體系、住房保障相關法律體系也亟待完善。
任興洲表示,下一步完善住房保障的思路就是堅持住房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根據地方實際確定建設指標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進一步完善拆遷利益協調機制,加大對困難地區的補貼,完善政策性的金融信貸制度等等。
此外,任興洲還透露,未來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重點是新市民和非戶籍人口住房,落實戶籍制度改革,允許農村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享受必要的住房保障的制度,并將公租房逐步擴大到非戶籍人口,以滿足新市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9日(記者 宋雅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