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報國家有關部門同意,我省將于7月28日啟動早稻最低收購價預案。
在當前我省糧食高產量、高收購量、高庫存“三高”疊加的形勢下,如何敞開收購農民手中的余糧,做到應收盡收,確保最低價收購政策全面落實,堅決守住“種糧賣得出”的底線,堅決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現象,讓農民轉憂為喜,是擺在各地各有關部門面前的一道嚴峻的課題。
不因市場價格低讓農民減收
全省農民期盼早稻能賣個好價錢,然而,專家分析,受連年豐收、庫存增加、宏觀經濟結構調整、進口大米沖擊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糧食市場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市場持續低迷,稻谷市場收購均價僅為每百斤117元,市場米價仍在低價位徘徊,農民豐產增收難度加大。
今年,國家規定達到國標三等的早稻最低收購價為每百斤133元,執行時間從7月16日起到9月30日止。省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嚴格執行預案有關政策規定,敞開收購農民手中的余糧,做到應收盡收,確保最低價收購政策全面落實。省糧食局長黃河說:“各級糧食部門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按照《預案》規定的原則、標準、操作辦法等要求,指導和督促委托收儲企業不折不扣執行好國家托市收購政策。”
按照省政府要求,各有關部門將督促收購企業嚴格執行政策,嚴格執行國家質量和價格政策,依質論價,杜絕壓級壓價、克斤扣兩等違反政策行為,不停收、限收、拒收,尤其對“打白條”、壓級壓價、隨意扣量、以陳充新、二次碼單、“轉圈糧”等嚴重違規行為,嚴查決不姑息。各級糧食部門將從源頭上把好入庫糧食質量關口,鼓勵農民交好糧、賣好價,增加售糧收入。
不因倉容緊缺出現“賣糧難”
做好早稻收購工作的關鍵在倉容,難點也在倉容。
由于稻谷托市預案連續啟動,全省糧庫基本高倉滿糧,進一步集并、調劑倉容的空間很小。根據摸底調查,現有地方國有糧食企業早稻收購可用空倉15億公斤左右,按照早稻收購25億公斤計算,倉容缺口約10億公斤。考慮部分企業倉房條件簡陋及地區不平衡因素,實際缺口可能達到近15億公斤。近些年,受宏觀經濟放緩、銷區需求下降以及進口米沖擊等因素影響,我省糧食經營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入市收購積極性不高,市場主體少。
在省政府的部署下,我省將做好“去庫存、增倉容、租民倉”三篇文章,多方籌措收購倉容,確保收購倉容滿足早稻收購需要。省糧食局、中儲糧江西分公司將加大各級地方儲備糧的輪換力度,加快糧食銷售出庫,采取多種形式與省外銷區進行產銷合作,盡量為早稻收購騰出倉容;全力加快倉庫維修改造和新建糧庫項目進度,爭取收購前有倉容投入使用;各地將抓緊做好社會倉房情況摸底,盡可能利用好社會倉容。
決不給農民“打白條”
為切實保障收購資金,省農發行已籌措百億元收購資金,確保早稻收購“錢等糧”,決不打“白條”。
省農發行負責人表示,各級農發行將及時向執行最低收購價收購任務的收購企業提供足額貸款,保證收購資金供應,做到不斷檔、不拖欠,確保糧款現場結清,不得向農民“打白條”,不得代扣各種稅費。收購資金必須做到專設賬戶、專款專用,糧食銷售后要及時歸還貸款,嚴禁擠占挪用。同時,將擇優支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以及經營好、業績優、信譽度高的龍頭加工企業入市收購。
據了解,各級農發行將按照3到5天收購量所需資金,提前發放貸款作為收購鋪底資金,并協助承貸企業及時下撥到委托收儲庫點。同時,各級農發行將簡化辦貸程序,提高辦貸效率,實現最低收購價貸款資金“五個當天”,即當天申請、當天批復、當天發放、當天劃撥、當天兌付。據悉,財政部門將按照有關規定,將稻谷質量檢測工作費用單獨列入預算或從糧食風險基金中列支,確保及時足額撥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2016-07-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