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每年收購那么多的政策糧,中儲糧咋就管不住自己?

[ 作者:糧油關注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12 錄入:吳玲香 ]

近日,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基層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了一批中儲糧系統干部職務犯罪的刑事判決書,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的腐敗窩案也得以曝光。也使得糧油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家政策性央企身上。

作為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政策性糧油收購儲備企業,中儲糧的任務是,承擔國家儲備糧油的收購、儲存、調運、拍買銷售業務。據資料顯示,2015年中儲糧累計收購政策性糧食1.75億噸。

然而,就是如此龐大的政策性收購業務使得這家央企陷入輿論爭議的困境。

有市場專業人士為這批政策性業務算了一筆賬:中儲糧每收購1斤小麥,將得到國家補貼收購費用0.025元,保管費0.035元,而收儲庫點在收購和保管中實際支出費用不到0.01元,也即每斤約有5分“利潤”。

也許正是這5分錢的利潤,讓中儲糧陷入監管悲劇。

根據中儲糧公開的數據顯示,作為國內最大的糧食倉儲企業,其直屬企業庫容總量為500多億斤,折合2500多萬噸——這樣的倉容規模連其政策性收購任務的零頭都不夠。因此,在每年的政策性收購中,往往通過委托收購。

2014年黑龍江為例,當年中儲糧水稻委托收儲庫點和租倉庫點1052個,玉米委托收儲庫點和租倉庫點1057個,這些都不是中儲糧自有的企業。一個分公司管理如此大規模的委托企業和租賃庫點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小馬拉大車”一直是中儲糧的一塊難以根治的病。

但另一份公開資料就顯得比較有意思。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糧食消費大約5億噸多一些。按國際經驗,一個國家的糧食儲備在年度總消費量的18%左右即可。但是,中國糧食儲備遠遠高于該比例,約為年度糧食消費量的40%-45%,接近于總消費量的一半,遠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這就意味著,中國常年糧食儲備約在2億噸以上。

這顯然是一個怪圈,一個是小馬拉大車,一個是糧食庫存大大高于一般水平。

按照國家對中儲糧的定位,中儲糧承擔的是糧食“蓄水池”的作用,應付國家在戰爭、饑荒時糧食供應需求。但是中儲糧涉足經營性業務“歸口于國資委,有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與石油石化、電網、通信等“公益性”的央企一樣,國資委每年都要對中儲糧進行考核,要求完成利潤,增加指標。

公開資料顯示,加上政策性收儲,2015年中儲糧的糧食購銷規模達到2.72億噸!這給本就緊張的倉容問題又增壓力。

雙重身份下,注定了中儲糧業務模式的危險性。

早在2013年,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鄭戈就提到,中儲糧本身便是國家經濟改革思路在計劃與市場之間糾結不清的產物,因此導致該公司一方面占盡了財政補貼、政策支持的便宜,另一方面又試圖像一家真正的“公司”那樣到市場中去賺錢,而不是盡心盡力為公共利益服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 / 糧油關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九热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豆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 亚洲欧美在线电影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 | 最新系列国产专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