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623.9萬噸(12324.8億斤),比2015年減少520.1萬噸(104.0億斤),減少0.8%。在“去庫存”的大背景下,糧食總產量終于止步于十二連增。專家分析,當下我國糧食領域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矛盾轉變?yōu)榻Y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糧食問題從來都是國之大事。在饑餓的陰影籠罩之下,改革開放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從2004年開始,國家實行托市收購政策,對農民產糧進行托底收購,糧食生產進入“連增”模式。2007年以來,國內糧食產量連續(xù)9年突破5億噸大關,2012年又開始出現市場低迷、庫存高企的情況。
庫存居高不下,不僅導致很多地區(qū)倉容緊張,以及隨之而來巨大的財政壓力和折損成本,傳遞到市場層面,也因為價格倒掛,而使得農民面臨減收風險。以玉米為例,最近幾年,價格連年下降,兩年之內從1.2元降到0.6元。即使國家每年給農民總共一兩千萬元的補貼,但因為糧價回落,農民損失也相當巨大。
好政策沒有獲得好的市場表現,這是為什么?新的農技條件下,糧食單產大大增加從而導致供給增加是一個方面,再就是目前國際農產品正處于較低的價格周期,國產糧價格缺乏市場競爭力。而根本上恐怕還是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不徹底的結果。一邊是收購價格連年上漲,國產糧入國庫;另一邊則是市場并不認可國家定價,從而導致倉庫充盈。
而且,這種庫存高企也存在結構上的不平衡:區(qū)域不平衡,東北最嚴重,而中西部相對緩和;品種不平衡,普通品種積壓,而優(yōu)質品種基本不存在積壓,陳糧積壓,新糧情況則要好得多;種類不平衡,玉米最為嚴重,而小麥、水稻緊隨其后。多重矛盾交織,新老問題疊加,從而使得“去庫存”任務艱巨,農民減收風險驟然加大。這也表明,我國農業(yè)支持政策已經進入調整拐點,面臨諸多新的挑戰(zhàn)和風險,現行收儲制度亟須加快改革完善。
從長遠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首先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妨調低最低收購價,取消托市糧的“順價銷售”規(guī)定。不可否認,最低保護價以及順價銷售曾為農產品筑起了一道防護墻,但無視國際國內的市場變化,依然堅守這樣的補貼措施,并不符合實際,理應及時調整。將最低收購價能最終調到普通糧的市場價偏低一點的水平,應該是合理的。而調低托市糧的起拍價,與市場價同步接軌,也勢在必行。
其次,要讓有條件的商業(yè)銀行參與糧油購銷的政策性貸款業(yè)務。據披露,一些地方銀行惜貸,從而導致收購不暢。這也與市場的現實需求不相吻合。
還有,要繼續(xù)加大農業(yè)結構調整力度,鼓勵農民種植優(yōu)良品種,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糧食品質。必須看到,現階段,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優(yōu)質糧食普遍受到市場認可和接受。但由于最低收購價制度不體現優(yōu)質優(yōu)價,近年來優(yōu)質糧的種植面積不斷萎縮,這也加劇了高庫存的內在矛盾。可見,糧食結構性矛盾的破解,前提仍然是農業(yè)生產結構的調整。
去年至今,國家大力推動糧食供給側改革,這也是以市場需求和社會發(fā)展需求為導向的生產升級和優(yōu)化。這一領域的改革,不僅符合國家利益,有助于糧食去庫存,減小財政壓力,也符合廣大農民的利益。從“賣糧難”到“糧價低”,農民多年來一直處于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擠壓之中,這種狀況也唯有改革才有可能徹底破解。
說到底,在新的市場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階段,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應該適應這種外部的變化,應該考慮如何去幫助市場形成一個良好的價格機制,而不是依然固守傳統的治理辦法。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網轉自:中國縣域經濟報 2017-01-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