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吃得更安全、健康,可用什么辦法才能挑到靠譜的蔬菜瓜果呢?”鄭州市民閆紅格說,現在不少農貿市場、超市貨架上的蔬菜、蛋奶都打上了“綠色”“有機”“無公害”等字樣的標識,可是要想買到自己想要的綠色優質農產品還是不容易。
買難:“綠色”標準多,產銷信息不對稱,市場上魚目混珠
隨著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普遍增強,希望吃到更加安全、健康的農副產品。但很多時候,消費者想買“綠色”農產品卻面臨“傻傻分不清”的窘境。
一是擔心物非所值。“價格貴一些,大家可以理解,畢竟好東西成本投入更高。不過人們心存疑慮:錢是實打實花在了品質上,還是花在了包裝、廣告上?”在一家大型有機蔬菜企業工作的楊女士表示,現在公司主打產品定價遠遠超過了一般市民家庭的購買能力。比如一斤番茄賣到20多元,事實上,生產成本沒有這么高,都是花在了品牌推廣費、公司形象包裝費上。“我自己都不會買本公司的菜,感覺是當冤大頭。”
二是各類標準概念繁復,叫消費者“亂花迷眼”。去年5月,農業部印發了《關于推進“三品一標”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三品一標”指的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這三類產品定位不同,因此標準各不相同。目前,無公害農產品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依據相關標準進行認定,綠色食品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依據相關標準進行認定,有機農產品主要由國家認監委認可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依據標準進行認證。
“這些標準都是什么含義?有啥區別?哪種農藥殘留最少?哪種沒加膨大劑?靠這些概念我真區別不出來。”北京市民徐大姐說,把有機、綠色、無公害番茄和普通番茄放在她面前,她很難判斷哪個性價比更高。“都沒有包裝,大小顏色差不多,最后還是靠價格、有沒有蟲咬的笨辦法來決定。”
三是沒有靠譜的銷售渠道。“農產品市場中魚目混珠者多,市民很難找到一個放心的銷售平臺。”黑龍江省農墾綠色食品辦公室副主任余捷說,農產品產銷信息不對稱,導致有需求的消費者找不到綠色優質農產品,綠色優質農產品也找不到對路的消費者。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部分大中城市,一些大型連鎖超市設立了綠色食品專區、專柜;還有些綠色食品通過專業營銷機構和電商平臺進入市場,如工行融E購、中綠生活網、郵樂農品等都開設了綠色食品專門營銷頻道。專家提醒,消費者在市場上選購綠色食品時,應注意包裝上有無綠色食品標志、是否有綠色食品企業信息碼等包裝特征,還可以通過登錄中國綠色食品網、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咨詢等方式來查詢真偽。
種難:投入產出失衡,質量控制、品牌推廣難度大
綠色農產品有前途,許多農民都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但真要橫下心來綠色轉型,擺在眼前的難題也不少。
短期內投入產出失衡,盈利能力差。“綠色優質農產品生長周期長,投入大,產量低。”郎希明是北京大興區的種瓜大戶,他每年要種植15個大棚的西瓜。“綠色種植成本比普通的每畝約高30%。按標準種植,產量低,而且大小不一、賣相不好看,咱個體農戶整個質量認證、品牌啥的也難,搞不好一季的收成就砸在手里了。”
大興區某合作社負責人尹國強對記者說,他們合作社也想生產綠色農產品,但設施改造、質檢設備購置等需要至少60萬元資金。“希望政府能在我們起步時多搭把手,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提高補貼標準,投入技術培訓力量,利用政策引導農戶參與綠色農產品的生產。”
銷售成本高,也讓農戶“望而卻步”。一些超市對于綠色農產品需求量大,但包裝費、促銷費等費用讓農民吃不消。“超市不能供、銷兩頭‘勒’,這些費用已經攤在產品價格里、消費者埋單了,能不能給農戶減減負?”郎希明說。
農業、農技等部門要對農戶提供切實的技術指導。想要種出綠色優質農產品,必須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除了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的施用,土壤質量、灌溉水質量等都要有參考標準。”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組成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葉優良認為,目前有些農村地區,由于長期不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土壤質量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土壤的問題不解決,農民沒辦法種出‘綠色’安全的農產品。而這僅靠農民自身是沒辦法解決的難題。當地農技和農業等多部門必須聯手施策。”
還得培養種植戶的品牌意識。章丘大蔥種植戶王超喊出的“一覽眾蔥小”宣傳語,在國內的“蔥界”已經很響亮。他從育苗、移栽、追肥等多個生產環節,嚴格限制使用化學肥料,目標就是“讓我家的蔥吃起來不一樣。”“綠色、安全是根本保障,品牌是開路先鋒,實現綠色轉型,我們種植戶必須得有品牌意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03日 17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