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大地萬物蘇醒,勃勃生機暗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通過土地整治大力改造中低產田。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倍加關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的話題。對土地整治工作來說,從守耕地紅線到建生態良田,將是耕地保護跨越式的飛躍。“當前,我國耕保形勢嚴峻,要想打贏建設生態良田‘保衛戰’,必須清除土地工程科技創新‘攔路虎’。”長期從事耕地保護與建設研究的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鄖文聚認為,隨著《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年)》發布實施,“三深一土”戰略中土地工程科技創新迎來春天,由此,我國耕地保護也將開啟一個全新的局面。
耕地數量、質量、生態是不可分離的整體系統
縱觀耕地保護政策發展的歷史沿革,人們對耕地資源的科學認識在不斷深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耕地數量急劇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耕地是“吃飯田”“保命田”,基本農田的概念由此誕生。1999年1月,《基本農田保護條例》開始實施,我國正式提出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這個時期,耕地保護目標雖以數量表達,但實際含有產能的內涵。
“基本農田的有關法律規定,是土地政策中最有思想、最有力量、最科學的部分。”鄖文聚認為。其后,我國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這迫使我們對基本農田的內涵認識越來越深刻——從口糧田、生命線延伸到紅線上。2006年,國家在審議《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時,將紅線的概念從15.6億畝基本農田拓展到18億畝耕地紅線。
“如果說15.6億畝是耕地保護的核心帶,18億畝的提出就相當于加了一道緩沖帶,延展了我們防線的退守點。”鄖文聚認為,中央作出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決策,既有數量又有質量還有生態等其他方面的考慮,內涵相當豐富。我國從提出加強耕地保護,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再到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一次次進步說明,不論是研究者還是管理部門,對耕地保護的認識實現了從單純注重數量、面積轉向數質并舉,再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轉型升級。《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年》為今后實施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
“耕地數量、質量、生態是不可分離的整體系統,各個部門‘你保護腿,我保護胳膊’行不通。”鄖文聚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理念,本身就包含著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思想,甚至更豐富——從科學發展潮流看,耕地還具有生物多樣性、社會文化等功能,無論實施管理政策還是開展科學研究,必須站在這個高度理解耕地紅線。
在鄖文聚看來,耕地不是一個抽象概念,也不是一種冷冰冰的物質,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系統。只有將之視為生命系統,耕地才能為人類做好服務。耕地生態功能是生產功能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健康的生態功能,生產功能就不可能得以維持。在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農田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就沒有良田、沒有糧食生產、沒有農業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耕地是我國最寶貴的資源,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事實上,這也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相比其他國家,我國耕地資源最少、質量最差、利用強度最高、對耕地的依賴性最強,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問題是世界級難題,只能靠我國自己破解。對此,中央領導強調,在土地問題上不能犯歷史性的錯誤。鄖文聚表示,在土地科技創新方面,多年來只重視研究管理政策和行政權力配置,忽視了研究如何通過土地科技創新提高耕地資源保障能力,這個問題須關注并加以解決。
耕地普遍處于亞健康狀態亟待技術修復
“保護耕地資源安全,不僅為了生存,更為了發展。”耕地資源安全攸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然而提及當前的耕地資源形勢,鄖文聚憂心忡忡。
據他調研了解,從幾項指標來看,我國耕地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普遍處于亞健康狀態。耕地本身提供的自然肥力已經難以保證糧食生產,高肥、高藥式的利用相當于不斷給耕地吃“保胎藥”,損害了基礎地力,造成了耕地污染。尤其需警惕的是,土地利用系統的演化影響到全球氣候變化,反過來又從大環境上報復人類。“從以上幾項指標發展的態勢來看,耕地資源形勢惡化速度相當快。盡管國家提出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但目前難以落地實施,到底有多少耕地能退耕、能修復,如何防治耕地污染等都亟待破題。”
據鄖文聚介紹,相關研究表明,在一些地方耕地自然修復需要50~60年,如果采取一些科技手段,在8~10年可以修復,如果采取成套的技術和工程化手段,2年就可以實現修復。
問題隨之而來。“我們選擇60年的自然休耕、10年的半拉子技術,還是2~3年的成套技術?”鄖文聚認為,盡管答案顯而易見,但如何制定嚴謹的執行計劃、如何面對各地不同情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措施等問題都在考問政策設計者。
打好生態良田“保衛戰”急需清除工程技術創新“攔路虎”
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那么,應從制度的哪個環節開始完善?耕地保護的主戰場究竟在哪里?
正如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所強調的,實施“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要處理好戰略、戰役、戰術的關系,要堅持用需求導向確定發展戰略,用目標導向組織創新戰役,用問題導向開展戰術攻關。鄖文聚認為,當前我國耕地以及農業生產面臨最嚴峻的問題表現為細碎固化、技術退化、主體弱化、小農深化、農民收入輸血化、改革創新不夠開放等。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從制度入手,為解放生產力創造條件,讓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創新發展。因此,當前真正的挑戰是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為土地整治建設生態良田開辟道路,提供科技保障。
“生態良田建設是耕地保護的主戰場。”鄖文聚認為這場戰役分為四個戰場:其一,確保在10億畝有灌溉條件的平原地區,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生態農田。其二,通過供給政策和科學技術,在8億畝雨養農業地區旱地、坡耕地上建設“生態良田”。其三,針對2億~3億畝的不穩定耕地研究具體政策、科學技術和工程模式。其四,研究引導非耕地資源的農業生產利用。概括地說,應根據不同地區的耕地自然條件分門別類地確定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的目標,最終靠科學技術提升資源保障能力。
“在依靠科技提升耕地資源保障能力的路上,我們剛剛起步就遇到了工程技術創新這只‘攔路虎’。”因此,全國國土資源系統科技大會提出,實施土地科技創新戰略,要以土地工程技術為重點。鄖文聚告訴記者,為了清除這只“攔路虎”,國土資源部設立了耕地資源安全科技創新專項。該專項有五大任務:一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耕地生產力提升提供資源支撐和技術保障。二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解決我國水土資源匹配和耕地可持續利用問題。三是全面實現向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技術體系的轉換升級,將新近積累的先進工程技術裝備納入生產力體系。四是全面實現我國耕地資源布局的優化配置,主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五是破解我國耕地質量和生產力提升的科學問題和技術瓶頸,重點解決耕地質量感知、耕地質量快速構建、耕地生產力快速形成、退化耕地綜合治理、損廢耕地質量和生產力重建等技術創新和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監管技術體系和平臺建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國土資源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