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專題欄目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

驅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的一號工程

[ 作者:楊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05 錄入:王惠敏 ]

中國農科院2013年啟動實施了旨在改革體制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的科技創新工程。3年來,科研成果不斷涌現,不僅聚焦前沿領域,也有對接產業、服務產業的研究——

驅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的“一號工程”

日前,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再次聚焦“三農”。文件指出,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建設。

素有農業科技“國家隊”之稱的中國農科院,2013年啟動實施了旨在改革體制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的科技創新工程,已于今年正式結束試點探索期,進入全面實施階段。3年過去了,這場農業科技領域改革的“一號工程”究竟實行得怎么樣?它又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提供了哪些新思路?

再造體制,讓科學家“輕裝上陣”放手干

“以前做研究,是誰給經費就給誰做,爭取到什么項目就做什么。”中國農科院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人員孫約兵笑談,“忙忙活活一年追著項目下來,方向不明,成果也不顯著。”這一現象,在我國科研界并不鮮見。

“農業科研與其他領域不同,周期長、風險高、產出慢。由此,我們看到了穩定支持的重要性!”2013年1月,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宣布啟動這項國家長期重大工程——科技創新工程。此舉是農業部、財政部等部門探索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任務是突出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從根本上解決科研資源分散重復的問題。

“創新工程提出,穩定支持我們60%的經費比例,讓科研人員不用再天天找飯吃,而是可以靜下來瞄著未來10年的方向做研究。”作物科學所副所長王述民感嘆,“今年我們所三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是創新工程給了我們放手去干的信心。”

同時,科技創新工程在用人機制上陸續出臺政策,使創新資源向創新能力強、效率高的團隊和研究所不斷傾斜,為的就是讓科研人員有所得,有干勁兒。

創新工程開展伊始,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全部下崗,然后重新競聘,同時大幅提高績效和獎勵工資比例。據加工所所長戴小楓介紹,改革后的加工所,引進海內外人才100多人,占職工人數的70%,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超過90%,一舉扭轉了加工所之前在年齡、專業、學歷和崗位的“四個倒掛”的局面。

在采訪中,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奎用了四個“心”表達自己的感受:“科技創新工程公平量化的考核與薪酬激勵制度讓科研人員更加用心,持續穩定的經費支持讓科研人員更加安心,靈活、科學的經費管理機制令科研人員更加省心,現在投入科技創新工作更加全心。”

明確方向,擺脫“大科研,小作坊”

“以前你要問我們是搞什么研究的,我都不好意思介紹,雜糧、蕎麥、黑豆、綠豆,偶爾搞點主糧,也不是大宗的。研究方向不明確,還和別的所有重復,我們研究所真是越干越邊緣。”對于這種“大科研,小作坊”的弊端,戴小楓深有體會。

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辦公室主任方放介紹,創新工程試點三年來,聚焦國際科學前沿和產業重大需求,對全院學科布局重新調整,初步建立起了三級學科體系,將全院原有的1026個課題組,調整優化為315個科研創新團隊,由此徹底打破了原來小課題組的科研組織方式,也讓科研與產業結合更加緊密。

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傳統研究室的概念已經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聚焦農業環保3個領域重大需求而成立的9個創新團隊。團隊成員由環保所全體科研人員按興趣和能力雙向選擇而成。每個團隊設立一個首席科學家、一個首席助理配一個客座專家,帶動團隊成員,可以實質性經常合作,一年至少一兩次活動,直接和科學前沿對接。

“創新團隊的組建讓研究所不再過度競爭,各自為政。”方放說。試點三年來,創新工程統一調動多家研究所力量,集中解決農業生產中的許多重大問題。

鼓勵創新,成果更顯“頂天立地”

在2016年1月召開的中國農科院工作會議上,李家洋自豪地說:“體制機制創新,推動了科研成果的不斷涌現,不僅有‘頂天’的研究,突破農業科研的前沿領域,加快原始創新的能力,出現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也有‘立地’的成果,對接產業、服務產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農科院共有6項科研成果榜上有名。而2014年,中國農科院同樣有6項成果獲獎,并實現在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類別上的“大滿貫”。在實施創新工程試點的“十二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共獲國家級科技成果30余項,發表SCI論文接近8000篇,授權專利3700項,在數量上是“十一五”期間的五倍還多。

“以前我們發表國際頂尖學術論文,往往只是第二或第三作者,而實施創新工程這三年來,我們開始‘以我為主’,以第一作者在影響因子5以上的高水平期刊上發表文章了。”水稻所所長程式華告訴記者,三年來水稻所平均每年都有近25個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而在創新工程實施之前,每年發明的專利數僅為15個。

三年科技創新工程試點使改革的撬動作用初步顯現。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將這一工程定義為“一個重要的驅動器”:“它撬動了改革,也驅動了農業科技的跨越式發展。中國農科院把創新工程作為體制再造、機制再造的載體,以此改變中國農科院的科研方式、管理方式和人才結構,進而將為全國農業科研體制的改革提供一條思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網-《光明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色午夜日本高清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