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并要求“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內涵,實現共同富裕目標,就必須深刻理解共同富裕與城鄉差距、區域差距、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之間的辯證關系,尤其是要將共同富裕放在整個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理解。未來15年將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式現代化將由中國制造、科技進步和中國式小農戶經濟三輪驅動。當科技進步取得決定性進展時,建設強富美的中國鄉村,加速實現共同富裕,就正當其時。
2021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會議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當前中國正處在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處在高速城市化進程中,中國能否順利越過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國家,實現共同富裕,任務十分艱巨,面臨諸多挑戰。當前中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十分突出。因為發展不充分,經濟還要增長,產業還要升級。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城鄉發展不平衡上,當前中國發展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在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農村發展程度比較低,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不足,農村居民收入低。正因為農村發展水平比較低,所以國家實施脫貧攻堅戰,并在2021年消滅了絕對貧困。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全面實現作為鄉村振興的目標。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全面實現中國現代化。
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的共同富裕,難點在農村、重點在農民,只有當農民富裕起來了,城鄉收入差距縮小了,中國才具備實現共同富裕的條件。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顯然還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目標與其他一些重要目標或變量之間的辯證關系,對于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一、共同富裕與城鄉差距
共同富裕面臨的首要挑戰是目前中國存在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國收入基尼系數仍然高達0.465,在全球經濟體中和南非、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差不多。其實,我國收入差距較大的原因主要來自城鄉差距。”以下討論共同富裕與城鄉差距的辯證關系。
《為什么說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一文中說,“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2008年起連續13年下降,2020年下降到2.56,但從世界范圍來看仍然屬于較高水平”;“我國城鄉收入差距仍然顯著偏高,占全國收入差距的比重約27%,而一些發達國家如瑞士、芬蘭、加拿大等還不到10%,發展中國家如菲律賓、印度均不超過20%”。按這種說法,中國在城鄉收入差距上存在的問題比菲律賓和印度還要大。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中國城鄉差距及其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呢?
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占全國收入差距的比重比菲律賓、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還要高,關鍵原因是,中國農村集體土地制度使中國農村不存在大土地占有者,所有農民都有承包地;而且國家為了保證農民有退路,將農村土地作為農民的基本保障,禁止土地不可逆流轉,限制城市資本下鄉。就是說,中國農村沒有大地主,也不允許城市富人下鄉,而因為所有農戶家庭在農村都有承包地、有宅基地、有住房、以及有村莊熟人社會關系,村莊就成為基本保障,是他們進城的基地。在當前中國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經濟條件好的農戶進城定居,成為城市居民,一般農戶家庭青壯年勞動力也進城務工經商,被統計為城市人口;留在農村的大多是相對弱勢的農戶家庭和相對弱勢、缺少城市就業機會的老弱病殘群體。這些留守農村的老弱病殘群體因為仍然有土地、有住房、有村莊這個熟人社會、有自己的家鄉,才可以過著體面的生活。實際上,全國農村的農民生活質量一直是在改善的。大部分留守村莊的農民不進城,是因為他們缺少進城的能力,以及他們仍然有待在村莊的權利。
從農村居民收入平均數來看,農村居民的收入因為限制城市資本下鄉而沒能提高。中國城市化是農村經濟條件好的農戶進城,相對弱勢的農戶留村,這就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而降低了農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這樣來看,當前中國限制城市富人下鄉的政策和快速城市化本身,造成了當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偏高的原因主要來自這里。
不過,中國限制城市資本下鄉,以及農村經濟條件好的農戶進城,對于農民來講并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城市有更多的機會,農戶進城后,就會讓渡之前在農村的獲利機會,缺少進城能力的農戶就可以借此擴大經營規模、增加在農村的獲利機會,從而提高收入水平。限制城市資本下鄉,給留村農戶更多獲利的機會,這些農戶也就不必在缺少進城能力時被迫進城。尤其是農村中老年人缺少在城市就業的能力,他們留在鄉村,不僅有農業收入,而且有農業就業和因此產生的生活意義與人生價值。勞動讓人充實,與土地結合起來才可以讓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變得豐盈。這樣看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雖然偏高,卻給了留守農村的相對弱勢農戶和農民更多機會,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再來看菲律賓、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與中國不同,世界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農村地權都是嚴重不平等的,絕大多數土地都是地主占有的,且國家并不限制包括城市資本在內的一切資本對土地的集中(或買賣)。土地私有制和土地集中將農村最弱勢農民驅趕進城,迫使他們流落在貧民窟中。因為富人下鄉和窮人進城,這些國家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可能沒有中國高,卻沒有值得中國學習的經驗。因為這些國家的窮人喪失了家園,城市大規模貧民窟也成為社會發展之癌。
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經濟條件好的農戶優先進城,缺少進城能力的農戶和農民仍然要依托農業和農村獲得收入機會。這時,保護缺少進城機會的農戶和農民在農村的獲利機會、限制城市資本下鄉與農民爭利,盡可能讓進城農民讓渡出來的農村獲利機會留給缺少進城能力的農戶和農民,就是一個大智慧和大優勢。越來越多的農戶有能力進城且定居,讓渡更多農村農業獲利機會給留守農村的農戶和農民;留守農戶與農民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增加獲利機會,收入水平也將逐步提高。這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開始縮小,最終將實現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與區域差距
共同富裕不僅要縮小城鄉差距,還要縮小區域差距。目前中國不同地區發展水平差距較大,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任重道遠。“我國不同地區農村之間收入差距顯著,而且地區間農村居民收入差距超過了區域發展的整體差距。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靠前的5個省份和最靠后的5個省份進行比較,可以發現2020年兩者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為 1.75,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達到2.43。”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尤其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北京7省(市) 是當前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約5%,GDP卻占據半壁江山。中國經濟最不發達地區則集中在西部地區,按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序,最后5名分別是甘肅、貴州、青海、云南和陜西。東南沿海地區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出巨額GDP,且已經形成沿海城市經濟帶。東南沿海地區農村已是城市經濟的內在組成部分,雖然看起來仍然是農村的體制,但實際上沿海地區農村早已工業化了。中國百強縣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區,沿海有些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甚至超過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正因為東南沿海地區形成了規模極其龐大的城市經濟帶,鄉村早已工業化了,這些地區具有的巨大的規模優勢和聚集效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讓沿海城市經濟帶不僅是中國的經濟重心所在,還是世界工廠的核心區域。相對來講,廣大的中西部農村地區很難有工業化的可能,甚至中西部縣域發展現代制造業的空間也極為有限。在對接東南沿海地區轉移落后產能的基礎上,中西部地區集中發展省會城市和以地級市為主的區域中心城市,就可能發展出經濟成長中心。
也就是說,當前中國的區域經濟,實質上是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已經形成了一個包括農村在內的城市經濟帶,這個沿海城市帶內的農村實際上已是城市經濟的內在組成部分,農村已經城市化了;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即使是縣城,也缺少發展現代制造業的條件,縣域經濟的底層邏輯仍然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當前中國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以沿海城市經濟帶,包括中西部省會城市在內的區域中心城市。這些地區是中國經濟的增長極,是廣義上的中國城市。而中西部地區部分相對較弱的地級市以及縣域以下經濟,核心邏輯仍然是農業農村,這一部分是廣義上的中國農村。以此為背景來理解東南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就很容易理解地區差距所在。
東南沿海地區農村作為城市經濟帶內在有機組成部分,已經工業化了。農民在家門口就有大量二、三產業的就業機會,農戶家庭一家三代都可以從中獲利。也因此,農民不再種田,而將土地流轉給外來農民耕種。因為鄉村工業化了,農地非農使用產生土地增值收益,村集體建廠房出租,農戶也可以出租房屋,從而農戶就有較高的財產性收入。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不用租房甚至也不用到城市買房,家庭更不用分離,就可以從地方經濟發展中獲益。
而在中西部地區農村,農業能為農戶提供的收入有限。所以,中西部地區農村開啟了快速城市化進程,農村勞動力到東部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務工,到縣城買房。從農戶家庭策略方面來講,農戶家庭中年輕人進城,中老年人留村;為了躍升階層地位,農戶家庭還在縣城買房以讓子女在縣城讀書。農戶家庭收入中,農業收入有限,務工經商收入主要依靠年輕人,子女在縣城讀書往往需要母親或奶奶陪讀。中西部地區農村顯然不可能從土地非農使用中獲得財產性收入。因為存在自給自足經濟,中西部地區農村生活成本相對較低。
從農戶家庭可支配收入方面來講,中西部地區農戶家庭雖然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進城務工經商,可以獲得全國勞動力市場的平均收入,卻只是一部分勞動力進入全國勞動力市場,并獲得收益。東南沿海地區在家門口就有充分就業機會,農戶家庭幾乎所有勞動力都可以從市場上獲得收益,使得東部地區農戶家庭收入要遠遠高于中西部地區農戶。同時,東部地區農戶家庭不離村就業,本地就業的社會資本以及密集的地方經濟為本地人帶來勞動力市場之外的各種商業機會,都使得東部農村地區農戶可支配收入水平遠高于中西部農村地區。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農戶可支配收入差距類似于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的差距,這就是“不同地區農村之間的收入差距超過了地區間的整體差距和城鎮差距”的原因,也是“農村內部不同群體的收入差距超過城鎮居民”差距的重要原因。因為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農村,產生了大量農民企業家,而中西部農村仍然有不少完全依靠農業收入的農戶家庭。
由此看來,當前東部地區農村并非中西部農村地區的未來。東部地區先行發展了,使得中西部地區農村喪失了再工業化的機會。浙江正在進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試驗。浙江是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幾乎全域城市化了,省域內的農村可以就近享受到二、三產業發展帶來的各種機會,以及三產融合帶來的機會。浙江省內不同市縣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比較小,居民收入差距也比較小,城鄉居民收入在全國都是最高的,原因是浙江工業化走在全國前列,已成為沿海城市經濟帶的核心部分。因為沿海城市經濟帶已經發展起來了,中西部地區鄉村就失去了工業化的可能,也就不可能再復制浙江的經驗。中西部地區農村只有通過高速城市化,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共同富裕的行列。
三、共同富裕與農業農村現代化
共同富裕不是均貧富,而是要在現代化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現代化必然要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也就不可能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不過,共同富裕只是未來的目標,是現在努力的方向,并非短時期就能實現。而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當前中國仍然有2億多農戶8億多農民,其中有2億多為已進城的農民工。不算進城農民工,農村仍然有5億多居民。總體來講,當前中國的農村居民,主要收入來自農業與農村。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就與這5億多農村居民有著密切的關系。
從農民致富來講,2億多農戶要靠20億畝耕地上的有限農業收入致富,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從為農民提供基本保障角度來看,農業收入卻十分重要。當前中國絕大多數農戶采用“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家計模式,即農戶家庭缺少城市就業機會的中老年人仍然務農,從農業獲得收入與就業,加之農村生活成本比較低,農戶家庭的農業收入就十分重要。此外,還有一部分青壯年農民通過流轉外出務工農戶的土地而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業收入不低于外出務工收入,他們成為農村真正的中堅力量。農業收入不僅為缺少進城機會的農民提供了基本保障,而且為進城居民提供了萬一進城失敗的退路。當前中國正處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農民進城有一個過程。只要農民城市化沒有完成,就還有大量農民仍然要依托農業獲得收入。當農業和農村仍然是農民的基本保障時,農業收入就不可能讓農民致富,農業農村現代化也就不可能立即實現。
農業現代化的一個最基本前提是適度規模經營,即使按一個家庭農場經營200畝來計算,中國20億畝耕地最多也只能容納1000萬個家庭農場。如果由資本下鄉經營農業,農業可以容納的農村勞動力就更少,可以為農民提供的致富機會也更少。農業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一定要以農民不再依靠農業為前提,農業現代化不能“驅趕”農民進城,而應當走在農民進城的后面。且農民進城后所留下來的農業獲利機會,應當首先讓渡給仍然缺少進城機會或不愿進城的農民,而不能通過政策支持城市資本下鄉,以農業現代化的名義剝奪農民的利益。農業現代化要水到渠成,不能急于求成。
農民從農村轉移出來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從目前來看,大部分農民轉移進城并在城市安居大概還需要20年時間。在這20年時間里,農業不僅是農民收入的來源,而且要為2億多農戶提供基本保障和就業。中國的農業不僅生產農產品,保證了糧食安全,而且為中國2億多農戶提供了收入、就業和保障。人們常說,中國農業效率低,由5億多農民來養活中國是個大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看,就是20億畝耕地的農業為超過中國人口三分之一的相對弱勢、缺乏城市就業機會的農民提供了保障,這該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越多的農民進城并在城市安居,他們就讓渡出越多的農業和農村獲利機會,留守農村的農戶就可以擴大經營規模,增加收益,并因此可以采用更加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手段,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當農民城市化完成了,留守農村的農民有了適度經營規模,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下,農業農村現代化便會快速發展并最終得以實現。有了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才能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有一些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比如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村已成為沿海城市經濟帶的內在組成部分。鄉村工業化了,農民有大量家門口的二、三產業就業機會,農業不再是農民的保障,農民將承包土地流轉出去,村集體往往雇傭外地農民來耕種土地。因為本地農民不再種地,外來農民就可能開展適度規模經營,采取現代農業技術,容納更多現代農業生產力,其結果就是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升。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現代化自然而然就實現了。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經濟帶的農村實質上已是城市經濟內在的有機組成部分,其農業農村現代化方案,與中西部地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邏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并列比較。國家相關政策部門在推動中西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要切實防止照搬東部地區的做法。
四、共同富裕與鄉村振興
共同富裕的難點在農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全國形成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格局,全國各級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投資力度,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總要求,投入真金白銀,真抓實干,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
不過,當前地方政府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存在將戰略策略化的危險,尤其在當前強調共同富裕目標的語境下,學界與政策部門都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作為戰略,鄉村振興目標的最終實現要到2050年,中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時,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鄉村全面振興。到2050年還有近30年的時間,要經歷6個五年規劃,急于求成顯然是不行的。
如前已述,農業現代化是以適度規模經營為前提的。當前中國20億畝耕地為2億多農戶提供收入、就業和生活意義,耕地與農業可謂負擔沉重。中國完成城市化以后,進城農民不再依托土地,中國20億畝耕地將容納大約2000萬個家庭農場,不到1億農民。這就是說,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民富”的農民,要由目前8億身份農民下降到不足1億的職業農民,而農業也要從擔負基本保障功能中解放出來,專注于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率,做強農業本身。
中國農民正在快速進城,農村美、生態宜居就存在一個問題,即:我們究竟是在為了誰的生態宜居?農村美的主體是誰?農民是沒有鄉愁的,他們只有“城愁”,他們希望能體面進城,目前已在城市買了房的,還有房貸要還,之所以仍然保留了農村的土地和房屋,是為了防止進城失敗而留下退路。農民愿不愿意生態宜居呢?當然愿意,問題在于他們不愿在農村花錢。他們要進城安居,要還房貸,也確實花不起建設宜居村莊的錢。農民的收入水平無法支持他們在城市和農村兩邊投資。因此,全國美麗鄉村建設都出現了地方政府投資,農民卻袖手旁觀的現象。靠國家投資來建設美麗鄉村,讓農村美,顯然是不可持續的。而當前全國各地的鄉村振興示范點,幾乎都是政府投入資金打造的,當然也就不可持續,也無法示范。
當前時期,農民致富的機會在城市,只有大部分農民進城安居了,留在農村的職業農民才有可能從農業和農村中獲得體面收入。在農村發展產業,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通過政策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從微觀上看也許是有效的,但從宏觀上看可能無效。在城鄉關系正在重組的情況下,通過政策支持來打造農村產業興旺的景象,將應當進城且正在進城的農民留在農村,只會加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困境,浪費國家寶貴的財政資源。
農民從農業農村中獲得較高收入并變得富裕,是以仍然留村農民數量大幅度減少、多數農民都已進城為前提的。農民富,必須農民少。只有農民少了,留村農民才可能成為職業農民,農業也才可能現代化。從8億身份農民到1億職業農民必定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民進城或返鄉或留村,是他們自己的選擇。鄉村振興目標中農民富,當然是指職業農民富,這并不是將職業農民以外的其他農民驅趕進城,讓他們在城市漂泊流浪,而是城市能容納進城農民,讓其可以在城市體面安居,農民進城不再保留農村退路。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是農民自愿選擇產生的平衡。
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的過程。農民快速進城,城鄉關系正在重組,一切都在變動中,鄉村振興切不可形而上學、靜態思維,更不能將國家寶貴的財政資源用在搞形式上。
五、共同富裕與三輪驅動的中國式現代化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現代化的目標,又以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面實現為前提。當前中國現代化進入深水區,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國發展正處在中等收入階段,眾所周知,中等收入階段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到了中等收入階段卻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并沒有順利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得到持續增長,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中國經濟出現奇跡的關鍵是充分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將中國變成世界工廠,從而分享了國際繁榮,也創造了國際繁榮。與一般發展中國家不同,中國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保持穩定,原因之一是農村充當了中國現代化的社會穩定器與勞動力蓄水池。中國農村這個勞動力再生產基地為“中國制造”提供了廉價又高素質的勞動力,讓中國成為真正的世界工廠,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奇跡的關鍵。同時,農業又為2億多農戶提供了收入、就業與基本保障。正是因為有農村這個穩定器,中國才有應對各種經濟周期的法寶,才比世界上任何國家更有辦法變危機為發展機遇。簡單地說,改革開放以來,正是以小農戶為基礎的中國農業農村,為中國制造提供了強大保障,中國借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實現了由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的偉大轉變。
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人口紅利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低端制造已無法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中國要由中等收入國家順利成為高收入國家,必須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推動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中國是一個巨型國家,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發展不平衡。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首先發生在城市,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也就是當前中國制造的核心區域。其表現就是東部沿海地區產業的騰籠換鳥和國家科技投入的快速增加。中國產業升級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換,并非就不再有“中國制造”的空間,而是將部分“中國制造”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從而一方面保持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另一方面通過產業價值鏈的升級,實現從“要素推動”向“創新驅動”轉換。也就是說,中國產業升級并非要消滅“中國制造”,而是在保留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同時實現產業價值鏈的向上攀升,通過“創新驅動”獲得產業高附加值,從而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科技進步、產業升級、核心技術的掌握,都需要長期巨額投入,短期可能回報較少。因此,中國就需要將“中國制造”的利潤更多投向“中國創造”,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高投入,必定會有全產業鏈的高回報。那時候,中國就可以不再受制于人,就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階段,真正邁入高收入階段。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是一個艱難的轉換期。成功轉換,中華民族就實現了偉大復興。在這個轉換中,同時存在3種經濟模式,即仍然以小農戶為主的傳統農業,以低端制造業為主的“中國制造”和以科技進步為基礎的“中國創造”。目前階段,中國的主要財富仍然來自“中國制造”。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制造”創造出來的財富,在改造傳統小農戶經濟與推動科技進步之間如何分配?筆者以為,中國的優勢就在于,小農戶經濟仍然具有活力,農村仍然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因此,中國目前仍然可以更大力度來支持科技進步。等到科技進步取得決定性進展,再來改造傳統小農、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這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按照中央部署,中國現代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個階段目標的實現必定以科技進步取得決定性進展、核心技術不再受制于人、“中國創造”變成主流為前提。到了這個時期,就沒有任何國家或任何人再能阻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了。第二階段是建設強富美的美麗中國。再經過若干年努力,到2050年,中國一定可以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將中國建設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到2035年,基本現代化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在于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也就是“中國創造”能否取得決定性進展。“中國創造”要取得決定性進展,就是要從國際上進行艱苦突圍,就是要超越歐美,這不再是量變而是質變,是決定性的戰役。因此,中國創造是要有長期而巨大的投入,要擔很大風險。“中國制造”的利潤或國家資源投入的重點,就是用到科技進步上來。
相對來講,當前中國農村的體制,為農民提供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基地,保護型城鄉二元結構使中國農村可以繼續保持活力,農業本身的保障性與經濟性并存,也使中國經濟具有應對危機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15年,一個相對不那么現代化的農村和農業,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穩定的基礎,小農戶經濟仍然具有很強的合理性。中國經濟發展要堅持保持小農戶經濟、中國制造以及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的三輪驅動,等到科技進步取得決定性進展,中國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得到提升時,再著手重整改造小農經濟,建設強富美的中國鄉村,就正當其時。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院長,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四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