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熊萬勝:協調鄉村基本治理單元規模與形態

[ 作者:熊萬勝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8-02 錄入:實習編輯 ]

當前,在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基本治理單元是行政村或新型農村社區。2015 年11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也提出:“在有實際需要的地方,依托土地等集體資產所有權關系和鄉村傳統社會治理資源,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在已經建立新型農村社區的地方,開展以農村社區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鄉村基本治理單元具有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前者指它是一種基層區劃,后者指它是一種聚落體系。鄉村基本治理單元既有一定的規模——區劃范圍內的面積規模和人口規模,也有一定的形態——聚落的空間結構。但從根本上講,規模問題也是形態問題,如規模較大可被理解為形態上較為集中。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最先關注的是淺層次的規模問題,而現在越來越關注深層次的形態問題。

鄉村聚落功能逐步分化

分散居住符合經濟理性,而集中居住是國家或民間組織進行社會整合的結果。中國漢族地區的農村聚落空間形態從北到南,南方再從東到西,越來越分散。這與明清時期賦役制度的變革賦予農民以越來越大的人身自由有關,這個制度變革的過程與人口的大遷移和大增長過程剛好匹配。

三種格局

在同一地名之下,房屋的分布具有“中心—邊緣”格局。在小農經濟條件下,這個“中心—邊緣”體系是“大村帶小村”的格局。在規模農業條件下,這個體系的理想狀態是“社區加農莊”的格局。

從長遠來看

村域聚落體系將從“大村帶小村”的格局轉向“社區加農莊”的格局。一方面,隨著農業經營從小農經濟向規模經濟發展,聚落形態也將從小農經濟的聚落形態向規模經濟的聚落形態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化,鄉村聚落的功能將從生產與生活一體轉向生產與生活的分化,以生活為中心的社區和以生產為中心的農莊并存將成為主流。

發展基本治理單元適度規模

關于基本治理單元的適度規模,存在三種標準。

1、群眾的適度規模

以方便生產和生活為標準,尊重集體地權

典型形態:自然村或村民組

2、黨的適度規模

解決命題:如何密切黨群聯系

典型形式:在人民公社時代形成的生產大隊

3、地方政府要求的適度規模

基本原則:節約管理成本、公共服務成本和社區建設成本

典型形式:沒有一定之規,實際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

所謂基本治理單元的適度規模問題,最基本的矛盾關系是:各種工具理性所要求的擴大規模的需要,與黨組織密切黨群聯系和群眾希望有效自治的需要之間的矛盾。

我們的基本治理單元,它在打碎了社會自發組織的結構之后,必須承擔起社會自發組織的功能。這反過來就限制了基本治理單元按照工具理性的要求擴大規模。因此,在筆者看來,一種更為恰當的適度規模,應該是充分考慮到黨的群眾工作便利的規模,也就是第二種適度規模。

規模與形態相互影響

新中國成立以后,當前的行政村這一層次的人口規模有過三次明顯的擴大,分別發生在合作化時期、稅費改革時期和新型城鎮化時期。在這三次規模擴大中形成了以下兩點重要教訓。

1、在收縮傾向和擴大傾向的矛盾關系中,擴大傾向是主動的,而收縮傾向是被動的;在擴大過程中,黨的群眾工作的規律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的需要總是處于被忽略的狀態。每次擴大的理由都是很有力的,其中共性的理由是為了方便上級政府或部門的管理,除此而外,每一次擴大還有各自的主張。

2、基本治理單元的規模擴大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后果。

歷次規模擴張,并非沒有遇到阻力。阻力機制主要有三種,自然條件或者聚落形態、群眾抗爭和政府的政治考量,其他如決策科學化或者決策民主化也很重要。

其中第一點尤其值得注意,顯示了聚落的空間形態對區劃規模調整的影響。大自然村的形態阻止了區劃合并,這種阻力機制是不自覺的。如果我們繼續推動聚落歸并,那么,區劃規模的變化將失去一種制動閥。

一個模糊認識:空間整合有利于社會治理?

空間結構與社會整合的關系是明顯的,就好比乘客在高鐵和綠皮車上的溝通情況與座位排列方式大有關系。因此,聚落空間形態應該優化。在實踐中,這種空間優化往往以空間整合為主要內容。那么,空間整合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反過來有助于社會治理呢?

其一,在哪些情況下,空間整合有利于社會整合?

筆者的看法是,空間整合有利于社會整合的狀態主要有兩種:一種情況是,空間整合本身就是社會整合的結果,比如歷史上宗族性村落的形成;另一種情況是,尊重科學規律,通過空間營造密切社會交往。

其二,基層組織能否引導或主導這種社會整合?

社會整合首先是一種自發的過程,它對社會治理的影響也應被關注。一般認為,集中居住有助于發展公共服務,有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集中居住便于發展公共文化活動,可以將群眾組織起來。但是,僅僅推動空間整合并不能改變基層組織對群眾進行選擇性組織的本質。因此,關鍵還是在于基層組織的建設。

一種綜合規模和形態的理想狀態

概括地說,就是形態上考慮群眾習慣、規模上考慮黨的工作需要、規劃上考慮政府的經濟目標。如果前面兩種考量和后一種考量之間存在沖突,應該尊重前兩方面的考慮。(本文為節選

(作者系華東理工大學中國城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7-06-0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超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 色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