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論中國農業發展動能轉換
農業發展動能就是驅動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及其動力機制實現方式。不同農業發展歷史階段,農業發展動能存在著明顯差異。人類大致經歷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等階段。原始農業主要依靠勞動力關鍵要素采集和漁獵獲得生存需要的物質資料。傳統農業是在自然經濟條件下主要依靠土地和勞動力增加農產品產量作為農業發展動能。現代農業則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通過增加化學投入物、機械和設施以及新種子等物化技術實現增產,或者說通過現代物化技術要素來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作為農業發展的常規動能。后現代農業(未來農業)發展將主要依靠信息、生態環境等要素,通過新產業新業態實現農業多功能作為主導動能。
中國農業發展傳統動能,不僅表現為政府對糧食等農產品高產增產的追求,而且也體現在農業生產經營者高度依賴化肥、農藥等現代物化技術要素投入實現增收等方面。受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和農產品市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屬于“檸檬市場”等因素影響,中國農產品優質優價機制尚未建立。農業生產者在基本無法對農產品價格水平發揮影響力的情況下,實現增收必然要靠農產品產量的提高。
中國農業發展新動能應該主要指后現代農業發展動能。中國現有農業發展動能向后現代農業發展動能轉換過程中,雖然包括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繼續補齊短板的內容,如進一步推進農業機械化和加大農業設施建設,但核心應該是通過創新體制、機制、組織和科技等來發展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從而實現信息、知識及生態環境新要素投入的市場價值。
依靠化肥、農藥等化學物化技術要素投入實現農業高產增產增收是多年來中國農業發展的主導動能,這在農產品供求關系偏緊為常態的情況下具有積極意義。隨著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傳統動能的弊端不斷顯現,其社會效應越來越偏離人們對農業發展的預期目標。
近年來,中國部分農產品價格繼續明顯波動,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庫存消化困難,既與農業生產結構不穩定有關,又與居民食物消費結構變化有關。一方面,糧食等農產品繼續不斷增產或者豐產;另一方面,人均口糧消費量正在不斷減少,而人口總規模小幅度增長無法消化新增的農產品數量,同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居民消費格局的變化,人均食品消費量趨于飽和,加上農產品進口規模不斷擴大,農牧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越來越小,農民越來越不可能依靠傳統的農業發展動能增產增收。如果農業發展動能不能轉換,不僅會使農民增收渠道收窄,而且會影響那些高度依賴農業增收的農民家庭的生產生活,更為嚴重的還會加劇中國農業危機。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農業國際化不可逆轉。在很多情況下,并不是國內不能夠生產某些農產品而出現進口,也不完全是國內生產的農產品價格比國際市場價格高,而是進口農產品品質更高,消費者對進口農產品安全保障更加信賴。過度依賴政策支持農業,不僅會違背WTO農業規則和中國加入WTO時有關補貼微量允許等方面的承諾,而且實施扭曲市場的政策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農產品供求的結構性矛盾。
為了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拓展農業生產經營者增收的新渠道和新空間,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迫切需要轉換中國農業發展動能,這樣才能更好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不能否認,有時農產品高產與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安全保障水平具有統一性。但是,更多的情形是農產品高產與農產品品質和安全性是相互矛盾的。農業高產,農產品品質和安全性可能就會降低;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安全性,就可能無法實現農業高產。在農產品供給充裕的情形下,當農產品高產與品質和安全性提升發生沖突時,把提高品質和安全性放在優先位置無疑是理性的。
隨著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發展目標定位應為優質安全生態增收,而不應繼續追求單純的高產高效,至少在短期內確保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取得實質成效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取得新突破期間,暫時不宜將高產高效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為了真正地將農業發展動能轉換落到實處,建議將“ 綠色高產高效 ”項目改變為“ 綠色安全優質增收 ”創建項目,在國家推進的重點農業技術推廣項目中徹底放棄對高產的追求 。政府選擇的農產品推廣品種 ,既不能主要根據種子公司的意見,又不能主要根據農業生產經營者的意見 ,而應該主要根據消費者的偏好,把消費者的意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實現農業發展動能轉換,必須改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大縣獎勵辦法。要加強各地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減量使用以及農作物秸稈還田等清潔生產的監測與考核,把清潔生產方面的監測指標作為糧食等生產大縣獲得上級公共預算的重要依據。
實現農業發展動能轉換,國家政策性收儲要突出質量差別。中國實行多年的和正在實施的最低收購價格政策,雖然也有質量差價,但質量指標體系普遍都沒有將市場對質量要求的關鍵指標包含進來。例如,政策性收儲的糧食拍賣時,加工企業對品種和質量的一致性要求非常嚴格,因為這是做品牌的基本要求。同一品牌、同一批次、同一檔次的商品,質量應基本一致,否則,加工經營企業在市場上銷售商品時,如果質量與價格不能很好地對應起來,就會影響到品牌的口碑,影響品牌價值。
轉換農業發展動能,品牌建設是構建綠色優質農業市場機制的重要抓手。各地應抓緊制定品牌建設規劃,整合小而散品牌,配套品牌建設支持資金,把農產品品牌建設與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融合起來推進,提高品牌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動能轉換效應。
雖然中國農產品品牌建設已經取得進展,“三品一標”農產品已經占有一定比重,但是,多數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并不注重區分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和化學投入物狀況。而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和生產過程中化學投入物狀況難以區分,對經營者的標識往往高度懷疑,信任不足。“好壞不分”和“真假難辨”,是中國多數農產品“檸檬市場”屬性的反映。
要加大農產品市場治理力度,就是要克服農產品自發市場弊端,通過法治途徑確保優質綠色農產品市場健康運行。要加快中國農產品市場交易立法,成立相應執法機構,建立相應執法隊伍,規范上市交易農產品的有害殘留物檢測、衛生狀況監督、生產過程中的化學品投入、成熟程度、等級和外形以及包裝標識等管理,引導農民組織和農產品加工、流通等行業組織在農產品成熟程度、等級和外觀外形要求等方面設定進入市場的最低標準,對違反農產品市場交易規則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以農業發展動能轉換為核心,培育融合主體,構建新型利益聯結機制,盡快形成農業生產者與農產品加工流通主體的緊密聯系,讓普通農戶也能夠分享到優質綠色農產品市場發育過程中的紅利,讓農產品生產者有經濟動力改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漠視,放棄依賴化學投入物對高產的追求,從而減少并最終避免劣質和低端農產品對優質綠色農產品市場的沖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盡快把農產品有效供給與資源環境保護和改善有機地統一起來,并形成良性循環,讓資源環境等新要素能夠成為生產力。如何讓保護和改善資源環境的農業生產經營者獲得更多收益,讓損害和惡化資源環境的農業生產經營者付出實際代價?這是一道難題。與農業發展緊密關聯的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給從根本上解決這道難題帶來了機遇。近年來,中國各地探索將文化、生態、旅游與農業有機地融合起來,走出了一條農業發展的新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支付能力的增強,人們越來越愿意在具有更高安全保障的農產品消費和休閑旅游等方面花錢。通過有機農業的發展,特別是旅游業與現代農業發展相融合,一直難以實現市場價值的優美生態環境成為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經濟》 2017年第7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