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是黨的十九大的主題詞。走向新時代的“三農”面臨的新使命就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的標志性體現就是“三個起來”,即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早在2013 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提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三個必須”深刻闡明了“三農”強富美與中國強富美的關系。可見,鄉村不振興,中華民族就不可能復興;“三農”不崛起,中國就無法崛起。因此,振興鄉村,實現“三個起來”,不僅是為了解決“三農”問題,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鄉村振興需要引入宋代大詩人陸游的這一觀念,內功需要煉,外功也得修,重在做好三個調整。
一是調整思維方式。戰爭年代,農村包圍城市;建設年代,農業支援工業;改革年代,農民服務市民。以鄉養城的定勢思維已成慣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諄諄告誡全黨,“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全社會都應以此為標桿,樹立不打折扣的看齊意識,尤其在土地征收、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農民工市民化等方面必須以壯士斷腕之力革除舊弊,讓城鄉在統籌發展、一體化發展、協調發展的基礎上融合發展。決定一支艦隊的速度,不是看最快的那一艘,而是看最慢的那一艘!當一些人躺在城市里享受著高度現代化生活時,應關注一下低度現代化的農村,“不忘初心”,那里存放著我們的“初心”。
二是調整價值認知。首先應重新認識鄉村的價值。上海世博會兩句口號深入人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眼下雖然整個鄉村還比較落后,但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一些發展較快的鄉村,已不再是人人都想逃離的“談農色變之地”。坊間戲言,現在是窮人進城,富人下鄉;忙人進城,閑人下鄉;為生存的人進城,為生活的人下鄉。在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已成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今天,綠水青山已是人們尋求“詩意棲居”的理想之地、健康養生的歸宿之所。有研究者稱,人類的財富積累已經由土地、機器、金融、智力進入到第五階段即健康養生,鄉村中那些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田園村落、特色小鎮將成為新財富積累的落腳點。其次應重新認識農業現代化與農民農村的關系。農業現代化,農業是本體,農民是主體,農村是載體,沒有主體和載體的現代化,本體農業就不可能現代化,只有三體共化,農業現代化這條短腿才能加長。如果只在本體農業上花工夫,忽視主體農民和載體農村,農業就不可能現代化。再者,應重新認識農業自身的價值。長期以來,判斷農業的價值尺度,就是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今天農業的價值已遠遠超出這個范疇,農業生產的過程成了人們觀光旅游休閑的好去處;農業生產的方式成了人們科普、體驗的新追求;農業生產的環境成了人們體悟人生、享受生活的理想地。重構農業價值觀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動能。
三是調整發展順序。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如何優先,怎樣體現,大有文章。絕不是高喊口號敲鑼打鼓或造幾個典型就代表優先了。要把“三農”放在國民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的大戰略中看是否優先了,放在城市與農村大背景中看是否優先了,放在三次產業的大結構中看是否優先了,放在市民農民的大格局中看是否優先了,放在宏觀制度設計中看是否優先了,放在微觀資源配置中看是否優先了。鄉村的命運并非掌握在鄉村自己手里,一般取決于國家愿景和基層的沖動。今愿景已出,重在激活沖動。為此,應設立省、市、縣三級的考核指標納入干部政績考核,自律他律共用。媒體應開辟專欄,一面宣傳好經驗,一面監督差典型,營造濃郁社會氛圍。
做好三個調整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在新知識新技術改變傳統要素格局,代替資本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的當今時代,只要像城市像工業那樣把現代理念、現代管理、現代技術、現代設施、現代金融、現代人才等現代元素集中注入鄉村,振興便不難實現。與非洲原始型落后不同,我們是文明型落后。中華民族要“復興”,說明我們曾經輝煌過,18 世紀之前的農業文明時代,我們一直是人類文明的引領者。振興鄉村,復興中華,黨中央號令已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輩當不辱使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