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霍計武:切實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著力點

[ 作者:霍計武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13 錄入:王惠敏 ]

  7日,由省委農工部和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聯合主辦、農村新報承辦的“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座談會在漢召開。與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暢所欲言,凝心聚智為進一步做好我省“三農”工作獻計獻策。(11月9日 湖北日報)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在我國快速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城鎮化的急速推進引起鄉村社會結構的變化乃至鄉村經濟、環境等方面的劇烈變化,如何破解鄉村發展的難題,已經影響到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順利實現。為此,必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看待我國鄉村振興,具體實施可從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產業化發展、鄉村文化復興、人才培養等五個方面入手。

  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應以精準扶貧為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貧困地區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必須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基礎和前提。我們必須堅決落實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一個不落,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應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類似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鄉村振興”也不僅僅是農村經濟的振興,而是涉及到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社會、政治、文化、教育、生態環境等方方面面的振興。我們應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致力農村環境美麗、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間接帶動農村政治、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發展,進而讓使“鄉村振興”戰略沿著正確的方向駛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應以農業產業化發展帶動農村現代化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和壯大農村優勢特色產業,是有效發展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實基礎。我國各地農村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狀況、農村產業發展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發展鄉村產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特點選擇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以一個特色產業帶動多個特色優勢產業的鏈式化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良性循環的農村產業結構的新格局。

  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應以鄉村文化復興帶動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這種價值在于人與自然的親近、人與人的親近,以及在這種自然生態的環境里,人們可以忘卻競爭,袒露內心,認識和親近自我。要想使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從里到外散發迷人的魅力,真正實現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正視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實施鄉村文化復興戰略是鄉村發展的必然,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一環。

  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應做好人才培養這個關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發展,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為短期有效解決農村人才短缺問題,應該做好“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新青年下鄉”等人才引進工作。著眼長遠,還是應該培養本地回流的“鄉賢”為致富帶頭人,在此基礎上,通過政策機制創新,大膽定向培養一支本地生源優先、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永久牌”村干部后備隊伍,為農村地區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荊楚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99视频 |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原创电影在线 |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