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是鄉村社會得以延續的核心。在人們的鄉愁中,不僅有鄉村的青山綠水,更有鄉土社會中鄰里互助的社會關系、祖先崇拜的儀式和廟會、鄉村戲劇的熱鬧,這些規則、儀式和活動將鄉村生活的居民團結在一起,形成了鄉村社會。如果沒有鄉村文化,那么鄉村也就成為一潭死水,無從振興了。如果鄉村的振興只是在鄉村建設幾間民宿,開上幾個咖啡館,讓一些城里人到鄉村來換換空氣,盡管可以增加就業、提高收入,但是卻不是真正的鄉村振興,至少不是農民的鄉村振興。從這個意義上說,鄉村振興的核心是鄉村文化的振興。
首先,文化賦予了生活的意義。鄉土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同時又超越了個體,是文化將這些個體連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賦予鄉村生活的價值。比如鄉土社會中有許多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不同的意義。許多農耕社會有慶祝豐收的節日,比如藏族的旺果節,是溝通人與自然,祈求風調雨順、保證農業豐收的節日。春節是家庭、家族和社區共同慶祝周而復始,新的一年開始的節日。清明節和七月節是供人們緬懷逝去的親人,溝通生者與亡者的節日,通過與亡者的交流,逝去的親人仍然活在現實的世界中。在人們慶祝這些節日的過程中,人與自然、人與人、生者與亡者保持了溝通,成為聯系密切的共同體。許多農民即使遠離家鄉,也要長途跋涉在節日回到家鄉,參與這些節日,是因為有了這些節日,他們的生活才有意義。
其次,文化也賦予鄉村社會以秩序。盡管我們是個法治社會,但是在鄉村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法律所無法管,或管理成本很高的地方。在鄉村社會中,文化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養成尊老愛幼的風氣就需要有尊老愛幼的文化氛圍。在傳統的鄉村社會中,社會變化相對比較緩慢,老年人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可以教導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會中具有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現代社會,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有很多渠道獲取知識,受過現代教育的年輕人更容易利用這些渠道獲取知識,比如互聯網,老年人在知識上的優勢已經沒有了,要維持年輕人對老年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有文化的鄉村可以看到長幼有序,秩序井然,而文化的斷裂經常會導致鄉村的矛盾和沖突。
第三,鄉村文化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西方國家在迅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農業的快速發展是以鄉村社會的消亡為代價的。最近,筆者在瑞典南部傳統的農業地區考察,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鄉村社會的消亡過程。在一個世紀以前的傳統農業地區,圍繞著教堂形成了不同的農村社區,這些農村社區由數十戶農民組成,社區的農民相互依存。但是到二戰以后,大量農民開始放棄農業進入城市,土地被出售或出租給大農戶經營。農場規模不斷擴大,農民的數量越來越少,大量房屋被丟棄,目前從事經濟活動的農村仍然存在,但是從事社會活動的鄉村則不復存在。與西方國家不同,東方社會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過程中保留鄉村,如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臺灣地區,在高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都曾經以不同名義推動鄉村的振興,希望避免西方鄉村消亡的道路。東方社會振興鄉村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保護鄉村文化。
中國鄉村振興的目標之一是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就是要充分發揮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通過文化建設,實現鄉村的和諧和有序發展,因此鄉村振興需要文化先行。
文化先行可以從物質層面做起,比如編輯整理村莊歷史、建立村莊博物館、組織文化演出等等。但是,物質層面鄉村文化建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鄉村文化建設不能停留在物質文化建設上。有一些地方的鄉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質建設上,精神文化建設沒有跟上,物質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要通過物質層面的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自信,認識到鄉村生活的美好,推動村民參與鄉村事務。
其次,在物質文化建設的基礎上要推動鄉村公共事務的治理。公共事務就是大家參與來管大家的事情,鄉村振興不能是鄉村居民仍是一盤散沙,各過各的生活,而是相互之間協作,創造更好的生活。協作的過程就會有更多公共的事務需要大家去參與和決策,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逐漸完善鄉村的各種制度。比如現在許多村莊制定有村規民約,這就是處理村莊公共事務的手段,但是要避免為了制定村規民約而制定村規民約,要讓村規民約真正發揮作用。
最后,將鄉風文明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結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鄉村文化是相通的,通過政府推動和村民參與,在鄉村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風氣。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