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魏琦:重視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小農生產的獨特作用

[ 作者:魏琦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25 錄入:王惠敏 ]

——基于傳統農耕文化和生態文明的視角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講到建設現代農業時指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中國的小農生產在弘揚傳統農耕文明和建設生態文明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當前,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必須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立足國情、農情,用“促變”的思路,對小農生產給予更多關注和政策扶持,提高開放條件下小農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動小農走上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小農生產的形成與發展

  古代傳統小農生產的形成(戰國―明清時期)。中國小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家庭的形成,并逐步成為相對獨立的生產單位。奴隸社會時期的小農與奴隸主之間存在人身依附關系,自主生產的積極性不足。進入封建社會以后,小農生產的獨立性得到加強,逐漸出現了自耕農。戰國時期,小農生產已經成為主體經濟形式。秦漢時期,國家的經濟基礎是以自耕農和佃農為主的小農經濟,地主控制的大莊園盡管有所擴張,但在中央集權統治下常常被及時控制。以后的各個朝代基本上繼承了秦漢鼓勵小農經濟發展的做法。小農生產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變遷,雖然脆弱,但是很頑強,形成了以直接從事生產的小私有者為基礎、以滿足自身消費為目的的小農生產方式。

  近代傳統小農的緩慢分化(明清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封建社會后期,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逐漸出現分化,土地兼并加劇,由此引發一系列矛盾。統治者注意到了用暴力手段解決小農內部矛盾所引發的劇烈震蕩。明代初期再次出現大量的自耕農,超過唐代極盛時期,這對于當時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是有利的。隨著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自耕農的生產積極性較大地發揮出來,農產品產量不斷提高。從19世紀70年代起,小農家庭的自給自足形式逐漸分化,出現了傳統小農、自給半自給小農、商品小農并存的局面。甲午戰爭后30年間,傳統自耕農所占比例為49%。

  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小農生產的改造(1949-1978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實現“耕者有其田”,得到了廣大小農的支持。新中國成立初期推行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把農民變成了土地的主人,農民不僅擁有土地所有權,而且擁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農民勞動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和社會的需要,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完成以后,農業生產要素配置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民家庭仍然是基本生產生活單位。在生產力水平上,雖然土地改革調動了個體小農的生產積極性,但是農民總體上仍沿襲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進行生產,生產力水平總體不高。

  為了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國家漸次開展了以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三步走為主要內容的農業合作化運動,把傳統的家庭經營小農變為集體小農。1958年開始人民公社化運動,確立“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體制,用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左右農村生產關系,把分散的小農強制性組織在一起,以為只要實行了集體所有制和簡單協作,就一定優于個體小農經濟。這種制度安排否定了以往小農存在的合理性,缺乏必要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勞動監督成本過高,公有財產流失嚴重,不僅沒有解決小農生產分散的問題,反而將合作化時期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優勢也丟掉了。

  當代小農生產的發展、提升與轉型(1978年至今)。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恢復和重建了農戶經濟,調動了廣大農民從事商品生產經營的積極性,用農戶家庭經營替代集體經營,克服了人民公社集體化體制弊端,提高了土地生產力,最大限度地生產糧食,既可以滿足小農戶的養家活口,也能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1979-1984年,連續六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創造了當代中國農業史上的奇跡。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結構發生了變化。第一,家庭收入來源多樣化。2000年以來,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經營性收入的比重低于非經營收入。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監測數據顯示(樣本為31個省355個縣2.2萬監測農戶),2000-2016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的比重由32.2%上升到47.6%;經營性收入的比重由54.2%下降到38.1%。第二,家庭經營兼業化普遍。以山西省為例,全省匯總農戶845.6萬戶(未經營耕地農戶61萬戶),兼業農戶占比29.1%。農業兼業戶186.7萬戶,占比22.1%;非農業兼業戶59.2萬戶,占比7%;純農戶544.3萬戶,占比64.4%;非農戶55.6萬戶,占比6.6%。小農戶雖然有分化,但仍然是農業生產的主體。在推進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今天,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歷史和現實、符合農業發展規律的小農發展道路,顯得尤其重要。

    小農生產與傳承農耕文明

  小農生產始終強調順應天時、講求地利、重視人和,在樸素的哲學思想指導下創造了燦爛的中華農耕文明。

  小農生產順應天時,形成了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幾千年勞動實踐,先民們在從事農業生產時,掌握了溫度、水分和光照等“天時”條件,通過對天象和自然環境的長期觀測注意到了“草木枯榮”“候鳥遷徙”“風云雷動”等現象,并據此總結了一套具有指導意義的經驗。

  小農生產對物候的適應形成了科學的節氣體系。小農順應天時,根據自然界的四季變換規律安排生產生活,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構建了系統的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并將其指導農業生產實踐,在民間,勞動人民還把有關節氣的內容總結、提煉、編排成許多對仗工整、意向鮮明、生動活潑的民諺民謠,便于安排農事。

  小農的農事活動演化出傳統節慶習俗。在農耕文化長期影響下,傳統農事逐漸演化為固定的農業禮儀和節日,還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迎春”是民間的一項重要活動,并逐漸形成了“班春勸農”“石阡說春”“九華立春祭”“打春牛”“春倌說春”等民俗文化。甘肅省西和、禮縣一帶至今還有“春倌說春”的習俗,一到春節,春倌們便游鄉串戶,用說唱的形式告訴人們不違農時。

  小農生產順應地利,創造了合適的農耕技術和生產環境。小農在生產中與自然作斗爭,順應地利,改造環境,并形成了與地理環境相適應的農業景觀和技術手段。

  小農生產創造了巧奪天工的農業景觀。小農在長期的生產中創造了與自然和諧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農業景觀,有東北旱地—水田—林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山區梯田、隴中地區砂田等農業景觀。僅從農田景觀來看,就有梯田、垛田、圩田、架田、八卦田、石砂田等。西漢時我國南方丘陵山區的農民基于種稻和保持水土的需要,即開始將山麓及溝谷中較低緩的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南方稻作梯田多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系統特征,形成自流灌溉系統,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小農生產創造了因地制宜的技術手段。小農在勞動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種質資源培育、生物資源利用、水土資源管理、農業景觀保持等方面的知識和適應性技術,對現代農業發展也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在黃河流域干旱條件下,先民們發明了抗旱耕作法——畎田法,土壤干燥時將種子種在溝中,便于抗旱,土壤潮濕時,將種子種在壟上,便于防澇。長江下游地區地勢低洼,湖蕩縱橫,歷來飽受洪澇侵害。當地小農在沼澤高地壘土成垛,漸而形成一塊塊垛田,發展出一種獨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小農在實踐中總結了多種農副產品加工技術,包括肉蛋制品、蔬菜加工品、水產加工品、茶、酒、調味品和發酵制品、其他農副產品等。適應各地地理、地質、氣候條件,小農創造、發明和改良形成了各種農具。

  小農生產重視人和,營造了和諧的農村社會環境。固定的耕作土地為村落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村落成為中國農耕文明傳承和鄉愁記憶的重要載體。

  小農生產為村落形成奠定了基礎。固定農耕不需要變換居住場所,人們以固定農田耕作為生,一戶的生計都被固定在小塊的耕地上,多個共同耕作的農戶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村落。村落帶動人們一起生產和生活,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以及諸如尊老愛幼、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優秀品質。

  小農生產活動是鄉村藝術的搖籃。農村諸多的藝術形式都源于小農的生產活動。哈尼族先民經過艱辛的梯田農耕生產生活歷練,積累了大量豐富的關于自然山水、動植物、生產生活的技能和經驗,形成了《哈尼族四季生產調》,并將這些經驗總結提煉為通俗易懂的歌謠,在師徒、母女和父子中通過口傳心授、言傳身教的方式傳授,成為這個民族獨特的文化現象。小農鼓舞勞動氣勢、調節生產的勞動號子和田間的吟唱成為山歌等藝術的源泉。湖南的新化山歌多來源于勞動生產,有田歌、獵歌、樵歌、漁歌、采茶歌、伐木歌、灘歌、夯歌、號子等,這些山歌有的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小農生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

  小農生產和生態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小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自古以來就廣泛采取“雜五種,以備災害”的作物輪作、間作、套種種植方式,農桑并舉、農牧結合,并大面積地種植養地作物,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小農生產順應自然生態條件,生產了食物,養育了世代中華兒女,還留下了良好的生態系統。

  小農生產是一種有利于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產方式。

  小農生產的適應能力強、產出高效、環境友好,為保持水、土地的永續利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并將我國的農耕文明延續至今。在耕種行為上,小農生產非常講究循環,既包括耕作方式循環,也包括資源利用的循環。例如在原始農業后期,我國就出現了“田萊制”“易田制”為代表的輪荒耕作模式。在物質循環上,小農強調“人從土中生,食物取之于土,瀉物還之于土”。100多年前的美國學者F.H.King將中國農業的長期繁榮歸結為“中國農民的勤勞、智慧和對土地的節約精神,尤其是將人畜糞便以及其他廢棄物還田方面”。

  小農生產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小農生產有明顯的優勢。自古以來,小農有留種的習慣,并且更加傾向于間作、套種等環境友好型耕作方式,這種方式豐富了生物多樣性。世界上有8大作物起源中心,中國是最重要的一個。據統計,全世界最重要的640種作物中,136種起源于中國,約占世界總數的五分之一。

  小農生產順應綠色生產和消費潮流。在當前倡導綠色發展的背景下,小農生產引領了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潮流。在我國,以小農生產為基礎,以合作社、NGO等為紐帶的有機農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小農生產是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最適宜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單元,其產品通過適當的方式進入市場,實現了優質優價,形成了綠色生產和消費的良好氛圍。

    小農生產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這一進程中,小農生產也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

  裝備落后不適應生產過程機械化的要求。農業現代化的一個主要特征是機械化。盡管近些年國家有農機購置補貼,但是由于缺乏資本,小農的機械化裝備水平總體不高。針對小規模的種植面積和養殖規模,現有機械裝備也普遍存在不適用的問題。大多數小農仍主要采取粗放經營方式,獲得的綜合效益較低,與現代農業的機械化、集約化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

  素質落后不適應生產技術科學化的要求。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先進工具和科技不斷注入農業的過程。農業生產中的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要靠人去應用,而小農對新技術的認識和接受程度總體較低,小農的素質落后成為制約新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相對于規模以上農戶而言,小農對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應用程度較低。

  生產規模小不適應商品生產市場化的要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小農生產既要考慮到國內市場,也要考慮到國際市場。但是由于小農生產規模小,獲得市場信息的能力有限,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有限,無法與大市場對接,大多停留在初級產品的提供上,難以獲得進一步的價值提升,缺少市場競爭力。

  單家獨戶生產不適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要求。現代農業產業鏈分工越來越細致,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主體蓬勃發展,針對小農的服務較少。大部分小農還主要是獨立開展生產,不能充分利用測土配方、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資源,在勞動力投入和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等方面碰到較大的困難,導致小農的經營性收入水平相對較低。

    扶持小農生產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回顧歷史,中國小農生產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在樸素的哲學思想指導下勞動生產,使中國的農耕文明長久不息,在推動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展望未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農業現代化是總體發展方向。必須深刻認識到,沒有農村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沒有小農的現代化是不完整的現代化,對小農的扶持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加大力度。“守成”沒有出路,“促變”方能永續發展。

  穩定農村土地制度,夯實小農發展基礎。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完善“三權分置”辦法,保持現有承包關系長久不變,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要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土地流轉的辦法,建立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標準,讓小農權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分享到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提高小農收入水平。加大反哺農業、支持農村發展的力度,增加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鼓勵各級地方政府根據財力情況,每年確定一部分轉移支付資金,將未被納入中央國家轉移支付的小農納入轉移支付范疇。按照“抓重點、廣覆蓋”的原則,重點向傳統村落、經濟落后村莊等小農聚居地區傾斜,進一步提高小農轉移性收入水平。改革完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以綠色生態為導向,將補貼資金向生產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環境友好型小農傾斜。探索建立農民增收財政轉移支付支持補償機制。

  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引導小農走向市場。加快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到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中來,逐步建立起一個能夠全面覆蓋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發展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小農走向市場。在生產方面,發展互聯網云農場,把分散的小農聯合起來,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優化配置生產要素,逐步提高小農生產的標準化、科技化水平;在經營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拓寬特色農產品、傳統手工藝品等產品銷售渠道;在服務方面,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為小農提供農業政策、農技推廣、市場價格等方面的信息服務,增強小農獲取信息、發展生產、便捷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加大農民培訓力度,提高小農綜合素質。在職業農民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家庭農場主教育等方面加大對小農的培訓力度,逐步提高小農生態文化意識,培育出具有綠色發展理念、掌握綠色生產技能的小農。組織綠色農業生產、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農耕文化傳承與發展等方面的專題講座;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主體面向小農開展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強農業生態文明理念的宣傳,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提高認知水平,為小農生產營造良好氛圍。

    作者: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 組長:魏琦 組員:龍文軍 王歐 金書秦 張燦強 張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的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0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