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張興旺等:貫莊村帶著憧憬和思考探路鄉村振興

[ 作者:張興旺?柳金平?王思民?趙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3-21 錄入:王惠敏 ]

貫莊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里中等偏上的一個村,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和大形勢的變化,依靠蔬菜生產初步實現了鄉村安居樂業。但他的產業鏈條不長,還處在“生產發展”的階段,距離“產業興旺”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沒有完全成長起來,村里的合作社主要是提供種苗、肥料,與成員是一種伙伴關系,互相提供機會和優惠,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合作社;村民的生活還算比較寬裕,農民蓋蔬菜大棚都不貸款,主要靠自有資金投入,但還沒達到富裕的程度,正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貫莊村黨支部書記薛高軍是本村人,前一任村支部書記干了一屆,去搞企業了,他從2006年開始任村支部書記,一干就是12年。他給我們講起來村里的事,對這個村充滿了熱愛,他對繁重的工作任務也有一些無奈,覺得自己的時間、精力不夠,壓力還是挺大的,但是對于未來也有很多期許。

蔬菜產業從賺“活錢”到成“氣候”

貫莊村是大棚黃瓜生產發起地。20世紀90年代,當地老百姓就有種植蔬菜的傳統習慣和技術,是賺點“活錢”填補生活所需的收入來源。由于交通不便,市場偏遠,銷路不廣,生產一直處在小規模、低水平、分散化的狀態,始終沒能形成“氣候”。

21世紀初,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尤其是2005年衡井公路(衡水-井陘)開通,打開了貫莊村和梅花鎮(連接國道)這個交通要道,緊接著2007年這個村又建設了一個專業蔬菜批發市場。這“兩開”(道路開通、市場開業)讓貫莊村的蔬菜生產潛力及積極性得到迅速釋放,整個蔬菜產業開始快速發展。到2009年,貫莊村80%的耕地都變成了菜地,大棚的技術也在不斷提升,形成了水泥竹木混合結構的“貫莊模式”。發展到今天,貫莊村6500畝耕地中蔬菜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有1000多個大棚。村里926戶中除極少數外每戶都有1~2個棚。一般每個棚占地4~5畝,一年種三季(兩季黃瓜一季菠菜),每畝年投入成本1萬元,銷售收入2萬元,凈收入1萬元,大棚的投入成本1年即可收回。村里平均每個農戶家庭人口4人,種菜年收入6~7萬元。根據當地信用社統計,目前這個村的年存款余額常年在一億元以上,戶均超過10萬元。貫莊村農民人均收入高于整個藁城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6萬元的水平,主要是依靠發展蔬菜生產。得益于國道交通便利,長期以來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客商群體,目前貫莊村農民不愁蔬菜銷路,一般一畝大棚春季黃瓜生產2.5萬斤,夏季黃瓜1萬斤,秋季菠菜4千斤,沒有出現過滯銷情況。

薛高軍向調研組介紹,當前蔬菜特別是黃瓜生產方面的難題,一是新品種跟不上,每年村里需用菜苗1600萬株,但村里兩家育苗合作社只能供應800萬株;二是肥料不好辦,長期使用養殖場的雞豬牛糞,帶來了鹽漬化現象,有機肥替代成本太高;三是黃瓜蔓難處理,黃瓜拉秧后只能將藤蔓直接收集填埋到村里廢棄的窯坑里。這些問題怎么解決、未來怎么發展,他們在這方面還沒有更好的辦法,希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國家能夠重視這些問題。

村居、民風、村務治理漸出眉目

走進貫莊村會發現,主街道比較干凈整潔,路上極少紙屑廢塑料袋,甚至垃圾箱里都很干凈。薛高軍介紹,2014年藁城撤市并區,成為石家莊市的一個區,街道的衛生由區里統一做。當地村民也認為村里的環境不錯,還有專門的廣場、運動設施,到廣場跳舞的人多的時候能有500多人。藁城區農工委負責同志說,全區每年要投入5400萬元對街道和村的環境進行整治,進行第三方外包服務。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貫莊村解決了村里街道清潔的問題,但生活污水處理問題還沒有眉目,統一的排污管線還沒到位,當地的解決辦法是每家挖一口旱井,洗衣服后的污水等都往旱井里倒,污水處理仍然還是一個大問題。

離開貫莊村居住點的時候,我們看到還有四棟五層的居住樓,樓的外觀比較樸素規整,處在一片村民平房之外。薛高軍說,那是在2009年的時候,河北省推動農村新民居工程,推動農民上樓,由開發商建設,農民按照自愿原則購買上樓的。幾年間全村900多戶中有146戶上了樓,上了樓以后原來農房還沒扔,老宅基地還在,但是后來上級不知為什么不再推動,這個事兒就放了下來。當時的上樓完全自愿,新樓上下水什么都有,老房子還在,也不錯。薛高軍自家當時也上了樓,住著130平方米的房子,覺得很不錯。

走進村委會就看到了墻上比較醒目的紅白理事會標牌。座談中了解到當地的風俗人情很濃厚,紅事白事都要操辦。現在辦婚事花銷較大,一般定親的時候,男方家要出16萬現金,加上“三金”(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價值約2萬元),辦婚事時外加一輛小車(價值10萬元左右)、一套新房(價值30萬左右),總的花銷在50萬元往上。大家辦白事原來也有難處,村里有了紅白理事會,就發揮作用了。紅白理事會會長由村治保主任兼任,成員由村民選出。薛高軍說,紅白理事會對紅事不太好管,關鍵是在白事上發揮作用。村民家里辦喪事,都由紅白理事會組織村里的人力,喝什么酒、抽什么煙、吃什么菜要掌握標準,避免互相攀比。目前村里辦喪事規則和標準比較清楚,村民都按這個辦,也不再為難。由于土地少,村里長期以來沒有立墳頭、立墓碑的習慣,一般在地里立個小土墳,兩年就平了,所以沒有出現墳占地的問題。早些年村里也有打麻將的,但是這些年蔬菜產業發展、人們忙起來了,沒有打牌的工夫,村民的生活處于忙碌也比較平順和睦的狀態。

黨支部在貫莊村鄉村治理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事實上的治理主體。貫莊村黨支部建設較為完善,支部由4人組成,1位書記、3位委員,主要負責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和推進村民依法開展整治活動,主持制定村經濟發展規劃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目前,村里黨員共86人,今年又發展了3名年輕黨員,是具有一定能力的運銷大戶、種植大戶。在調研中發現,村里有衛生室、有小學。衛生室有6名醫生,是由原來村里幾家私人診所合并而成,由衛生部門統一管理,基本能夠滿足村民的需求。村小學的教學水平高,村民很滿意,附近村的小孩也來上學。學校由教育部門統一管理,村里不用花太多心思。

村里事務管理也存在一些難題。當問及最大的難題是什么的時候,薛高軍說:“當了12年的書記,遇到最難的事就是今年的煤改氣,任務重、時間短,鎮里又是死命令,只能一家一家談,一戶一戶去做工作,能說的好話都說了,能想的辦法都想了,還好在供暖前全部完成了煤改氣,也算是給霧霾治理貢獻了我們村的力量。”還有一件事,他也一直苦惱,就是村里有個姓薛的婦女因為分地的問題上訪。這個婦女1992年出嫁了,村里1999年二輪承包時候,由于嫁出去的姑娘不分地,就沒分給她地。外嫁的村不調地,所以在那個村她也沒拿到地。但2002年她離婚了,可她的戶口還一直在貫莊村,所以近幾年一直向村里要補償。因為土地確權了,村里也沒機動地,村里給她租地種她不愿意,提出每年給1000塊錢也不愿意,說種菜棚每年一畝地能落1萬,非要每年1萬塊。“但村里沒有辦法給她這么多錢,這事兒也很頭疼。”另外非法集資的問題對村里也有很大困擾,薛高軍說,附近10個村就有8個村受其所害,2013年到2015年本村就被非法集資卷走120萬元。對這些,目前村里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新思路破解振興路上的新問題

貫莊村十幾年來的發展脈絡及目前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啟示我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有幾個問題需要關注和研究。

在方式上要注重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我們在調研中感到,地方不同層級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對上級乃至中央的期待都很高,但對本層級如何行動思考得不夠深入細致,還缺乏能夠付諸行動的政策措施。從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地區近幾十年來鄉村振興的實踐和做法看,推動整個農村的發展,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強力推動,另一方面也要靠基層,特別是鄉村基層組織及農民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把兩個積極性結合起來,是這些國家和地區農村發展成功的關鍵。建議國家層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既要有頂層設計如研究編制《全國鄉村振興戰略綱要》,作為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指引和遵循,并出臺相關政策;又要積極推動、引導、激發基層特別是縣、鄉、村的積極性,要因地制宜制定產業、環境、管理等各方面的措施和辦法。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個方式的結合,形成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合力。貫莊村當前需要解決的這些問題,如果全國層面上有一個更明晰的方向性指導,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格局上要統籌產業、生態、文化、管理各個方面。國家層面“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到鄉村這個層面都有實實在在的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興旺是重點并排在首位的,但是必須統籌考慮協調推進。從貫莊村的情況看,產業、管理、人才等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要統籌推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扶持上要加快有關政策創設。要從現有的“三農”政策出發,保持政策穩定性,同時又要根據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盡快進行必要的優化調整,創設一些新的政策,更好地服務于基層的實踐。調研中不少同志都談到,目前面向農民的直接補貼是必要的,但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資補貼等已實施多年,效用在一定意義上看是遞減的。在研究創設新的政策過程中,如果面向農業的補貼能夠在村里進行適當集中,就可以做一些公益性的大事。村里還有兩個廢磚窯,已棄置多年,加起來面積近90畝,現在當作村里的黃瓜藤蔓填埋場了。薛高軍談到,在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改革的過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這種閑置資產,村集體就有了收入,處理一些矛盾問題也能有點資金支持。

在力量上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村里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育不完善,有近一半的農戶加入了村里的三個農民合作社,但合作社也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下一步,要認真落實《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加快形成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在人才上要把基層干部培養和農民素質提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鄉村振興戰略涉及方方面面,所有的事最后都要落實到基層尤其是鄉村干部、新型主體及農民身上,必須重視其教育培訓工作。河北省委組織部開展農村黨支部書記“萬人示范培訓”,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培養農村發展帶頭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國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和帶動效應。要激勵更多優秀的大學生、城市人才下鄉創業,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近十幾年來,貫莊村已經培養出了400多名大學生,但是都在城里找了工作,沒有人回村發展,這也反映了農村吸引力還是不強。同時,地方農業部門負責同志提出要針對比較前沿的工作加強培訓,拓寬農村基層干部的思路,如農村干部急需應用PPP模式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與分散處置以及污水處理等操作層面的知識等,這些意見都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并轉化為工作措施。

作者:農業部黨校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張興旺 柳金平 王思民 趙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2018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宗合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