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胡衛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處理好三個關系

[ 作者:胡衛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5-02 錄入:王惠敏 ]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具體來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一要處理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系。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之間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關系。首先,農村和農業為城鎮提供食品等農產品,是新型城鎮化的堅強后盾。其次,新型城鎮化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也同時推動了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進而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水平。第三,有利于推動農業種植結構優化。城鎮作為區域經濟中心和科技、教育、信息的聚集地,可以為鄉村振興提供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的支持。

  2017年底,我國和我省的城鎮化率分別達到58.52%、56.79%,處在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后期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階段。一方面,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入城市,既造成了鄉村人口的嚴重老齡化,也造成農業生產的后繼乏人。另一方面,我國早已停止征收農業稅,且對農業生產進行補貼,還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隨著這些政策的施行,我國城鎮和農村的關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就要求我們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要在發揮好鄉村本土人才作用的同時,鼓勵和支持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科技人員、退役軍人和工商企業等從事現代農業建設;同時,讓愿意并且有能力從事現代農業建設的城鎮勞動力能夠流向鄉村,構建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人才雙向流動機制,聚集鄉村人氣。要不斷提升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水平,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加快補齊鄉村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縮小城鄉差距,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二要處理好現代農業發展數量和質量的關系。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必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保障糧食安全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在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過程中,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守住“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戰略底線。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農產品的數量需求已得到滿足,開始在質量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鄉村振興有過很多闡述,指出要“走質量興農之路”,要“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整體素質。

    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對消費者而言,體現在農產品的多元化、綠色化、品質化上,這樣一來,消費者就能夠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獲得多元營養需求的滿足。對生產者而言,高質量體現在集約化資源投入、標準化生產方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上,這樣就能確保農業收入不低于二三產業的收入。這就要求我們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發展高質量、高附加值的農產品,滿足市場對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推進農業發展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

  三要處理好產業興旺與農民增收的關系。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基礎。基于我省的鄉村資源稟賦、市場潛力等因素,我省在特色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游業等方面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現代農業具有農產品供給、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要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都市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以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

  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農民收入,使農民實現生活富裕。要想提高收入、實現生活富裕,就要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構建農民長效增收機制,一是要創新鄉村產業發展模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支持現代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實現現代農業研發、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縱向拉長農業產業鏈,拓展現代農業的深度,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要開發現代農業的文化、景觀功能,將現代農業與旅游等產業融合,橫向拓展現代農業產業鏈,構建完整的鄉村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為農民增收拓展新路徑。二是強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主體的帶動作用,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把農民組織起來,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把農民的生產生活納入到鄉村振興的新產業鏈中,使農民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合理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實現收入提高、生活富裕目標。

    作者單位:陜西省委黨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陜西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白嫩萝福利莉视频动漫 | 自拍亚洲日韩一区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合免费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爽aⅤ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