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習嘉賓:高啟杰,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推廣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發展與推廣、福利經濟及創新經濟與管理。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視察湖北,對湖北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殷切期望。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提升到戰略高度,并寫入黨章,我們應當如何深入理解鄉村振興對于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
高啟杰: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并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鎮化、逆城鎮化兩個方面都要致力推動”,強調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我們應當看到,當前我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高,農民增收后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較弱,城鄉差距依然較大。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就是強調城鎮化不能畸形發展、甚至以農村的蕭條為代價,而要健康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應該并駕齊驅。
以往有一種認識,認為只要城鎮化搞好了,大量農民進城了,“三農”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逆城鎮化”往往被看作是“開倒車”。習近平總書記對關于城鎮化和逆城鎮化關系的論述告訴我們,在城鎮化過程中,如果片面地強調城鎮化,而忽視了農業、農村、農民的政策扶持、資金支持、人才幫持,農業的衰落、農村的蕭條就難以避免。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重大任務,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7個方面的重大部署,“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擺在第一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源條件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科學規劃、突出特色是關鍵
記者:實施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在如何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鄉村振興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搞“面子工程”,其背后深層的指向和要求在哪里?
高啟杰: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中國農村的情況千差萬別,各地發展的基礎不盡相同,推進鄉村振興必然要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各美其美。在以往的農村發展實踐中,“脫離實際、操之過急”“一刀切”“面子工程”的教訓是深刻的。毀林開荒、圍湖種田、填湖建房等行為,破壞了農村的生態環境,照搬照抄“樣板工程”、“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建設,最終損害的是農民利益。鄉村振興不是大干快上、不能破壞農村生態,必須注重鄉土味道、體現鄉村風情,留住鄉村原生態,讓農村生態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點和展現點,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通過制度與技術創新振興農村產業,通過社會管理創新實現鄉村宜居。沒有產業的振興,其他方面的振興和發展就失去了基礎。產業發展也就是農業和非農產業的發展與融合。農業的發展主要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非農產業的發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發展主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此需要創新制度,探索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村流動的政策措施。無論是農業還是非農產業的發展與融合,新時期需要有高起點,尤其要避免過去出現的產業雷同、檔次不高、無序競爭等現象。
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等都指向鄉村宜居,這些必須依靠社會管理創新來實現。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和做法很有借鑒價值。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根據農村社區發展程度確定不同的社會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要“以人為本”,為各利益相關者提供參與平臺和利益訴求渠道,通過全民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只有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提高鄉村振興多元主體參與決策的程度,才能減少決策偏誤和實施阻力,實現發展成果的共享。
為鄉村振興培養更多生力軍
記者:“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绷暯娇倳洿舜我暡旌?,特別強調了鄉村振興中農民的主體地位。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要“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如何理解這兩方面的要求?
高啟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這充分強調了人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五個方面振興,人才振興是核心、是基礎、是根本保證。
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推進鄉村振興,是為了農民,也要依靠農民。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一方面指鄉村振興干什么,怎么干,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忌簡單代替農民選擇,防止鄉村振興重物不重人、見物不見人;另一方面指要注重培育農民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提高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把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激發出來,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補齊鄉村振興的人才短板,需要引進和培養的是應用型、復合型、企業家式的人才。這類人才可以廣泛利用社會和市場的力量,特別是充分發揮城市的作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融合,撬動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比如,湖北提出的“三鄉工程”,作為當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引導人才、資本、技術向農村流動,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牢牢抓住人才振興這個關鍵,激活存量,擴大增量,提升質量,為廣大鄉村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記者 周磊 實習生 李沁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北日報 2018年05月2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