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新時代,我國鄉村發展由相對封閉的靜態發展轉化為開放的動態發展,傳統的鄉村治理模式難以適應現實的各種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學者們對鄉村發展與社會主要矛盾的關系,鄉村振興的重點、誤區及破解路徑都進行了相關研究,但在相關分析的系統性和創新性方面還有待提高。針對新時代鄉村振興中農村人口結構失衡、農村產業發展滯后、農村教育問題突出、鄉村傳統文化衰落、鄉村社會治理存在隱患、生態環境堪憂等問題,提出要從機制創新路徑、產業發展路徑、科技創新路徑、人才培育路徑等方面引領鄉村的振興。
關鍵詞: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重點;理性審視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直接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和國家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和全國工作重中之重來著力抓好,黨的十九大第一次將鄉村振興作為戰略提出,并隨后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制定了具體的路徑,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重要內容。鄉村是我國最基本的治理單元,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村在生產生活方式、人口流動、社會結構和農民的思想觀念、法治意識等方面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逐步由相對封閉的靜態轉型為開放的動態,傳統的鄉村治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時代不斷變化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一、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概述
對于鄉村振興問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鄉村發展、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有關文獻。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國內關于鄉村振興的文獻日益豐富,主要集中于如下主題和研究方向。
(一)鄉村振興戰略現有研究成果概述及思考
目前學者已經就鄉村振興戰略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關系、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發展問題、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戰略路徑等方面對鄉村發展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一定理論研究基礎和實證分析借鑒。
1.鄉村發展與社會主要矛盾關系相關研究
我國是傳統的以農為主的國家,從古至今均對鄉村發展較為重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更加的注重鄉村振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指出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轉變”。現農業農村部長韓長賦早在2017就提出了:“我國在當前發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就是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對于解決措施也有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劉合光就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舉措”。但關于對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深入研究的還不太多。CNKI以“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僅有四篇報紙文章,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2.鄉村振興中的發展問題
對于鄉村振興戰略國如何發展、怎么發展方面的問題,是學界關注的重點。學者高興明就提出:“鄉村振興中關于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產業的部署了十大戰略重點”。馬曉河剖析了我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環境條件。學者徐勇也提出了農村發展中的低水平均衡狀態要打破等。這些觀點對于新時代鄉村振興在戰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但要成功地實施卻需進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發現和解決鄉村振興中的發展問題。
3.鄉村振興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偏差
對于如何理解鄉村振興發展中出現的偏差等方面的問題,很多學者都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分析,也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如徐勇就提出了:在普遍的新農村建設發展熱潮中尤其需要冷靜的理性思考,必須在深刻吸取已有教訓基礎上展開預警性分析,防范潛在的風險。肖琴等學者也提出了要注重建設中的理性思考,注重預防,克服潛在風險。郭曉鳴提出了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沒有選擇好方法路徑會入歧途。這些分析較全面,對于新時代成功開展鄉村振興研究、防止風險出現有一定的借鑒,但我們在研究中一定要注意鏡鑒古今中外的經驗、在防范風險等方面繼續深入進行挖掘。
4.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性路徑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其很多學者對戰略性進行了研究。如郭曉鳴就提出了我國實施鄉村振興的路徑包括基本動力、支撐、手段和指向等。袁夢醒關于農村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的改革方面需要加強。尹成杰提出了:改善城鄉關系,發揮城市現代文明發動機的核心作用,輻射帶動農村發展。一些學者同時就國際鄉村發展提出了一些研究借鑒,但總體還略顯不足,需要縱深方向的研究,特別是要注重發展中不能脫離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要多方面廣角度的進入研究,為發展提出理論參考。
總之,對于鄉村振興研究,許多學者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也提出了一系列觀點,但由于理論、實踐等多方面的原因,要結合新時代的實際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在研究中特別要注重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比如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性、關鍵點、如何在新時代進一步推進發展等方面就需要進行相應的研究。
(二)鄉村振興戰略推行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1.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衰落現象不容忽視
一是農村人口結構失衡。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加快,第二、三產業迅速發展,持續數十年,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形成了鄉村普遍出現老齡化、空心化現象。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人口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農村人口數量迅速衰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我國城市常住人口79298萬人,農村常住人口58973萬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市化率)為57.3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相比,城市常住人口增加12320萬人,農村常住人口減少8140萬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7.4個百分點。其中,這些大量流出農村進入城市的人口集中在青壯年,他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選擇到城市打拼。然而,由于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鄉村人口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出現嚴重失衡,留守在鄉村的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兒童,影響了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推進。從農村人口年齡結構看,15—64歲的青壯年是我國農村總人口主要成分,占71%;0—14歲兒童占19%;65歲以上老人占10%。但是,農村青壯年人口流失嚴重,農村人口轉移的另一個典型特征是,眾多歷代務農的農家子女更傾向于“跳農門”。這群農村青壯年主力軍選擇離開家鄉到大城市闖蕩,他們離土、出村、不愿意回村,加劇了農村的衰落。
二是農村產業發展滯后。從農村的產業結構看,我國農村第一產業的主要問題是生產效率不高,尤其是貧困地區,仍在使用傳統落后的生產方式;農村第二產業生產工藝落后;農村第三產業發展更為滯后。總體而言,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尚未形成。我國雖然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在國際上,仍屬于農業初等發達國家。在世界排名中,我國綜合農業現代化排名僅處于第65名,與勢頭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并不匹配。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農業經營模式制約了農業中現代要素的投入,因而農業的生產能力弱、生產效率低,一些主要農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且階段性浮現,導致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與國際水平相差較大。尤其是近些年來,由于我國農業綜合效益不高,海外主要農產品國家連年豐產,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使得我國的農業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中國農業現代化當前面臨很多新舊矛盾,由于農業生產風險大、收益低,加之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城打工,不具勞動能力的老人、孩子留守家中,一方面導致了大量農村土地閑置、耕地撂荒,造成了農村土地資源嚴重浪費,另一方面,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農村產業結構單調,農民難以實現收入增加。
三是農村教育問題突出。大量的事實表明,青壯年勞動力離開農村后,大多老人、婦女、兒童留守家中,在有些地區,如果不是逢年過節,平時整個村莊難以看到一兩個青壯年。由于父母遠離家鄉進城務工,大量留守兒童的教育成為多數農村家庭的一大難題。據調查,農村留守兒童意外傷害發生頻繁,普遍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成績較差,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這些現象如不加予重視,未來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此外,20世紀末實施撤鄉并鎮和精簡鄉鎮機構,將小鄉并入大鎮、弱鄉并入強鎮。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精簡了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減少了財政負擔。然而,這一舉措也帶來了一系列不利的后果。以農村義務教育為例,撤鄉并鎮后,鄉村學校普遍實行了撤并,許多原有的中小學校設施遭到廢棄和破壞。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農村小學數量急劇下降,而同年,城鎮小學數量明顯增加。政府對鄉村學校進行撤并,給農村教育造成了一系列影響,有的地區農村學校分布密度過疏,使得低年級學生上學的距離過于遙遠,既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又加大了安全隱患,迫使部分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往離家較遠的寄宿學校或者選擇離家較近但學費相對昂貴的民辦學校,這對孩子的成長中關心和關愛造成了極大的缺失。
四是鄉村傳統文化的衰落較嚴重。鄉村文化是是我國鄉村共同體內的一個“精神家園”,其最大特質就是自然和淳樸的文化品格,其蘊含的靜謐是可謂之歷代人們的精神原點。鄉村是一個天然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基于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長期互動和相互統一形成了獨特的鄉村文化,并規范著人、自然與社會的基本關系結構,維系著人們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隨著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發展,一方面給鄉村帶來了富裕和先進,另一方面也對傳統的鄉村文化的價值進行解構,帶來了深刻的文化沖突。隨著大量人口的流出,尤其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使得鄉村傳統文化的凋敝越來越嚴重。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外出,使得傳統的節慶、風俗、飲食、手藝等失去了傳承的土壤;另一方面是,在利益至上的原則支配下,很多鄉村文化出現了異化,過去那種建構在熟人關系上的親切與溫情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義的濫觴。
五是存在鄉村社會治理隱患。現階段我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客觀上加大了農村地區社會治理的難度:大量農村人口外出打工后,形成龐大的農村留守群體;家庭成員的分居對農村傳統穩定的婚姻家庭結構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鄉村公共生活缺乏活力;土地征用、拆遷等利益沖突和突發事件頻發等。在客觀上,這些影響對農村社會治理形成了新的困擾和挑戰:大量勞動力出外打工使農村社區建設缺乏必要的主體;撤村并點等農村社區調整使村民缺乏社區認同;基層政府和村委會開展鄉村治理所需的經費支撐能力不足。
六是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堪憂。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需要關注的問題。農村環境污染源不僅來自生活垃圾和工業生產排放,還有農民在農牧業生產中的農業污染,例如養殖戶濫用激素和抗生素、種植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造成水體和土壤中有毒藥物和重金屬含量超標;非法轉基因作物在農村不時突破監管;政府對農村環境治理力度不夠。據2014年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土壤總超標率16.1%,耕地超標率為19.4%。農村環境污染不僅污染空氣、地表水,還會危及地下水、土壤以及農作物的基因安全。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對空氣、水、土壤、人體健康以及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危害非常顯著,由此引發的農村群體性事件也正在逐年增多。
2.城市化進程中鄉村衰落成因剖析
工業化、城市化過程會導致農村人口下降,許多鄉村社區因此消失,這是幾乎所有現代化的國家都經歷過的階段。在我國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鄉村衰落現象也不例外。但其成因卻是多方面的。
一是國家發展戰略選擇。從工業化發展戰略的歷史選擇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家工業化發展戰略重點、排序和資源配置導向側重于重工業和城市,從而導致國民收入再分配不利于“三農”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盡管我國城鄉存在差別,但是在整體低水平的條件下,城鄉矛盾并不十分突出。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獲得了極強的社會整合能力,能夠有效地動員和利用全社會各種資源的能力與力量,制定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的宏偉綱領,如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一化三改造”、60年代的“四個現代化”、80年代的“翻兩番”,其中,特別強調的是國家工業化目標。在推進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中,原始的中國工業資本存量少,現代基礎設施存量不足,國家不得不選擇以“統購統銷”為特征的、以犧牲農民利益來積累國家工業化資金的道路。
二是市場經濟機制。20世紀80年代,農村掀起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和鄉鎮企業發展浪潮,一度使我國農村到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氣息。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我國城市綜合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全社會的資本和資源逐步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向投資機會更多、利潤率更高的二三產業和城市集聚,大量的農村資源和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出鄉村,而流向鄉村的資源和資本極少乃至枯竭。另外,由于農產品多數屬于基本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彈性小,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消費者對農產品的直接消費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長,這就決定了農產品大幅度價格提升的可能性不大,農業生產者收入難以較快提高。
三是農業和農村尚未融入現代產業體系。現代產業體系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基礎,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為特征,包括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相互融合和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的基本特點是人多地少、耕作地塊細碎、靠天吃飯、傳統要素投入大,從事農業投資的風險大、收益率低,農業現代化發展不足,尚未完全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因此,經濟發展需要轉變到更加注重質量效益、更加注重結構優化、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強化農業技術創新,大力發展高效、優質、生態、品牌農業,千方百計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業發展優勢,推進農業現代化。
“三農”問題相互交織、突破很難。在歷史形成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中,國家在發展戰略方面過分重視工業和城市,二、三產業不斷發展,城市居民收入提高較快,而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相對滯后。“三農”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從事行業、居住地域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并且這三者相互交織、相互制約,短期內難以找到突破口。盡管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采取了多種舉措使我國農村取得很大發展,但在其發展的背后還存在著一些潛伏性危機,如果不及時應對,有可能引起整個社會的振蕩。
歸根結底,我國鄉村的衰落現象,既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也是歷史積淀的問題,還有國家在某些階段發展戰略方面過分偏重工業和城市的結果。
二、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性
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戰略之—,這對于決勝全面小康,使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的向往更進一步,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解決長期困擾的“三農”問題
我國歷史上是一個農業國。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們黨探索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農村和農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很多犧牲;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部門借助“工農產品剪刀差”的形式積累資金,農業、農村和農民為我國現代工業體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突出。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滯后、農業基礎不穩、農民收入較低。隨著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逐年向城市轉移,“空巢老人”“空心村”的現象有增無減,農村老齡化嚴重,鄉村凋敝的現象逐步顯現。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加速轉型階段,城市與鄉村之間、工業與農業之間、市民與農民之間,發展差距呈現擴大趨勢。從2004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一直重點關注“三農”問題,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三農”問題在我國“重中之重”的地位。近年來,中央出臺一系列惠農、富農、強農的政策,促進了糧食生產連獲豐收、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民生不斷改善。黨的十七大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將鄉村振興作為戰略提出。但迄今為止,“三農”長足發展問題沒有徹底有效解決,仍然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實施鄉村振興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戰略。
(二)“中國夢”的實現需要鄉村振興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中國夢”。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一執政理念,既飽含著對中國國情和歷史的深刻洞悉,又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偉愿景。“中國夢”的核心目標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想,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既是城市市民的夢想,也是廣大農民的夢想;既包括城市的現代化,也包括農村的現代化;既需要工業、服務業等二三產業的發展,也需要第一產業農業的發展。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農民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地位,大量的農村人口時刻提醒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復興中華民族,就不容忽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只有六億多農民實現了富裕昌盛的夢想,全體中國人民的“中國夢”才能實現。如果沒有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和富裕,“中國夢”就是殘缺的;缺少鄉村振興的“中國夢”是不完整的。
三、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的若干思考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的主要矛盾。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目標,就要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帶來的問題,補足短板,統籌兼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我國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農業農村的發展擺到國家戰略的位置進行決策部署。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新時代主要矛盾的重大舉措,是彌補我國發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是我們黨在新時代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構想,更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新時代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路徑
1.通過機制創新路徑實現鄉村振興
體制和機制問題是社會發展是否具有活力的總開關,只有有了活的機制和順的體制,鄉村社會才會更加活力涌現,鄉村振興等各項事業也才能夠更加蓬勃發展。要進一步全面深化農村的改革,就一定要做到把市場全面激活,主體、要素也要進一步釋放,使各種渠道進一步打通,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最大程度地共享發展的成果和紅利,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備條件。其一就是要對農村的基本經營事項進一步完善和鞏固,對土地制度改革要進一步深化,農民承包地的新“三權分置”制度要進一步完善,當然要一定保持土地承包關系長期不變,新的承包期到后再延長30年,農民安心,農村穩定,農村的持續發展勁頭足。其二就是要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使廣大農民的財產權得到切實保障,使集體經濟得到壯大。其三就是要在農村要適應規模經營且要形式多樣,新型農業的經營主體要大力進行培育,農村社會服務體系進一步建立和健全,使現代農業在農村進一步得到拓展。其四就是要制定合適的政策,使農民能夠積極返鄉創業,使農村發展的新動能得到進一步激活。
2.通過產業發展路徑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發展方面的問題,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各個鄉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應該學會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可盲目照搬別的地區的經驗教訓,首先要依據鄉村獨有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以及在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其他比較優勢,進一步確定有自己特色且適合本地的主導產業,形成能夠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并符合市場需要的產業結構,著重發展特色產業。其次是注重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和融合,要充分挖掘和拓展農業的多維功能,促進部分農村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發展,依靠第三產業反哺農業,促進地區產業的動態平衡,大力發展加工和服務業。再次是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調整農業補貼方式,提高補貼效能。
3.通過科技創新路徑高效振興鄉村
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可以實現農村發展的彎道超車效應,迅速提高鄉村發展水平,縮小城鄉差距。一是整合公共力量,不斷加大對農村的資金、技術扶持力度,幫助鄉村振興,提高農業基礎設施的科技含量,完善農業科技體系,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農業農村發展水平。二是整合民間力量,準許和支持多元經濟對農村科技的投入,擴大農村科技發展資金規模,為農業發展所需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堅持以市場為基礎的導向,加大科技創新成果在農村環境保護、治理以及便利農村生活方面的作用,切實提高農村科技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效率和效果。三是促進互聯網技術、智能化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現代技術與農業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密切融合,充分利用近年來網絡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優勢,讓農民充分享受現代科技成果,利用“互聯網+”實現鄉村振興,實現鄉村產業升級發展。
4.通過人才培育路徑引領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離不開熱愛鄉土的帶頭人、領路人。真正做到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村干部等“關鍵少數”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更要注重從勤勞致富的模范中、從回村建設的知識分子中、從前來本地投資的企業家中選拔出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共同為本地鄉村振興計劃助力,播下星火燎原式鄉村繁榮局面的種子。因而必須要做到:一要鞏固建設黨支部,為鄉村實現良好治理打下組織基礎。二要加強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幫助村民提高職業競爭能力和職業技能,拓寬就業通道。三要激勵更多優秀的城鎮人才下鄉創業,鼓勵高級知識分子回鄉創業。四要培養鄉村科技信息人才隊伍,促進網絡科技等先進技術進鄉村,促進鄉村全面融入信息化浪潮,吸收現代科技成果改造傳統農業和農村,依靠現代科技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二)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關鍵點
1.明確戰略目標,矢志不移加油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而農村現代化的實現會助推鄉村振興的進一步發展。在以往的農村發展過程中,農業、農村是難點,是短板,是薄弱環節,而現在鄉村振興就是要補足短板、迎難而上,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消除這一薄弱環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工程。所謂的鄉村振興就是將現代化科技融入廣大的農村發展,改變農村生態、生活、生存環境;要在2025年、2035年和2050年分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階段性目標。在明確目標的的前提下,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2.落實總體要求,思路明晰踏實做好干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首先就是對我國當前和未來鄉村建設思路進行清晰的刻畫,更是新時代全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總方針。實施這一戰略將為我國農業和農村地區的發展注入更大的動力。要做到繁榮鄉村工業,就意味著在加強農業建設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工業的升級和轉型,促進以農促工,使得工業更發達,更有活力。建設鄉村良好生態,就不僅僅是保證鄉村的經濟發展,而是經濟與生態要協調一致。農村文明的意義就是要充分理解農村的文化價值,并將農村文明的建設從文化的角度來整合到農村建設的各個方面。而治理有效,更是將鄉村振興的目的明確,治理、振興要看到實際效果,不是喊喊口號、開開大會,要將政策落到實處,要增加人民的收入,提生活水平,在過去物質繁榮的基礎上促進村民精神富裕起來。把振興當地鄉村的事業腳踏實地地干出來。
3.抓住關鍵要素,突破瓶頸高效促進
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一定要抓住“人”“地”“錢”這三大要素。就“人”而言,人是鄉村振興中的第一要素。廣大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鍵就在于人。當前有些國家正面臨人口損失和人口流動的損失,將退出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一個具有發展前景的國家,一個有進一步發展的生態基礎和產業基礎的地方,需要進一步聚集人氣,進一步培養農業農村工作和新職業農民,不斷促進行業繁榮,抓好農村治理,促進當地風俗文明,促進城鄉居民追求和享受現代生活的富裕文明。從“地”上說,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施承包土地,實現了農村土地、工業和科技有效匹配,提高農村“地”的效率和有效性。從“錢”的角度,鼓勵公共財政和社會資源的發展。一方面,根據堅持優先發展農業的原則,公共資源配置優先向“三農”傾斜,增加財政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的補貼,改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和鼓勵社會資本向農村流動,促進農村工業和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村現代化水平和技術水平,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
4.聚焦關鍵難題,有的放矢精準著力
新時代要振興鄉村,必須繼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農村轉型升級,去庫存,重生產,加快農業供給的科學化水平,提升農業整體質量,提升效率,增強農業競爭力。在提升農村獲得感的同時注重留村農民的生存發展空間,幫助提升生存管理能力,提升可支配收入和外流農民的市民化進程,為農民在城市定居創造條件,通過減少農民的數量來改善富余農民的繁榮。針對農村問題,通過資源的整體配置,加強和提高農村的自我發展能力。在本地具有基本資源切合本地發展實際的前提下,農村就可以自我發展,其關鍵就是要能夠組建起一支具有較強戰斗力的核心干部隊伍。通過“三農”工作隊等,積極領導廣大農民經營農業,建設農村,進一步在農村實現繁榮、美麗、文明、和諧、繁榮的良好新局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政策體系。一方面,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不懈地穩步推進城市化進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化;另一方面,優先發展農業和農村地區,把工業技術和城市生活的力量傳播到農村,提高農村發展水平,增加農村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5.不斷深化農村改革
一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房屋、建設用地等資產所有權進行確認并頒發證書;探索“三權分置”多種實現形式,真正讓農戶的承包權穩下去,經營權活起來;二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抓好農村集體資產的清產核資,摸清、摸準家底,盤活農村集體資產,提高農村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果;三是推進農村“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探索實施“三變”促“三增”(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增值)改革,推行“四確五定”(確員定股東、確權定資產、確股定歸屬、確管定經營、平臺定市場)的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改革路徑,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農業現代化”擴展為“農村農業現代化”,要求新農業新農村建設齊頭并進。在加強鄉村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通過打造特色生態古鎮古村落,以村寨為集體建設鄉村特色小鎮,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特色生態古鎮古村落的建立能夠在保留鄉村原有優美環境、歷史背景、風俗習慣、人文價值的前提下,留下美麗、留住鄉愁,將生態環境建設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為美麗新農村的建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鄉村振興戰略”納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七大戰略”中進行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有關部門對多元化的鄉村發展理念應加以重視,促成傳統農業與新型農村產業相輔相成、共建共興。鄉村振興的重點在于農民,我們應相信農民、依靠農民、培育農民,完善知識型、創新型農村人才培養方案,為新農民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全面準確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設產業發達、人口充足、文教昌盛、治理高效、設施完備、環境優美,與城鎮化相匹配的社會主義現代鄉村。
作者系重慶社會科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慶社會科學》2018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