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沈和等: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海門樣本

[ 作者:江蘇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25 錄入:吳玲香 ]

——江蘇海門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與啟示

縣域經濟是江蘇發展的堅實根基和突出亮點,占全省經濟半壁江山,對全省經濟轉型升級至關重要。在當前經濟新常態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抓住關鍵培育新動能、增創新優勢,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主動為現代化建設探路,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課題和嚴峻考驗。海門市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創新實踐,給我們提供了可貴的現實樣本

一、經濟轉型升級潛能加速釋放

海門,地處我國長江與沿海兩大經濟帶交匯處,素有江海第一門戶之美譽。歷史上海門滄海桑田數次變遷,居民大多以煮鹽為業,經濟文化并不發達;近代海門深受張謇實業救國之夢感召,篳路藍縷艱苦創業,成為我國近代第一城奪目明珠。進入新世紀之后,海門人民以海納百川情懷,秉持父實業母教育理念,與時俱進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勇立江蘇改革開放的潮頭。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在宏觀環境趨緊的形勢下,海門見事早行動快,積極探索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路子,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經濟轉型首先是產業轉型。海門一改過去留給人們建筑鐵軍的單一印象,產業發展不斷向中高端攀升,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7.460.432.2調整為2015652.541.5。現代農業建設水平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全市五年新增高效設施農業8.5萬畝,規模化經營面積比例從40%提高到63%。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工業比重,分別從五年前的15%21%提高到33%47%,五年累計實施超億元工業項目260個,其中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等占比超過八成,大幅度提升了工業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服務業發展駛上快車道,占GDP比重五年年均提升2個百分點以上,尤其是大型專業市場和科技創業園成為服務業發展的一大亮色。與此同時,民資與國資、內資與外資融合互動,本土企業經營國際化步伐加快,一批世界500外資企業落地生根。

(二)特色園區經濟蓬勃興起,新產業新模式新要素新亮點加快集聚。園區興則海門興,園區強則海門強。海門一直把園區升級換代作為重中之重,優化布局、創新模式,逐步形成6個開發園區、5個中心鎮工業園競相發展、優勢互補的新格局。其中6大開發園區承載全市70%以上的大項目,對經濟增長貢獻度超過80%,鄉鎮工業園區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過去五年里,開發區建成了省級裝備產業園、省級科研外包產業園、省級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復華高科園、復旦科技園、大學科技園、建筑新材料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加速推進。特色功能片區經濟的構建,對重大項目磁力大大增強,省級裝備制造產業園7大項目實現年應稅銷售100億元,2014年被評為全省先進園區;臨江新區的省級生物醫藥科創園五年成功落戶創新型項目30多個,一舉躋身中國生物醫藥科創園前20強。

(三)城鄉發展一體化扎實推進,現代花園城市集聚帶動效應日益凸顯。緊緊圍繞人的城市化這一核心,著力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五年前的50.3%提高到56.6%。大力推進產城融合,疊石橋商貿副城區、沿海魅力新港城、臨江科技新城與主城區遙相輝映,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門高新區、三廠工業園區與主城連片發展,初步形成多層級廣覆蓋的城鄉規劃體系和一中心五片區的發展格局,一座具有江海特色的現代化花園城市迅速崛起。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著力完善城市功能,南通工院、城市森林公園、國家級海洋公園等一批城市配套項目投入運營,長江金融街、解放路商業街、東灶漁港風情街等特色街區相繼建成,一批工業小區由的華麗轉型。海門是一座文明的城市整潔的市容市貌讓人感覺十分舒爽,這是我踏金鰲海上來的海門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

(四)科技創新引領經濟增長日新月異,自主知識品牌競爭力影響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無疑是最大亮點,2015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3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五年翻一番,這些數字背后反映的是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伴隨產業快速提升,大批海內外高端人才紛至沓來,五年累計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6名、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2名、省雙創人才”20名、產業發展急需高層次緊缺人才104名,相繼建成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全市人才總規模超過17萬人,各類高層次人才接近1萬人。有500多家企業與國內外300多家高等院校結成產學研聯合體,有40家企業參與制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00多項,與國家863專家委員會建立了長期合作。這些既體現了海門人勇于創新的精神,也展示了海門人開放包容的情懷。如今海門已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七度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一個個行業小巨人在科技創新大潮中快速成長,推動著海門制造海門智造加快轉型。

(五)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力度空前,宜居樂業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升。五年來海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單位能耗卻呈持續下降狀態。2015年,全市單位GDP能耗為0.462噸標準煤,低于全省的0.546噸和南通的0.505噸標準煤,經濟轉型升級成效日趨顯現。海門的項目建設已不再是撿到籃里就是菜,而是堅持污染項目和純粹靠勞動力競爭項目兩個一律不要的原則,始終將質量效益作為標準。在新產業倍受呵護的同時,原來那些拼資源拼環境容量的低端產業和落后產能黯然離場。2015年,一家年銷售60億元的傳統化纖企業悄然關門,青龍工業園關停并轉企業5家。現在的海門更加生態宜居,成為蘇中唯一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市,還蟬聯中國宜居宜業典范市

伴隨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海門經濟發展一路領跑,迎來了新的黃金發展時期,從曾經的長江末梢站在了蘇中乃至長三角發展的最前沿。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0億元、財政總收入18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4億元,分別是五年前的1.8倍、2.6倍和2.5倍,人均GDP突破10萬元,全國百強縣排名從2011年第36位提升至2015年第22位。群眾生活水平水漲船高,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分別達10.7%11.7%,基本實現江蘇省定升級版小康目標值,群眾對小康建設滿意率達到8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從160元提高到600元,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月580元和505元;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市和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實現全國文化先進市三連冠,蟬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如今海門已成為一座現代化工商名城,經濟發展水平位居蘇中第1位、全省第8位和全國百強縣第222015年躋身《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23位、中國大陸創新能力最強城市18位和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徜徉在這座花園城市里,穿行于城市鄉村之間,鱗次櫛比的城市建筑,高大壯觀的現代化廠房,自信友善的海門人,留給人們最深刻印象——海門是一座大氣又不失品位的城市,一座充滿生機又不失端莊的城市。

二、以結構性改革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

衡量經濟發展主要有兩把標尺,一把是結構、一把是總量;前者代表的是經濟質量和效率,后者反映的是經濟數量和規模。就轉型升級而言,抓住了結構性改革這個關鍵,就找準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就能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海門市始終堅持用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著力解決阻礙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推動經濟發展由重速度與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與效益轉變。

(一)以產業升級推動經濟轉型,變拼資源為比質態

產業結構性問題是經濟發展中的普遍性問題。海門堅持抓龍頭筑鏈條、強產業帶企業,大力實施以“10個產業園區、10條主導產業鏈、10個省級以上服務業集聚區、10個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10家上市企業為主要內容的“510轉型升級工程,推動產業由數量型、粗放式向質量型、內涵式轉變。

一是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邁進。制造業是海門立身之本,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圍繞建設長三角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特色基地的目標,海門2012年啟動實施了制造業生產裝備升級計劃和龍頭企業示范發展監測培育工程,著力推動電子信息、現代家紡、輕工建材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大力提升制造業的發展水平。一方面通過扶持科技小巨人企業,支撐企業裝備向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企業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推動產業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的雙攀升;另一方面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堅持建鏈、補鏈、強鏈并舉,以新的產業項目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現在機電船舶、生物醫藥、電子通訊裝備已成為海門三大主導優勢產業,2015年全市共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00億元、新興產業產值625億元,占全部主導產業比重分別達47%32.5%,五年間提高了11個和8.8個百分點,去年被評為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二是推動建筑業向智能化轉型。隨著環保要求提高和人力成本上升,建筑業變革勢在必行。如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大幕下闖出一條新路,成為建筑業從業者繞不過的一道坎。正是在這種危機意識的驅動下,海門在結構性改革上進行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業轉型之路。堅持以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推動建筑業與建材工業、建筑設計業相融合,推進建筑設計標準化、構件部品生產工業化、建造施工裝配化,不斷提升住宅產業化生產和施工能力。2015年,實現建筑安裝產值1500億元,建安綜合實力居全省縣市之首;建筑勞動生產率提高到50萬元/人,是五年前的1.7倍,成為全省第一個縣級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城市。大力支持南通三建、中南集團、龍信集團、蘇通集團等龍頭企業轉變發展模式,與高等院校聯動開展自主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五年來,海門建筑行業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7項,獲得魯班獎2項、國優工程15項。

三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中高端攀升。生產性服務業是先進制造業的粘合劑,在提升供給層次、擴大有效需求、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海門立足產業特色,推動生產制造與信息技術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以通海港區物流園、疊石橋國際物流園、海門港國際物流園等為重點的現代物流,以復旦軟件園、慧聚藥業、巴塞利亞藥業等為重點的軟件和服務外包,以長江路金融街、開發區謇公湖科教城等為重點的融資租賃三大生產性服務業。五年來,全市服務業占比提升9.3個百分點,各類金融機構達20多家,金融生態綜合評估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縣(市、區)首位。把電子商務、家紡創意等新興服務業作為發展重點,目前國際速賣通疊石橋家紡產業帶專區、南通三建筑集采等已經正式上線,名列中國電商百佳縣13位、全省第3位。著力打響江海風情、田園風光特色旅游品牌,五年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實現旅游銷售收入超過96億元。

四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提升。海門一直把打造農業升級版牢牢抓在手上,把特色+品牌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攻方向,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特的思路,引導農業朝特色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在全市實施以百畝家庭農場、千畝特色園區、萬畝高標準農田為重點的百千萬工程,高效設施農業面積五年提高13.3個百分點,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1家,形成了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現代農業建設的突出特點是跳出農業看農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田園風光休閑農業,打造沿江沿海內陸三大休閑農業觀光帶,構建四季有誘惑的生態家園、安睡在鄉村的歡樂田園。星期七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園已成為集農業科技展示、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區、優質農產品生產區和農業旅游休閑區,開園一年多已接待游客15000人,帶動本地農產品銷售100多萬元。

五是推動鎮域經濟向功能片區經濟發展。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各種發展要素的瓶頸制約,如今發展再也不能八面開花,而要更加注重集約節約、更加注重產業集聚。加大園區尤其是特色園區開發力度,以園區經濟升級帶動發展模式轉變。過去五年海門超億元的大項目80%以上集聚在特色園區。按照功能片區經濟發展理念,堅持區域資源優勢與產業發展優勢深度融合,確定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這主要包括:沿江沿海的開發區和海門港新區,發揮深水岸線資源,重點發展海工裝備為重點的臨港型產業;海門高新區、三廠工業園區以及鄉鎮工業園,依托現有重點企業,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業;臨江新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產業,推動化工園區向創新型園區轉型;海門工業園區依托家紡市場,以商業形態的轉變推動家紡產業轉型升級;中心鎮重點發展12個與園區相配套的特色產業,形成了鎮區結合、各有側重、錯位發展的經濟格局。

(二)以動力轉換推動經濟轉型,變要素驅動為創新驅動

生產投入是今天的GDP,科技創新是明天的增長點。推進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最根本的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海門緊緊抓住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個核心,把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作為兩大要務,進一步釋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強大動能,著力構建產業+平臺+資本科技創新模式,推動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資本鏈深度融合,為推進結構性改革增添新活力。

一是強化企業主體意識。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技術創新與投入的主體。海門企業從一開始就置身于市場化的競爭環境之中,企業家普遍有著強烈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市場為導向推進技術創新已內化為海門企業的一種本能。經過多年努力,海門一大批重大技術創新產品嶄露頭角,其中振康機械和中遠重工的產品被認定為“2015年度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特別是振康公司開發的工業機器人關鍵部件RV減速器首家在國內實現量產,并獲省雙創計劃創新團隊立項;當升科技公司研發生產的新型鋰電池材料使鋰電池的壽命延長一倍。這當中海門展現了與眾不同的一面,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做好政策加減法上,一方面抓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的落實,增加科技引領重大專項資金、科技計劃扶持資金和創業扶持資金等;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各類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動企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平臺建設,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到2.5%

二是強化人才引領作用。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推進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尤其是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圍繞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海門相繼推出東洲英才”“產業人才發展523行動計劃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紅利,依托中國——海門科技節開展千人計劃專家海門行”“海門在外高層次人才家鄉行等系列活動,聘用了一批招才引智大使;積極推進人才與資本深度融合和精準對接,鼓勵企業通過技術入股、合作經營等方式與專家學者、創業團隊開展科技合作,鼓勵企業通過股權、分紅、期權等激勵方式調動創新人才積極性;設立海創智庫海門服務中心,做到創業給資金、創新給資助、生活有補貼、購房有補助、地方有配套、特才有特惠、薦才給重獎,著力為科技人員成才創業營造良好環境。五年來,全市累計引進省級以上各類專家100余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6名、省雙創人才”20名,現有各類創新創業英才達21.5萬人。

三是強化科技平臺支撐。科技服務平臺是技術與經濟聯系的橋梁,也是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的催化劑。在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的背景下,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創新平臺因其具有整合創新資源、培育創新主體、提升服務能力等功能,越來越成為推進科技創新的主要抓手。海門按照擴規模強功能、優機制聚項目的思路,加快建設專業化特色化市場化的科創平臺,在政府層面統籌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文化創意、技術轉移、科技咨詢等科技公共服務,打造了一批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撐平臺;在企業層面積極推進產業技術研究分院、技術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設計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平臺建設,為創新創業搭建舞臺、拓展空間。海門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掛牌,大中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全覆蓋,還與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20多所高校院所對接,助推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提升。

四是強化行政管理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創新事關一個地區的未來。海門推廣的馬上就辦相關制度,建立的馬上就辦服務機構,就是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圍繞職能優化、效能提升,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制定并實施了審批事項、行政權力、投資審批、專項資金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5張清單,五年政府行政審批事項共減少203項,精簡率達到47.3%,有763項審批權限下放至區鎮。大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市鎮村三級開放式政務服務體系。推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組建行政審批局和不動產登記局,建立審批、監管、服務分離聯動的權力運行體系,實現了一枚公章管審批。積極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先后獲得2012年中國十大改革年度縣(市區),江蘇省政府行政服務改革成果創新獎等榮譽稱號,創造了全國知名的行政服務海門模式

(三)以城鄉統籌推動經濟轉型,變偏重規模為更重質量

城鎮化是最大的內需和最深刻的結構調整。在當前經濟社會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是地方黨委政府必須正確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海門按照江海特色現代文明的花園城市定位,堅持產業與城市同步轉型,以前瞻的理念視野做規劃,以精品的意識搞建設,以精細的要求抓管理,建成為宜居宜游宜業的現代化文明城市。

一是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海門1994年撤縣設市后,從改變環境入手開展了大規模的老城改造,主城區從擁擠狹窄的弄堂、低矮陳舊的街面、陰暗潮濕的平房、排水不暢的陰溝、四處狼藉的垃圾,一下轉變成江海平原上第一個基礎設施功能齊全、沿途街景錯落有致、城市環境優美整潔的國家衛生城市。在過去五年,海門按照全市一盤棋、城鄉一張圖的總體要求,以規劃統攬全局、以規劃引領建設,突出規劃覆蓋、規劃銜接、規劃管理三大環節,在市域范圍打造以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門高新區、三廠工業園區為中心城區,疊石橋市場新城、海門港新區海港新城、臨江新區科技新城為副城,五個中心鎮及海永鄉為衛星城的一主三副六星三大重點,主城區聚焦生態南城、樞紐北城、田園東城、經貿西城四大節點,堅定不移地走規劃科學化、產城融合化、城鄉一體化、服務民本化、環境生態化的五化融合之路。尤其是在規劃上,注重城鄉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國土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相互融合、有機銜接,充分體現了城鄉空間實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建成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宜居宜業典范市”“江蘇省園林城市

二是推動城市發展提質增效。海門中心城市建設大體上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是以大齊暢為目標做大城市總體規模,整合鎮區資源和城市布局,構建城區路網框架,城區面積由38.9平方公里拓展到54.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五年提升了6.3個百分點,城市人口突破了30萬人,年均新增2萬人,外環內網、八橫八縱路網框架基本成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第二階段主要是以美凈活為目標提高發展質量,把以人為本擺在核心位置,擴大文化、醫療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1900平方米。突出張謇文化的固態保護和精神傳承,加強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加快綜合性公園和街區綠地、小游園、道路綠化帶建設,打造城市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形成綠隨路建,有路皆綠,一路一景,一街一特色。同時配套慢行步道、文化健身等設施,推動海門交通條件、環境形象、開放程度、文化特色躍上新臺階。

三是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海門一直把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作為主抓手,在硬件建設上著力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實現農村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車、通郵、通快遞;在軟件建設上加大對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的保護力度,從自身的資源稟賦、產業特點、地緣優勢、人文特質、生態環境等客觀條件出發發展有歷史記憶和地域特色的鄉鎮,著力避免千城一面”“萬樓一式。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按照農民自愿、同步置換、權益保障、節約集約的原則,確立常樂鎮、海門工業園區和悅來鎮首批試點單位,穩步開展以農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換城鎮住房、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社會保障為主要內容的雙置換改革,盤活土地資源,激發要素優勢,耕地連續24年保持占補平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四)以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變發展壓力為倒逼機制

縣域經濟競爭比的不是一時的增長速度,而是結構升級轉型的程度,說到底是深化改革的力度。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海門開放型經濟暴露出供給與需求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為供給結構調整跟不上需求結構變化,低端供給過多,中高端供給不足。為了應對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海門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搶抓沿江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兩帶一路建設、上海自貿區建設和陸海統籌等戰略疊加機遇,在體制、政策、產業、產品四個層面同時發力,不斷增強供給對國際市場需求變動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構筑更具競爭力的對外開放新優勢。

一是打造更為便捷的營商環境。環境就是競爭力,這也是海門最大的優勢所在。海門積極推廣上海自貿區投資貿易的便利化經驗,將143項前置審批取消或改為后置,有效釋放市場活力。20157月以來,大力推進疊石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改革試點,圍繞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和行政高效化等重點,在通關便利、稅制改革、外匯結算、出入境管理、返程投資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到20166月,整個試點業務通關近12500票、出口突破16.9億美元,新的貿易通道已經成為推動疊石橋內外貿一體化的重要支撐和強力引擎。

二是打造更富效率的服務平臺。為強化強市場好政府的疊加效應,海門大力建設沿江沿海港口碼頭、疊石橋無水港、東灶港區、海產品國際貿易中心等重要節點以及口岸聯檢通關平臺,出臺了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意見、試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時還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全力構建政府、中介和企業三位一體、具有海門特色的開放型經濟綜合服務體系和政策體系。

三是打造更加完善的開放體系。加快金融教育、健康養老等新興服務業領域開放,鼓勵外資優先投向優質、特種醫療以及康復醫療等短缺領域,支持設立外資養老服務機構,允許外資以合作方式投資非經營性非分支機構的教育機構,吸引外資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總部經濟和功能性機構。不斷擴大境外生產、合作的規模和領域,鼓勵南通三建、中南建設、龍信集團、蘇通建設等有實力的建筑企業參與境外大型城市綜合體的規劃建設。2015年,全市實現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6.6億美元,實現境外中方協議投資額超過1.4億美元。

四是打造更具靈活的外貿方式。盡管當前對外貿整體呈現下降態勢,但海門卻呈現一些新亮點。重要原因在于堅定不移實施品牌興貿和以質取勝戰略,鼓勵企業擴大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同時積極鞏固傳統發展優勢,依托品質提升和精致化,將傳統產業做強做高。通過抱團參展等形式,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大型展會,鼓勵企業赴境外攬商促銷,有效開拓和滿足國際市場中的中高端需求,通過占據高端市場夯實外貿平穩發展的基礎。2015年,海門共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1.5億美元,增長10.5%,增幅在南通一路領跑。

(五)以社會事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變民生短板為惠民強項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能否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獲得更多優質的物質保障和良好的民生服務是檢驗結構性改革成效的關鍵。海門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實施重大民生工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富民增收為突破口不斷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堅持就業、創業、物業等并重推進城鄉居民共同增收,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1.57:1。具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創新農民增收渠道,開辦了政務網、農業信息網、免費電腦培訓班等為農民解決上網難題,引導農民網上營銷,實現了農經信息進村入戶,去年全市網上銷售農產品數量超過4萬噸,網上銷售額達1.2億元。二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2015年,財政投入民生支出占比達70%,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4.8個百分點。三是對城鄉低保實施一體化試點,全市城鄉差距每年縮小10%,率先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低保救助政策。四是全面實施點穴式精準扶貧,深入開展萬人幫萬戶、共走幸福路活動,推進助資、助學、助醫、助崗、助房等個性化幫扶。2015年,全市1.7萬多戶、3.2萬多名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建檔立卡對象全部脫貧,率先實現省十三五低保脫貧指標,精準扶貧經驗全省推廣。

以擴大有效供給為著力點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首創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組建12個義務教育管理集團;創新優質師資流動機制,推進公共教育資源優先向農村、經濟薄弱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實施校安工程超過61萬平方米,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差距,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初步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信息化服務為輔助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成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08家,覆蓋率達到100%;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創建中國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導管理模式研究實驗基地,拓展養老服務功能的深度和廣度,形成海門特色的養老服務。全面推行城鄉社區扁平化管理、網格化服務,建立了市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區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服務中心三級服務平臺。

三、結構性改革是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抉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經歷了兩次升級: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初探索一條經濟發展的新路,一次是90年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體制的兩個轉變,從而創造了中國經濟持續30多年高速增長的奇跡。在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背景下,海門用生動豐富的創造性實踐再次證明——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其帶給人們的啟示主要有四個方面。

啟示之一:創新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不竭動力。創新包括理念和制度的創新,也包括科學技術創新。創新不僅能夠直接轉化為生產力,而且可以放大生產要素效應,從而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我國經濟正處于動能轉換、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推進結構性調整、加強科技創新勢在必行。海門一方面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促進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和培育壯大新的發展動能相結合,形成了經濟發展的雙引擎;另一方面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大力推進管理創新和政府管理方式變革,把更多精力放在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上,充分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內在動力和活力。海門改革創新的實踐表明,無論是制度變革還是要素升級,其核心都是創新;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對于最大限度解放社會生產力、形成以創新為引領支撐的發展模式至關重要。

啟示之二:產業向中高端攀升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結構是其經濟增長的支撐,是決定其經濟增長速度與效率的基礎。海門近年來堅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工作重中之重,在四化深度融合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培育中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了農業、制造業、建筑業向產業中高端提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集群,從而帶動縣域經濟整體實力進一步躍升。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錯綜復雜,綜合起來分析主要是結構性問題,說到底就是低端供給明顯過剩、高端供給明顯不足,破解之道還是要在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上下功夫。海門的實踐表明,產業結構性問題是經濟結構性問題集中體現;抓住產業結構調整這個關節點就扭住了經濟轉型升級的牛鼻子。

啟示之三:新型城鎮化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途徑。新型城鎮化是化解經濟下行壓力與推進深層次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契合點。海門牢牢抓住新型城鎮化重大戰略機遇,圍繞現代文明花園城市目標定位,以結構性改革推動城鎮發展,以城鎮化帶動新農村建設,有效提高縣域城鎮化發展質量。城鎮化是人口和生產要素在不同行業區域分布結構優化的過程,離不開結構性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助推。在這一過程中既不能人為抑制、行政主導,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既不能單純把城鎮化作為應對經濟下行的靈丹妙藥,也不能把農民工視作激活房地產市場的接盤俠,而是要尊重市場規律,保證農民工進得來融得進、住得下過得好

啟示之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目的。海門在實踐中深刻地認識到,轉型升級最終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改善又可以為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環境與內生動力。海門把結構性改革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使轉型升級成效更好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實惠,獲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調整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逐步展開,改善民生工作正面臨許多新挑戰,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管理體制不規范、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比較突出。海門的實踐表明,推進結構性改革必須始終堅持以改善民生供給為根本導向,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參與改革中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也是我們評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如何的最終標準。

(本文是海門市經濟轉型升級系列調研報告之一)

調研組組長:沈和;調研組成員:劉希澤 江海洋  古晶 王玉婷  王自華 許剛  陳響 吳青熹 姜赟愷;執筆:沈和 劉希澤  江海洋 許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觀察》2016年第19-20期合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福利性爱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版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 | 一本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 日本中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