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農業的發展已經由吃得飽、吃得好,向著吃得營養、吃得健康的4.0版演進。在農產品“量”的問題已不成問題,“質”的問題成了社會最關注的首要問題的大格局下,在中央提出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戰略下,在農業污染已由化肥、農藥、添加劑向著土壤、水源、空氣、生物轉移的大背景下,必須重新思考農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找準出發點,做實落腳點。
就宏觀層面而言,美國農業是生產型的,為生產而生產,主要目的在于出售產品獲益。而中國農業則是生活型的,為生活而生產,主要目的在于滿足人口大國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物質匱乏時代,我國農業生產者只管生產,農產品一經問世,需求側照單全收。今天進入物質豐裕時代,農產品主要矛盾是“質”的優化,有利身體健康是消費者的首選。因此,農業必須從“只管生產”向著“為了生活”轉型升級。具有保健功能的“三微農業”應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所謂“三微農業”,即開發微量元素農業,補充不同人群所需的如硒、鋅、鈣、鐵、碘及維生素等多種微量元素;開發微生物農業,由植物、動物二物開發向第三物微生物延伸,構建綠色、有機的農業生態循環體系;開發微觀需求的農業,提供具有健康改善特殊功能和效用的小眾需求和個性化需求產品。在“三微農業”中,尤其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的農產品,對大眾健康十分有益。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達19種,其中大多數人群最缺乏的有硒、鋅、鈣、鐵、碘五種。僅以硒為例,人體每日保健需要量為100~150微克,每日適宜攝入量下限為60微克,上限為250微克。而中國人目前攝入量平均僅為40微克。我國富硒地區只有江西鄱陽湖地區、浙江寧紹及杭嘉湖平原、湖北恩施、陜西安康等極少數地區,全國缺硒地區占72%,其中29%嚴重缺硒。缺硒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嚴重者易發心臟病、癌癥等。世界衛生組織稱硒為“生命活化元素”。芬蘭是嚴重缺硒的國家,人均每天攝入量只有三十多微克,國家通過立法在動植物及食品加工中補充硒元素,使人均攝入量提高到90多微克,大大增進了國民健康水平。通過微生物的開發利用,生產出有機綠色保健的農產品,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生產出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的農產品,是適應社會消費需求,從源頭上呼應“健康中國”這一國家戰略的大計良策。所謂“健康中國”有三層含義,一是指人民健康水平和長壽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發展目標;二是指健康理念、健康服務、健康保障的生活方式;三是指把健康放在國家發展戰略的首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圍繞這三大主題做文章,當是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總體方向。
“藥食同源、藥補食療”是中醫的基本理念,而“治未病”又是中醫的先手棋。發展中醫藥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世界200多個國家中,中醫藥已走進183個國家。防止“病從口入”是人類的共同命題。從食品源頭上通過一日三餐預防和輔助治療各種疾病,在現代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的推動下,功效愈加突顯。已經零星試驗的實踐證明,它不光具有長遠效益,使“人民增壽”,消除因缺乏微量元素引發人體機能的“隱性饑餓”,導致減少壽命;更具有眼前效益,使“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一斤富含微量元素的大米,價格是普通大米的數倍,且供不應求。首倡保健農業的中科院院士趙其國認為,2020年,全球將推出80~100種具有保健功能的農產品,到2030年,這種產品產值將占農業總產值的10%,2050年將達到50%以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以首先滿足自身需求為目標的農業,必須以呼應“健康中國”為己任,把綠色、保健放在首位。國家應組織有關部門協同建立微生物農業和功能農業開發工程中心,選擇一批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實驗示范基地。同時強化輿論宣傳。胃腸缺乏食物稱為“顯性饑餓”,人體缺乏微量元素叫“隱性饑餓”,長期處于“隱性饑餓”狀態,則會嚴重影響健康,減少壽命。全球目前“隱性饑餓”患者人群比例高達1/3,中國尤甚。鑒于社會對微生物農業和功能農業缺乏認知的現實,應組織各級各類媒體廣泛深入地宣傳其價值、意義、作用,提高社會的認知度、接受度和消費欲。
幸福觀是人們對幸福的基本看法。先秦時代的《尚書》就提出“壽”“富”“康寧”的幸福觀,后來發展成寓意吉祥的“福祿壽喜財”五福觀。歷史在嬗變,新時代的幸福觀內涵更豐富,但身體健康應是這個物質豐裕時代人們的首選。而身體健康的首要保障就是吃得健康。曾幾何時,外國人諷刺中國人說,中國人死了,拍扁了掛在墻上就是一張完整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吃的、喝的、呼吸的什么元素都有。雖為戲言,當是警鐘!
吃出健康來,是農業義不容辭的職責!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