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完善農業政策 推進結構改革
糧食安全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必須讓人吃飽;二是提供高質量的有營養的對人體健康無害的食物。從能不能滿足人們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糧食的數量大體是足夠的,而且還有增長的潛力。目前中國糧食安全并不存在重大的數量缺口,更重要的問題是農業產業安全,比如能產出來卻賣不出去,農業就有可能會衰落。中國糧食安全問題還關系到幾億中國農民的就業和生計安全問題。
中國糧食安全現狀及問題
目前中國糧食產量、進口和庫存都在增加,造成這種不正常現象的原因,一是生產的糧食品種結構和市場需求的糧食品種結構之間存在非常大的不適應,二是中國糧食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相比缺乏競爭力。
近年來,中國小麥、大米、玉米等谷物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市場,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中國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沒有管控好要素價格。一方面GDP快速增長,但另一方面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價格都在快速提高,導致農業生產成本也在提高。第二,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后,各國政府基本上都采取了刺激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但這樣的措施并沒有相應地帶來經濟的快速復蘇,反而出現需求下降。2012年底以來,全球各類大宗商品價格都迅速下降,其中就包括糧食價格。2015年底至2016年初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與2012年底相比,以美元計價的小麥和大米的價格約下降1/3,大豆價格下降40%,玉米價格下降45%。一方面國內的糧價快速上漲,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糧價大幅下降,于是造成前一段時期中國小麥、大米、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平均比國際市場高出30%-50%。第三,能源價格下降使得糧食貿易中的海運成本明顯下降。第四,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市場糧食折合成人民幣后價格下降。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中國糧食突然之間失去了價格競爭力。
中國農業政策面臨的挑戰
目前中國農業政策面臨的挑戰并不在于能不能更多地增加生產,而在于生產出來的產品能不能適應市場需要、能不能在國際上有競爭力,這是中國農業和糧食安全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因此,迫切需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未來全球競爭格局下,保障中國的農業和糧食安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二要加快農業體制創新。從農業科技創新角度看,盡管中國農業有很大發展,但從單位面積產量、單位面積使用的投入品數量來看,和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大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20世紀以前中國曾經是世界上大豆產量最高、出口最多的國家,但目前中國大豆產量在世界上排第四位,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2015年中國進口大豆約8200萬噸,占到全球大豆貿易量的64%。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對大豆的科研投入不夠,因此中國大豆單位面積的平均產量正在與世界平均水平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
20世紀80年代,我下鄉到黑龍江農場種地,種過大豆、小麥、玉米,回顧這將近半個世紀來的變化,我感觸很深。當時小麥畝產僅300斤,如今畝產800斤、1000斤不足為奇。那時候玉米每畝地只有350斤的產量,如今可以達到1200斤甚至1500斤。但唯獨大豆,當時畝產達到210斤到220斤,如今還達不到250斤。和其他糧食品種相比,中國農業科研部門對大豆的研發投入是不夠的。對于農民來說,沒有一個好的品種,就導致經濟效益下降。很簡單的道理:東北農民種大豆,國家制定的目標價格是每斤2.4元,如果畝產250斤,種1畝大豆的毛收入就是600元。而玉米畝產1200斤,2014年國家在東北實行的玉米收儲價是每斤1元,種1畝玉米的收入可以達到1200元,相當于大豆毛收入的兩倍。所以,農民不愿意種大豆,愿意種玉米。于是,大豆越種越少,不得不更多地依靠進口,而玉米越種越多,甚至多到賣不出去的地步。
這背后的問題看起來是市場問題、價格問題,核心還是科技問題。中國要想提高農業競爭力,不推動農業科技進步是沒有出路的,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各國之間應該更多地加強農業技術領域的交流合作。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包括促使市場在價格形成機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推進科技進步、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等方面。
農業國際合作不能僅僅停留在農產品貿易上,還應該進一步開展技術合作和投資合作等,這可以使全球農業效益得到更大提高。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中國經濟報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