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流通的發達,就沒有農村電商的發展;沒有高效的流通,農村電商也難以做強。農村電商的一大特點是,所處的農村地區幅員廣闊、群眾居住分散、基礎設施薄弱,一般電商物流在農村根本無法實施,致使物流成為農村電商的最大瓶頸之一。如果不打通這“最后一公里”,工業品無法下行,農產品也難以上行,農村電商發展就步履蹣跚。從實踐看,破解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需要“草船借箭”“梯次轉運”。
所謂“草船借箭”就是要善于利用農村現有物流體系,否則新建或單建農村電商物流體系將是難以承受的成本。哪里“借箭”?首先是借郵政的“箭”,無論掙錢不掙錢,郵政都會通到村,偏遠山區的物流基礎保障就在郵政。其次是借鄉村運輸班車的“箭”,搭“順風車”;三是一些地方還可以借依然運營的農村商業體系、供銷體系的“箭”;四是借縣域內大量存在的私人運輸隊伍的“箭”。充分利用這些現有資源,可以大幅降低現有物流成本,并節約社會資源。
所謂“梯次轉運”就是要通過分級轉運,逐級送到農民手中。不要幻想著農村電商可以從縣城直接把東西送到村民手里,這是任何一個快遞公司都不愿意干的事情。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核算,成本讓快遞公司沒法接受,有的山區縣一個偏遠村鎮送一單快遞,可能需要跑上百公里,快遞員也受不了。必須在縣城建立一個大型的分撥中心,等所有快遞匯聚到這里之后,進行快遞包裹的掃描轉碼,然后電腦重新打碼,插上各個鄉鎮的牌子,分揀到各個鄉鎮,然后再根據路線,幾個鄉鎮拼成一個郵路,分送下去,這樣才可以降低成本。有的縣是平原,快遞車可以直接到村服務點;有的是山區,可能還需要在鄉鎮再周轉一次;最終再由村上的服務點將包裹送達農民手中。
目前各家快遞公司自成體系,好像千條線、萬條錢垂直下沿,但到了農村就得一根針穿起來,匯聚以后才有規模經濟,降低成本。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需要盡快培育發展第四方物流,全面承接各大第三方物流送到縣城的東西,專門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再把“最初一公里”的東西拉回來,實現聚沙成塔,節本增效。根據一些縣的實踐,這樣的第四方物流是可以贏利的,而且越往后,“錢”景越好。當然,啟動之初,要動員縣域內的物流企業做專業的第四方物流,還是需要一些思想動員和啟發的,也是需要政府給一些補貼的,但很快就能自己上路。
總之,化解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需要大智慧,需要接地氣,需要開放、協同、融合的互聯網精神,只有如此,大家才能在共享資源的基礎上大幅降低成本,走出困境。
(二〇一七年四月六日中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