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會上表示,中國今年糧食供求缺口在2000-2500萬噸,需求是大于供給的。下一步農村改革中,很重要的是通過供給側的改革,引導農民優化農業的生產結構,對有需求的產品要增加產量,對沒需求的產品要逐步調減。
【文字實錄】
【中央電視臺記者】:請問陳主任,在去年秋糧收購特別是玉米收購的時候引起了廣大的社會關注,請問當前我們國家糧食的供求形勢究竟是什么樣的?有沒有具體的數字說明?此外,您剛剛第一個問題時提到,接下來我們會形成更加合理的玉米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機制,主糧方面和其他糧食方面是否有同樣的改變?怎么樣確定這是否是個合理的機制呢?
【陳錫文】:主糧主要是三大谷物——小麥、大米和玉米。小麥和大米是人們的口糧,這兩個品種,中央已經多次在不同的文件中提到過,要堅持和完善踐行的體制,所以這兩個品種就目前來說,一個是按照最低價收購的政策不會改變,但是要進一步完善,也說明它有改進的地方。就像您剛才講到的,這次對糧食問題在價格形成機制、補貼政策以及收儲制度改革方面,最突出的是針對玉米,因為當前玉米的供求關系矛盾比較大。
你剛才問到總的供求是什么情況,我可以在這里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去年糧食產量是12400多億斤,前年的糧食產量是12150億斤。這個產量雖然是連續多年一直在增產,但是它和國內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是有缺口的。我們根據各方面情況的基本判斷,現在從數量來講,大概國內的供求缺口在400到500億斤,也就是兩千萬噸到兩千五百萬噸,需求是大于供給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去講,盡管我們年年豐收,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還存在供求的缺口,也就是說還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進口一部分糧食。這是一個基本概念。
第二個問題,數量是一個方面,但是品種結構又是一個方面。比如說我們現在進口糧食,我剛才講到,我們實際的缺口就是2000-2500萬噸,但是去年我們進口的糧食包括大豆,實際進口超過了1.2億噸,為什么進口量會比實際缺口大呢?我剛才講到了兩個原因,一品種結構。比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植物油的消耗、對畜產品的消耗越來越大,在加工食用植物油和提供給畜牧業的飼料方面,大豆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物。因此,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對大豆的需求增長是非常快的。但是由于在中國大豆屬于低產作物,而且它的經濟收益也不太高,所以農民不大愿意種大豆,這邊大豆的需求不斷增長,但是供給這些年是不斷下降,去年大豆總產量大概不到1200萬噸,需求量遠遠超過了這個水平。去年進口的大豆超過了8000萬噸,就是1600億斤。你可以想象,缺口只有4、5百億斤,但是光是一個大豆的進口就1600億斤,說明我們的缺口里面只考慮數量是不行的,1600億斤大豆的進口,實際上就意味著滿足大豆需求之外,還有大豆以外的其他有些產品實際上供給的數量是沒有需求的,因為大豆頂掉了一千多億斤。所以下一步農村改革中,很重要的是通過供給側的改革,引導農民優化農業的生產結構,對有需求的產品要增加產量,對沒需求的產品要逐步調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網財經2016-01-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