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1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概念:“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緊接著在接下來的9天內被國家高層提到四次,一躍榮升為中國經濟名詞新寵兒。
如此火熱的詞究竟是什么意思?為何在短時間內就成為全國經濟名詞的“新寵兒”?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如何與實際情況融會貫通,為我所用,最終實現它本應有的價值呢?
供給側改革,即對目前我國各產業發展中出現的產能過剩、資源浪費、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不高、附加值偏低等方面的一項綜合性改革。此項改革以問題為導向,以我國經濟社會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供給側改革從宏觀上看是適應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到進入新常態的中高速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供給側改革將對中國經濟的行穩致遠發揮巨大作用。從微觀上來看,供給側改革是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一劑良藥,是對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一次“看病、拿脈、開藥方”式的改革,是各項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新方向。
縱觀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經濟始終以較高的速度不斷發展,經濟總量不斷的做大,并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傲立于全球經濟大國的行列。但我們同時又不得不面對如下的尷尬局面:在農業上,我國連續12年的糧食大豐收卻不能徹底的解決農民賣糧難、增收難的問題;在工業和制造業上,頂著 “世界工廠”的名聲,卻又難以從“中國制造”上升為“中國創造”,一邊是國內產品多的賣不出去,另一邊卻是國人爭先搶購“洋貨”。這一幕幕尷尬局面所帶來的結果,一是企業難以生存,更不用說發展了;二是整個國家經濟難以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一切值得我們深思!恰在這關鍵時刻,黨中央高屋建瓴,看到了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軟肋。將上述問題用改革的方式解決,叫人欣慰、叫人鼓舞。
全面做好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學會并善于利用供給側改革的思維,踏實做好改革的各個環節。既要做好供給側的結構優化改革,又要做強供給側的質量改革;既要在規模上見成績,又要在成績上見效益。改革中要善于利用政策和宏觀調控手段引導企業在內部動力和外部壓力下多轉型、轉好型。引導企業向科技、自主、專利上下功夫,并切實為創新性企業和個體提供良好的環境。
我國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作為“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經濟體制改革到了非改不可,晚改不如早改的重要時刻。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新時期,要實現經濟的轉型,實現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的良好發展,就必須做好供給側改革,最終將改革轉化為紅利。這既需要全面謀劃做好改革的各方面,更需要改革者有一顆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實事求是、迎難而上的“真改革心”。唯有如此,供給側改革才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才能為我國經濟的再次騰飛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四川省平武縣龍安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