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5月16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分別研究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工作。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要樹立必勝信念,堅定不移把這項工作向前推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勤勞致富、艱苦奮斗精神,激勵人們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不斷提高生活水平。(新華社5月16日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得簡單點就是去掉落后產能,讓那些資源消耗多,環境危害大,經濟效益差的產業退出市場,轉而提升技術,讓更有利于環境、更節約資源,更有經濟附加值的產業持續壯大,這對我國的國民經濟改革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德陽經濟的主要效益還是來自“三大廠”,多年來沒有很大改變,反倒是與之配套的小型機加廠越來越多,各個企業從外地引進的人才也以電氣化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主,這樣讓德陽的經濟結構顯得比較單一,一旦市場出現供大于需的情況時,極有可能影響德陽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2013年以后,我國做出節能減排的承諾,對我市火電產業產生不利影響。再考慮到環境影響,建設周期等問題,水電產業也出現了訂單少的情況。這些接踵而至的市場信號要求聰慧的德陽人民必須響應國家號召,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對此,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打造城市名片
德陽給外界遞出的名片是重工業城市,我認為應該適時作出調整,讓外界知道德陽正打造一個多元的產業結構,涵蓋多個行業,吸引外資和人才前來德陽安家落戶。目前“三大廠”和二重廠所占城市地域比較大,考慮是否將其瘦身,留下先進和有競爭力的人才和設備,引導剩余的人才進入新企業。就拿我工作的旌陽區和新鎮來說,最近幾年,和新鎮努力打造旅游產業,延伸和擴寬環繞各村的水泥路面,使游客既能徒步旅行,也能騎山地車或者開車游覽。環線上有特色的農家樂,促進了農民的增收。另外,我鎮利用優良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芳香產業,引進博創公司,生產以薰衣草為主的芳香產品。除此之外,我鎮還利用良好的水資源,引進藍劍公司生產礦泉水,這些都是吸引資金、技術、人才實現收入增長的可持續發展。
二、因地制宜,發展本土產業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愛達樂,最可惜的品牌就是德陽醬油。企業的發展以人的創造為動力,利用好本地資源,大力發展本土企業是非常好的一條發展途徑。德陽不僅是個重工業城市,也是一個農業城市。中江縣占德陽幅員最廣,人口也最多,主要以農業為主,如果我市能夠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就地取材、用人,不僅能夠降低食品、蔬果的價格,還能提高就業率,真正做到降成本、補短板的作用。
三、提供金融和政策支持
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人才是骨架,物材是皮肉,而金融則是血液,政策是思想。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決定了我們的企業是否能轉型升級?是否能可持續發展?我認為政府應該給予更多的金融和政策的支持,幫助有創業精神的人實現理想,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單位:四川省德陽市和新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