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資監管,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提到農業“供給側改革”,并進一步指出, “農業供給側改革不是聚焦數量問題,主要是結構和效益問題”。指明了今年和“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具體思路。
近些年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總體看來,問題不少。土壤、水等生態資源環境承載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農業面源污染嚴重,阻礙農業可持續發展,部分農產品供給出現結構性失衡,農產品質量安全堪憂,不能適應廣大民眾對健康食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農產品競爭力不斷減弱,農業內外部壓力增大,迫切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就是從生產端的供給入手,對癥下藥,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效率,促進經濟發展。農業供給側改革是農業轉型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的主動選擇,更是適應和引領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將極大促進農業的提質增效和競爭力的增強,對于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改革的目標就是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滿足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和品質優良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簡單說,就是使農業生產更加符合市場,更加適應消費,更加提高效益和競爭力;使生產和消費兩端,以及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消費者兩方面都能夠得到好處。改革就是進行創新,淘汰落后的生產模式,從農業生產的各個要素改起,為廣大民眾提供放心、安全、健康的農產品。農資是很重要的農業生產要素,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綠色發展,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關系重大。加強農資監管是農業供給側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1、農資行業面臨挑戰與壓力。
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創新能力,提高投資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功能,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努力實現‘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由于農產品供給出現了問題,消費不好的供給過盛,消費需要的又供給不足。因此,農業供給側必須改革,要實現適銷對路和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平衡,勢必對農資行業帶來較大的壓力,也必將為農資企業迎來創新機遇與挑戰。另外,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有效實施,對農資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必須提高農資產品的質量,生產新型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資產品。農作物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將大量減少低端農資產品,諸如高效復合肥、高效低毒農藥等安全經濟的生態環境友好型的農資產品將大受歡迎,且需求量會大幅增加。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農資企業必須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加速開發高技術產品。還要積極拓展業務,延伸農資服務市場,提高農化服務水平,引導農民科學施肥用藥,運用“產品+服務”的生產經營模式,贏得發展空間。
1.1平衡農業生產要素投入結構是關鍵。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受到農產品價格“天花板”下壓和生產成本“地板”抬高的雙重制約,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生產成本過高、資源錯配及透支利用等問題突出,國內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持續倒掛,使得國內農業生產能力弱化,生產成本高企,農產品的競爭力低下。農業生產要素投入結構失衡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大量化肥、農藥、獸藥、添加劑和化學生長調節劑等不合理使用甚至濫(亂)用,帶來成本和生態雙重壓力,并危及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幾十年來,我國農業生產要素綜合配置效率總體呈下降趨勢,重新配置受阻。農業增產只能拼資源、拼消耗,耕地經營粗放,撂荒現象不斷加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等不升反降。因此,迫切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統防統治,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的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業支持政策也要向規模經營主體傾斜,適度規模經營可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并在結構性改革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還要大力加強農民合作社的建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建設,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為供給側改革夯實基礎。一要放棄“高投入、高產出”的掠奪經營習慣性做法,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依靠物質資本、勞動力等大量投入與擴張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努力提高生產要素質量和優化生產要素組合。二要緊緊抓住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牛鼻子”,圍繞市場需求進行農業生產,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有效供給,增加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化解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形成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可持續的符合廣大民眾消費需要的農產品供給體系。三要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破解農業發展難題。
農業投入品,尤其是化肥農藥這些特殊和重要的農業生產要素的產品結構和效率問題相當突出,過去農產品數量嚴重不足,在相當長時間里,過多地依賴于大量化學品的投入來增加產量,造成食品安全風險猛增。目前我國化肥、農藥的生產量和使用量都是全球第一,而化肥、農藥的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15%-20%,既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又污染危害了生態環境,不利農業可持續發展,使得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競爭力不高。因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區域示范工程” 。農資的減量控害和提高利用率勢在必行。在國家和民眾越來越多地關注食品安全的新常態下,農業生產必須尋找新的環境友好型的農業投入品替補毒負作用較大的化學投入品。如生物農藥已成為替代化學農藥的一個很有前景的選擇,尤其是谷物、油料、水果、蔬菜等食物源農作物的生產是生物農藥的重要市場。有機肥的廣泛使用也是替補化肥的好辦法,且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生態環境的修復。
1.2修復農業生態環境形勢緊迫。
我國農業開發強度過大,利用方式粗放,農業發展過程中付出了資源環境代價。大水滿灌、超量施用化肥、過度使用農藥等不合理的高耗費低效率農業生產增長方式使得環境壓力巨大,加上林地、草地、濕地被過度開墾,出現耕地質量下降、地下水超采、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等問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接近極限。改變農業經營粗放局面和農業不斷退化的狀況,必須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治理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生產必須加大力度控水控肥,對農藥等有毒特殊農資必須減量降害;還要采用休耕、輪作、種植結構調整等措施修復農業生態環境。對此,2016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綠色發展本是農業的天然功能,但目前很多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與綠色發展相悖,需要及時糾正”。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確立發展綠色農業就是保護生態的觀念,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使農產品供給更加有利于資源優勢發揮、生態環境保護,更好地滿足農業轉型發展的需要,努力實現有效率有效益和供給可持續的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修復農業生態環境,必須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日益成為我國地下水硝酸鹽污染的主要來源,已經嚴重地威脅了人類生產、生活用水的安全,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環境難題和實現水質控制目標的難點和關鍵。為了解決長期農產品數量嚴重短缺狀況,致使農業生產中過量施用農藥、化肥、農膜,加重了農業面源污染。由于“面廣點多、源頭分散、不易監測、難以量化”等特點,使得農業面源污染長期被忽視,已成為污染防治難點。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324.09萬噸,占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43.7%。農業總氮、總磷排放量分別為270.46萬噸和28.47萬噸,分別占排放總量的57.2%和67.4%。
雖然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程度已十分嚴重,但各主要驅動因素仍然有增無減,對水體富營養化的影響在進一步加劇,農業發展引起的水污染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挑戰之一。一是來自農藥生產和使用的污染。我國農藥產能嚴重過剩,農藥生產企業2500個左右,農藥登記的有效成份650多種,產品近3.5萬個,農藥年貨物量在360萬噸以上,國內使用量100萬噸左右,出口量在160萬噸以上,農藥的生產使用和出口均居全球第一。由于農藥生產企業的技術含量與境外先進企業比差距太大,農藥產品質量和生產過程中的環保措施都差;加上我國農業生產絕大部分是家庭小規模經營,農民科技種田素質不高,不能按照操作規程安全合理使用農藥,農藥的利用率不足1/3,有70%的農藥散落在環境中,更有甚者,濫(亂)用農藥。因此,農藥的生產使用均加大了農業面源污染。二是來自化肥的污染。我國化肥產能早已超過億噸,嚴重過剩,化肥年產量7000多萬噸,總使用量4500萬噸左右,均居世界首位。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我國化肥的使用量增長了100多倍,單位耕地面積上的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化肥安全使用量。施肥的方式方法落后,化肥有效利用率也很低。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平均氮肥利用率35%,磷肥利用率不到20%,鉀肥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遠遠低于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化肥使用浪費和流失相當嚴重,使土壤中氮、磷養分富集,致水體富營養化,使農產品和飲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影響農產品質量,危害人體健康,并造成土壤鹽漬化。三是來自農用化學薄膜的污染。地膜種植技術的大面積長時期推廣,使農田“白色污染”日趨嚴重,也成為土壤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國農膜年用量高達50萬噸,有近半農膜殘留在土壤中,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和不規范的使用大量化學農業投入品,使水環境、土壤環境、大氣環境等都遭到不同程度地污染,也是造成農產品質量不安全的主要根源。我國也是重金屬污染土壤較嚴重的國家,有的省份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達13%,其中受污染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20%之多。盡管近些年來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受高治理成本與技術推廣難等方面因素影響,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沒有得到控制。特別是隨著國內外整體經濟形勢變化,農業面臨內外部巨大壓力,迫切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1.3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任重道遠。
隨著農藥化肥等農業化學投入品從西方的全面引進,近幾十年來,農用化學物質的大量投入,我國的農產品總量也大幅增長,數量自給略有寬余。但大量過量使用,甚至濫(亂)用農藥、化肥、地膜、飼料添加劑、獸藥、各生長調節激素,使得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食品安全風險不斷加大且更加隱蔽。我國化肥農藥等用量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利用率又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對龐大的分散的小規模的農產品生產者和巨大的農產品數量,普通民眾不可能憑感官覺察食品中隱藏的安全問題,只有專業技術人員依靠儀器設備才能檢測出人類的感知器官根本無法感知到的風險因素。加上薄弱的政府監管和不完善的法律機制,都難以防范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國的農產品供給側,存在著安全性高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供給嚴重不足,而常規農產品又略有過剩的狀況。化解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也只能進行農產品的供給側改革和治理,引導和促進農產品的供給主體供給不含有毒有害成分的農產品,主動提供安全的農產品。調整農產品結構,提升有機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比重。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著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廣大消費者對農產品供給的信任度,適應人們消費升級的需要。外向型農業企業的農產品主要供出口,比重很小,是我國的高質量安全的農產品供給側,可擴大產能,以滿足內需。
2.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農資監管策略
突破當前農業發展瓶頸,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必須始終堅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加大農資監管力度。首先要完善農資監管法律法規體系。使農資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建立農資監管和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政策扶持體系。再次是增強農業生產者的環保意識,加大公眾參與力度。鼓勵農業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探索富有靈活性、針對性的獎勵性經濟措施。加大基層農業機構公益性的培訓與推廣服務力度,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和廣大農業生產者參與的科學施肥用藥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等技術方面的培訓。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
2.1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動搖。
綠色發展是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內容。保護生態環境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提,農業綠色發展,才能保障農產品供給的可持續和保證農民收入的不斷增長。有效建設綠水青山,用科學有效和節約集約的農業投入,優化農業技術和管理,生產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才能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保護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要大力減少農業的面源污染,降低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資源成本,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留住青山綠水,才能實現改善生產環境和修復生態環境的目標。開展循環農業建設,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和農藥、化肥、地膜等農資的使用效率,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減少化肥使用量,深入開展農藥減量控害行動,促進農業資源永續利用和生產生態協調發展,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生態農業建設,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建立耕地輪作制度,實現用地和養地相結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保護和高效利用農業資源,推動農業綠色發展,補農業生態環境之短。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我國食品安全生產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探索中國特色的農業綠色發展路徑和模式。二要完善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和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三要開拓綠色創新發展思路,建立農業面源污染減排與防治的有效機制,促進農業發展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循環農業發展道路。到2020年控制住農業用水浪費和總量過大的現象;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有效遏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劇的趨勢,實現國家提出的“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
2.2推進特殊農資減量控害行動不松懈。
農藥化肥等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特殊農業生產資料。這些特殊農資的使用,是保障農產品供給數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關系到糧食生產安全。不使用這些農資,農產品數量就不可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過量施用又會造成面源污染,影響生態環境。因此,要大力推廣科學施肥用藥,減少農藥化肥面源污染,做到 “綠水青山”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堅持減量與增效并重,在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的同時,大力提高農藥化肥的利用效率。整體推進農藥化肥減量控害的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開展,全面實施綠色植保、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高毒農藥替代,以及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測土配方施肥、保護與提升耕地質量等項目,將過量施用的農藥化肥減下來。做到減量控害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降低農業成本提質增效。
堅持問題導向,確保減量控害行動取得實效。當前農藥化肥在產品結構、生產使用、經營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十分突出,施肥施藥機械也很落后。一要徹底改變我國農藥、化肥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不高的問題。大量削減低質同質化嚴重及高毒高污染高風險的化學農藥產品,大力減少過量施用的化學肥料,以新型高效環保的有機肥料和高效低風險的環境友好型農藥替代。二要加快用藥施肥方式的轉變。堅持綠色植保,科學植保,構建病蟲監測預警體系,因地制宜推進統防統治,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養分揮發和流失,提高肥料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推廣滴灌施肥、噴灌施肥等水肥一體化技術和化肥機械深施、機械追肥、種肥同播等技術。三要腳踏實地,努力落實各項措施實現各項目標。大力提高科學施肥用藥技術覆蓋率,增強耕地基礎地力,注重開發利用豐富的有機肥資源,采取多種形式推進畜禽糞便和秸稈還田利用,在適宜地區恢復發展綠肥,減輕面源污染,提高耕地地力,提高作物產出能力和抗逆性,促進化肥和農藥投入量的減少。
尤其是我國農藥市場,不該生產的農藥產品生產太多,相同有效成分的同質化產品出現了日益激烈的白熱化競爭,多數產品產能剛性過剩;農業生產需要的農藥產品又供給不足,有些小宗作物用藥一藥難求,甚至無藥可用,少數地方出現亂(濫)用藥。對農藥行業而言,產品研發和創新是供給側改革的關鍵,要將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這一目標真正落地,農藥企業的作用不可或缺。企業必須淘汰落后產能,加速開發高技術產品,提高產品品質和質量,生產新型高效低風險農藥等。農資經銷商也必須向服務商轉變,通過技術培訓、試驗示范、現場指導等形式的服務,從植保服務中有效拓展市場空間,針對目前農民打藥效率低、防效差、人難找等難題,從賣農藥到農民手里轉變為把農藥噴施到農民田里,著實解決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2.3加大科技推廣力度不降低。
農業供給側改革是否取得成效,與科技推廣應用力度息息相關。優化創新環境,推進機制體制創新。一要要強化農業科技基礎條件和裝備保障能力建設,提升農業結構調整的科技水平,加大農業科技開發創新力度。通過農業科技創新和優化科技體制機制建設,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基礎實力、創新能力和轉化效力。二要積極開展現代農業示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設施的引進和示范推廣,大幅提高農業供給效率。三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現農業集約經營增長方式。培訓新型農民,引導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具有經營管理知識的人才、大中專畢業生、農民技術員領辦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徹底改變目前農業生產者科技種田素質低和自我發展能力弱的被動狀態。提高供給者自身素質,必須加快培育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扶持肥料統配統施和植保統防統治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還要注重電子商務和物聯網的發展對加強農資監管,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作用。
作者單位:農業部農藥檢定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科技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