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對深化農村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徽省農委始終把農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經營制度改革等關鍵領域改革,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安徽是全國首批3個整省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省之一,從2014年開始,分三個批次有序推進,去年底基本完成整省推進試點任務,比中央要求提前1年。在組織領導上,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省委負責同志任組長,市、縣、鄉均成立了相應組織機構。縣鄉黨委或政府“一把手”親自指揮,行政村“兩委”全員參與。在實施步驟上,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分三批開展整縣推進試點;在工作推動上,組織開展攻堅年活動,出臺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印發了試點工作操作方案,制定了確權技術標準和確權確股不確地等具體規定,并逐級開展大規模培訓;在責任落實上,建立省市縣鄉四級工作定期調度、督查制度,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雙月包市督查,省農委處級干部每月包縣督查,縣鄉領導干部劃片包干到鄉村,推動工作落實。截至目前,全省完成確權面積8057.1萬畝,占應確權面積的95.9%;頒證農戶1215.9萬戶,占應確權農戶總數的98.1%,初步建立“以圖管地”的信息化數據庫。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三權分置”是繼家庭承包經營后農村土地制度的又一重大創新。安徽以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主線,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著力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一是開展確權成果質量提升行動。省級檢查驗收后,針對確權工作存在的問題,在全省部署開展“回頭看”督查活動,對照各地問題整改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切實完善提高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確保確權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抓實縣級數據庫建設,確保各地入庫數據完整、符合國家要求,同步做好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的糾錯工作。二是積極探索確權登記頒證成果運用。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不斷探索“三權分置”的有效實現形式,在土地經營權流轉、入股、抵押貸款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16年底,全省10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抵押貸款余額36483.5萬元。三是研究制定“三權分置”實施意見。從安徽實際出發,制定《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目前已以省兩辦名義印發。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一是抓好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省農委從2013年開始,在黃山、安慶、馬鞍山等地選擇若干鄉村開展這項改革試點工作。2016年,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試點范圍擴大到全省,確定在16個市、71個縣選擇80個村實施股改試點工作。改革的重點是明晰集體產權歸屬,將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和運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去年以來,出臺了試點指導意見,建立了股改工作臺賬,完善了督查考核機制,不斷壓實責任,強化工作調度,確保了改革試點任務年底如期完成。80個試點村共量化集體資產9.41億元,22.15萬名社員成為個人股東,有39055名股東成員獲得1422.1萬元分紅,人均分紅364.1元。二是抓好天長市國家級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天長市是安徽省唯一一個國家級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縣(市、區),改革的方向是探索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的有效實現形式,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占有、收益、有償退出以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等六項權能。一年來,省農委不斷強化對試點工作的指導幫扶,完善試點內容,規范操作程序,保障試點有序推進。目前,天長市151個村(社區)全部完成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42.63萬人成為股東。三是制定政策文件。按照農業部部署,今年以來,省農委認真謀劃在全省范圍內進一步擴大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范圍。目前,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已報省政府。
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成效初顯。一是抓試點示范。去年,在省內外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首批選擇11個縣(區)的13個村開展試點。省農委作為牽頭單位,精心組織,全力推進,建立了省有關單位包村聯系制度,簽訂了“三變”改革試點任務書,形成省市縣協調聯動的工作推進機制,試點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16年底,入股農戶實現收益分紅344.6萬元,其中保底收益戶均2533元,分紅收益戶均358.4元。入股村集體實現收益分紅725萬元,其中保底收益村均38.5萬元,分紅收益村均17.2萬元。二是擴大試點范圍。對首批13個村的試點工作進行評估總結,編發典型案例,繪制流程圖,制定操作指南。研究確定12個縣(市、區)開展整縣推進試點工作,鼓勵引導其他市縣自行組織試點。三是制定指導意見。在總結前期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推進改革的主要內容、方法步驟、重點環節和扶持政策等。
農業經營制度改革持續向好。通過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探索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等,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全國率先出臺培育家庭農場和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意見,大力培育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推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甲級隊”。截至去年年底,全省農民合作社發展到77105個、家庭農場54456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429家、省級龍頭企業“甲級隊”133家、聯合體1000多家。同時還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立了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培育制度,2016年共培訓職業農民50108人。二是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以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去年以來先后開展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111”創建活動、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等工作,力爭通過試點,在秧苗統育統供、病蟲害統防統治、化肥統配統施、土地托管等方面培育典型,為推進安徽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積累經驗。目前,安徽省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已經發展到2.5萬個,為安徽省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三是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建成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托管服務等多種方式,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耕地流轉面積達3287.8萬畝,比2014年增加746.1萬畝;全省50畝以上規模經營面積達1512萬畝;土地入股面積達到97萬畝。
當前,農村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舉措全面實施,改革涉及的利益關系更加復雜、目標更加多元、影響因素更加多樣、任務更加艱巨。下一步,安徽省將堅持問題導向,按照既定部署,采取積極措施,扎實推進改革,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深入開展土地確權成果質量“回頭看”活動。以問題清單為線索,開展深度排查、聯動整改,加強跟蹤督查調度,為確權成果運用奠定堅實基礎。加快推進縣級數據庫建設,盡快建立國家、省、市、縣、鄉互聯互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化管理體系。繼續拓展確權成果在土地流轉、農業補貼、抵押貸款、農業保險和“三變”改革等方面的應用。
全面部署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部清產核資方案下發和安徽省實施意見出臺后,及時召開全省會議,全面部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當前,重點是研究制定清產核資實施方案,全面開展清產核資工作,力爭兩年內完成。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有經營性資產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
著力抓好“三變”改革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召開“三變”改革現場推進會,總結交流首批試點經驗,部署啟動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指導12個試點縣(市、區)制定實施方案,重點做好清產核資、產業項目選擇、承接主體引入、股份合作、風險防控等方面工作。
作者系安徽省農委黨組書記、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