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全局的高度,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戰略,指出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這些論述為新常態下農業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
我國農業發展進入關鍵性戰略調整期
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取得歷史性突破,連續十二年增產,連續登上兩個千億斤新臺階。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生活水平明顯改善,農村扶貧事業加快發展。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新農村建設取得巨大成就,農村面貌顯著改善。農村改革不斷深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初步形成。
我國農業發展面臨新挑戰、呈現新機遇。在機遇方面,一是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消費升級引發的優質高效農業表現出較強的生命力。有專家指出,除糧棉油糖四類主要農產品以外的農業生產用地占播種面積20%,其產值達到農業總產值的80%。一些高效農業經濟帶,如陜西的蘋果、贛南的臍橙等均成為當地農民增收就業的重要渠道。二是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03年的2.63萬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9.37萬億元,年均增長18.1%,高于同期GDP增長速度(14.3%)。2003-2015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例由41.9%增長到69%。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放緩的情況下,農產品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四年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16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5700億元,從業人員845萬人,帶動672萬戶農民受益。三是農業生產由生產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由注重數量向更加注重質量轉變。安全、綠色農產品更加受到市場青睞,優質化、品牌化農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在挑戰方面,一是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現在大宗產品由于國際競爭力弱以及為保護農民利益而實行的收儲政策導致的庫存不斷增加,出現供需錯配;供給上大路貨多,優質化、品牌化產品少,與城鄉消費快速升級的需求不相適應。二是由于大宗農產品生產比較效益下降,農業生產面臨成本“地板”和國際市場價格“天花板”的雙向擠壓,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加大。三是由于長期高強度利用土地,加上污染,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為了更好地應對戰略調整期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國家農業發展目標由突出糧食安全向確保糧食安全基礎上的多重目標轉變。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安全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納入現代農業道路的基本內涵。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綠色生產方式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發展新產業新業態與拓展提升產業鏈價值鏈等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上述問題與挑戰等多重因素疊加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新形勢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需要我們以全新的眼光審視農業,以創新的思路謀劃農業,推動農業發展實現戰略性轉型。
新一輪供給需求錯配的實證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共出現過三次供給與需求的錯配。每一次矛盾的解決都成功地推動農業產業向更高層次轉型發展。與歷史情況相比,當前的供需錯配又有其新特征,主要是由于國內農業生產成本上升導致關稅保護措施失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通,在兩個市場和收儲政策共同作用下,農產品大量進口,庫存大量增加,形成了“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不利局面。
成本快速上漲是形成當前局面的直接原因。近年來,我國農業勞動力機會成本快速上升、土地成本更加顯性化、環境保護成本和質量安全投入不斷增長、其他物質成本也快速增加,諸多因素疊加使我國農業進入了成本快速上漲時期,大宗農產品生產成本與瑞士、日本和韓國的水平日趨接近。開放條件下,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主要由國際價格決定,國際價格主要由出口國決定。
農業產業競爭力不強是形成當前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是生產規模過小。我國農戶平均經營規模相當于歐盟的1/40、美國的1/400。即使在一定時期內將現有一半農村人口穩定地轉移出去,農業經營規模仍然不大。盡管我國在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上有一定比較優勢,通過適度規模經營、科技進步等措施提高農業競爭力有一定余地,但從整體看,由生產規模決定,我國農業特別是大宗農產品基礎競爭力先天不足,與世界主要出口國的差距難以從根本上消除。生產規模過小導致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據中國科學院數據,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7%,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2%,美國的1%。二是涉農企業競爭力欠缺。我國農業企業與發達國家跨國農業企業相比,欠缺的不僅是企業數量和營利金額等硬指標上的表現,更是積極構建產業鏈、參與全球資源配置、掌握話語權和關鍵環節的遠見和能力。
提升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一是要基于資源稟賦和國內生產要素的分配有針對性地提升農業科技含量、推動農業走出去、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等;二是要通過產業鏈管理提升農產品市場、產品價格和質量、農產品社會化服務等體系的綜合效率。兩個方面都需要企業通過整合市場資源來實現,尤其是發揮大型跨國農業企業集團的作用。比較2016年世界500強22家涉農企業中,中國只有中糧集團和萬洲國際分別以第121位和495位入圍。除了這兩家中國企業,ABCD和豐益國際等跨國大糧商以及食品、飲料、煙草等生產、銷售、服務業入榜農業企業幾乎全部來自歐美發達國家。
加快農業國際化步伐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供給側的矛盾,既是農業發展的挑戰,也是產業升級的機遇。我國農業成功應對入世挑戰,以及世界主要農業國家發展的經驗表明,農業產業的國際化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發展資源,提高產業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提高我國農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并不意味著繼續擴大貿易開放水平,重點是以提高產業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一是深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理念,將其融入國內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調整。深入研究開放條件下保哪些、放哪些,哪種生產方式對外依賴度小一些,有利于在“四化同步”,特別是城鎮化發展中同步發展現代農業,保障農民生計。發展適度規模農業的同時,積極鼓勵發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旅游休閑農業、農畜結合、糧經飼統籌、農村能源等新產業新業態,吸納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社區。
二是大力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業企業。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鼓勵企業利用重點區域內的資源優勢參與全球農業競爭合作,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三是加快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業,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促進貿易平衡。一方面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實現大進大出格局下的進出口相對平衡。另一方面加大雙向投資開放力度,探索建立農產品跨境加工區或出口加工區,實現優勢農產品加工增值出口。
四是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發展。完善重要農產品進口調控政策和技術措施,掌握進口主動權;深化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提高產業效率、競爭力為目標配置行政資源;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動建立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作者單位: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