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河街章華村情況調研報告
市民宗委全面貫徹落實市農村小康建設工作培訓會精神,高度重視“空心村”問題調研工作,及時成立調研小組,指定專人,進駐王家街章華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運用個別訪問、開會調查、現場觀察、查找地方志等調研方法,我們全面掌握了駐村的整體現狀,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空心村”基本情況
(一)“空心村”的內涵
農村空心化本質是在城鄉轉型發展過程中,因農村人口非農化引起“人走屋空”,住宅普遍“建新不拆舊”,新建住宅逐漸向外圍擴展,導致村莊用地面積擴大、原宅基地閑置廢棄加劇的一種“外擴內空”的不良演化過程,其結果產生了“空心村”。“空心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農村衰落與凋敝的總體態勢和真實寫照。
章華村的“空心村”主要表現為以下四方面:一是人口空心化。村里中青年大量外流導致老人、婦女和兒童成為生活的主體;二是社會關系空心化。人口外流和空間距離拉大導致維系村莊秩序的“熟人社會”關系網絡的松動和弱化;三是社會活力空心化。表現為村中內生組織的乏力和公共生活的退化;四是土地尤其是宅基地空心化。章華村屬丘陵區,耕地空心化沒有我國部分山區嚴重,但宅基地空心化問題凸顯。
(二)“空心村”問題現狀
章華村位于王家河街北部,國土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1516人,下轄11個自然灣和11個村民小組。11個自然灣不同程度存在“空心”現象。其中翁楊下沖現有房屋27棟,戶籍人口72人,20戶65人遷出村外居住,房屋閑置20棟;吉口灣現有房屋14棟,戶籍人口57人,9戶49人遷出村外居住,房屋閑置10棟;宋家垱現有房屋12棟,戶籍人口64人,7戶56人遷出村外居住,房屋閑置7棟。
調查得知,空心宅主到城鎮購房,也不輕易處置鄉下老房。“老宅是祖上傳下來的,人總要葉落歸根。老房可放東西、走親訪友用。”村民章某說。章華村在本地小城鎮購房的有33戶,在城關鎮購房的有18戶,在中心城區購房的有23戶,在外地購房的有8戶,他們都保留了在本村的房產和土地。
二、“空心村”成因
“空心村”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使農村土地價值貶低。
(一)二制問題
農村土地法律制度不完善。農村土地立法不健全,集體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約束了宅基地的開發和流轉。村民喻某說:“現在農村土地是寶貝,誰都不愿意不要自己的宅基地”。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影響。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逐步具備更新住宅的能力,住房建設規模不斷增大;分家立戶引起建房高潮的到來。舊住宅環境較差、面積偏小等缺陷,促使農戶建房區位明顯改變,使舊宅基地廢棄或閑置成為可能。
(二)三化推動
市場化促進社會流動加快。人們根據市場要素分配規則尋求謀生創業機會,農民憑體力或一技之長到城鎮謀生,導致農村人口銳減。村民翁某說:“哪里賺錢就到哪里去”。
工業化導致農民跨區域流動。因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農民工在流向上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早期的“孔雀東南飛”和正逐步上演的“西游記”,都造成原戶籍所在地人口銳減。
城市化形成農村人口外流。城市在就業機會、教育水平、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拉力和農村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活環境等方面的推力,促使農民大量流入城市。
(三)規劃滯后
早期村莊規劃的滯后和集體經濟的落后,使村民所建房屋交互錯落,導致村子中心地帶的交通、排水等居住生活環境越來越差,人們紛紛搬到村莊外圍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去建房。村民程某說:“以前村里路‘晴天走路滿身灰,雨天走路半身泥’,又沒有娛樂的地方,小孩上學也不方便,很多人遷出去”。有條件的村民逐步遷到集鎮或城市居住,村里的老宅逐漸閑置下來。
(四)管理欠缺
一戶一宅的宅基地政策沒落實好,存在建新不拆舊,占新不退舊現象。有些村民出于面子、增加婚嫁資本、滿足生活需要等多重考慮,移至路旁占用耕地建房,致使老宅基地閑置。
農村稅費改革后,建房涉農費減免,對亂批、閑置、拋荒宅基地等行為無明確管理規定,使土地監管乏力,造成宅基地閑置。
三、“空心村”負面影響
(一)影響農業生產
土地資源浪費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章華村因“空心”而常年撂荒耕地達37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9.8%,常年閑置房屋119棟,占現有住房數的30.1%。
人力資源不斷流失,影響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章華村現有勞動力878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勞動力高達570人,占現有勞動力總數的64.9%,造成農業生產的“農民荒”。
(二)影響農民生活
影響村莊合理布局和村容整潔。“空心村”遺留舊房多為土木結構,年久失修,蚊蟲滋生,易發災患和引發各種疾病。
影響農村社會穩定。村里宅基地規劃缺乏民主管理,“一戶多宅”等多占宅基地行為易引起村民的攀比心理,加大村級事務管理難度,不利于農村社會穩定。
導致心理空虛化。村里以老人、婦女、兒童居多,親情紐帶斷裂,文化生活單調,服務空心化,導致留守人群社會救助缺失、邊緣化、心理空虛化。章華村舉家外出農民工有228人 ,占農民工總數的40%,外出農民工已婚比例高達55%,60%的新生代農民工將子女留在老家。
四、“空心村”整治對策
“空心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試圖在短期內消滅“空心村”的整治方案既不科學,也不合理。“空心村”的治理必須采取兼顧當前和考慮長遠的整治策略。
(一)編制科學規劃,加強土地管理
發展是硬道理,節約是大戰略,規劃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建設”為切入點,按照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管住總量、集約高效的原則,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規劃體系。通過深化政府管制和制度改革,著力推進農村地域系統的空間重構、組織重建和產業重塑,形成“城鎮—集鎮—中心村—行政村”空間格局,實現城鎮與村莊的功能銜接,促進城鄉要素有序流動和空間布局優化。
國土資源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政府必須維護好農民利益,搞好管理服務,發揮規范和引導的作用。加強對農村建設用地行為的監督,集中清理超占宅基地和違法占地建房等現象。
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轉使用制度。在土地流轉中要始終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重點鼓勵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耕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運用經濟杠桿,著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農村公共服務的著力點是強化面向農村留守群體,特別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定向服務。積極推動文化下鄉,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優化地方發展環境,出臺優惠的扶持政策,結合村鎮實際,建立農民工回鄉創業園,安排專項創業扶持資金,推行回鄉創業貸款貼息制度,放寬小額擔保貸款條件,對回鄉創業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和免費提供各種信息,鼓勵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
運用經濟杠桿促進宅基地有序置換。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和建新宅交舊宅的政策,收回多占宅基地并交集體管理。給予宅基地管理較好的村莊更多優惠扶持政策,對嚴格遵守“一戶一宅”政策的農戶進行優先獲得基金扶持獎勵。
加強中心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村莊人居環境,通過綜合整治提升農村吸引力,促進“空心村”內聚式可持續發展。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參與氛圍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加大宣傳,培育村民的發展意識、現代文明意識、權利意識和參與意識。
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合理制定“空心村”整治的相關政策、評估標準、驗收辦法和補償安置方式。組織專業人員、村民代表、村中有識之士、行政人員召開整治座談會,集思廣益,形成統一意見,確保操作程序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五、結束語
“空心村”整治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空心村”整治事關國家政策,涉及國土、建設、民政等職能部門,需要跨部門組織協調和資源調配,因此要大力創新工作機制,明確責任、量化任務,形成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民自愿為前提、以政府引導為基礎、以政策扶持為關鍵、以長效管理為保證,建立部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形成多方齊抓共管局面。相信“空心村”的整治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作者簡介:段春麗,女,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碩士畢業,現工作于武漢市民宗委系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