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對城鄉相互作用概念進行解析,揭示出要素、城鄉聯系與空間是其概念核心。同時這三者也是鄉村地域演變的重要驅動因素,又是鄉村復興研究的切入點和重要抓手。在這種邏輯關系的指引下,揭示出轉型期中國鄉村復興在要素、動力、路徑、發展理念及指導理論等方面具有新的內涵特征,并探索了鄉村復興機理。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中國鄉村復興的四種模式:資源置換型、經濟依賴型、中間通道型、城鄉融合型,并分別總結其所對應的鄉村復興策略。研究結果可為科學認識城鄉相互作用、探索鄉村復興模式以及完善鄉村發展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鄉村復興; 美麗鄉村; 城鄉相互作用; 內涵; 機理; 模式; 中國;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鄉發展差距逐漸拉大,城鄉矛盾不斷加深,鄉村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國城鎮化和現代化的重點[1]。基于此,統籌城鄉發展、實現鄉村復興成為中國鄉村地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2]。構建鄉村復興的理論依據、探索鄉村復興內涵與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近年來,涉及鄉村復興內容的地理學研究有很多,但直接以鄉村復興為主題的研究較少[3]。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內涵的探討和個體案例的剖析上,但理論指導不足,并且尚未形成一個公認的概念。張京祥等從鄉村多元價值視角出發,提出鄉村復興內涵主要包含兩個方面:鄉村在城鄉連續譜中具有獨特性價值;鄉村可以實現自我更新與繁榮[4-6]。湯迪莎等認為,鄉村復興應是超越簡單的物質發展,不斷提升鄉村整體品質,并形成良好的城鄉互補關系與獨特的價值魅力[7]。何慧麗認為,鄉村復興就是在當前過度城市化形勢下重新發現和彰顯鄉村“傳統基因”的生命力,是對傳統鄉村發展一種否定之否定的辯證取向[8]。
綜合上述觀點,本研究認為鄉村復興是對當前快速城鎮化過程中鄉村衰敗現象與鄉村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旨在通過鄉村重構重新煥發鄉村發展活力、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
隨著城鄉聯系日益加深,城鄉相互作用已成為一種最具滲透力的改變鄉村地域特征的驅動因素,城鄉關系的協調也成為鄉村復興的重要內涵[9]。城鄉相互作用不僅是鄉村地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還是分析鄉村發展演變的重要理論[9-10]。通過理論透視,有助于揭示鄉村地域演變機理,有助于厘清鄉村復興的邏輯關系,從而為鄉村復興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因此,本研究從城鄉相互作用理論視角出發,首先厘清城鄉相互作用下鄉村復興的研究思路,然后揭示鄉村復興的內涵與機理,進而總結鄉村復興的模式及對策,以期為轉型期中國鄉村復興研究與實踐提供一種新思路。
1 城鄉相互作用下中國鄉村復興的研究思路
1.1城鄉相互作用概念解析
隨著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城市和鄉村之間日益呈現出相互依賴、相互共生的關系,城鄉相互作用成為區域發展研究的重要理論[11]。1970年代,普林斯頓首先提出城鄉相互作用的概念來表征城鄉之間緊密聯系、相互依賴的關系,并將其概括為五種類型:人口流動、商品流動、資本流動、社會交易以及行政服務的供應,其本質特征即為城鄉之間要素的“流動”[10-12]。此后,城鄉相互作用一直是區域發展研究的重要內容,其作用方式、內容、強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演進,并呈現出從城鄉分離化、等級化到城鄉一體化、網絡化的研究趨勢[13-14]。但當前研究大多著眼于城鄉之間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活動以及地域要素、功能、價值上的差異及其關系,而對城鄉要素聯系與空間特征的結合關注不足。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中國鄉村地域面廣量大、區域差異更加顯著、城鄉關系更加復雜,鄉村發展嚴重受限于區位條件與城鄉關系,因此在城鄉相互作用概念解析時,需同時關注城鄉要素聯系及其地域空間特征。
基于此,本研究認為城鄉相互作用就是城鄉地域人口、產業、資本、技術、商品等要素在特定空間上所發生的聯系,包括三個核心元素:要素、城鄉聯系、空間(圖1)。
(1)要素。要素是城鄉相互作用的對象,也是區域發展的“基因”。城市和鄉村都是由人口、土地、產業、基礎設施等要素構成的,不同要素的多種組合形成了城鄉地域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活動。要素在城鄉地域系統之間流動,會導致要素本身以及組合關系的變化,進而推動城鄉地域發展和演變。比如,人口城鎮化會影響城鄉人口結構、產業機構及消費結構等方面的變化;城市擴張占用大量土地,會導致城市擁堵、失地農民增加以及農業生產功能下降等。
(2)城鄉聯系。城鄉聯系是城鄉相互作用的根本特征,也是區域發展的基本屬性。城市和鄉村共同構成一個彼此開放、相互耦合的地域綜合體,城鄉相互作用的本質特征就是城鄉要素間的密切聯系。城鄉聯系形式主要包括生產聯系、消費聯系、行政聯系、社會聯系四種類型,其中生產和消費是經濟活動的中心環節,都是圍繞市場配置資源,而城市具有集聚經濟優勢而成為市場中心,因此城鄉圍繞著原材料、糧食、商品、基礎設施以及服務等要素的生產和消費而發生密切聯系;城市往往具有較高的行政等級,其行政職能逐級向中心村、自然村輻射,而鄉村則逐級反饋,這種聯系包括機構聯系、組織聯系、政府預算流動等方式;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城鄉之間通勤更加便利,文化交流、訪親探友等社會聯系日益緊密。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鄉聯系的方式、強度及其影響也隨之不斷演進。
(3)空間。空間是城鄉相互作用的載體,也是區域發展的場所。城鄉地域系統可抽象為空間圈層結構:城市位于中心,第一個圈層為城市的直接腹地,第二個圈層為城市的間接腹地;在中心城市與外圍鄉村之間,往往存在若干條通勤帶或綠帶,且這種空間特征使得附近鄉村具有明顯的通勤優勢或者產業發展受到空間管制。總之,城鄉相互作用受到空間圈層以及通勤帶或綠帶等空間地域條件的顯著影響。
圖1 城鄉相互作用概念模型
1.2鄉村復興的邏輯關系
通過城鄉相互作用的理論透視,表明鄉村發展和演變受到要素、城鄉聯系、空間及其組合變化的影響。在上述“三元素”的共同驅動下,鄉村地域的生產結構、消費結構、行政組織及社會文化特征等不斷向多元化方向演變,同時鄉村發展和演變也會反作用于要素、城鄉聯系及空間。“三元素”及其組合方式的變化會導致鄉村地域的重構。在鄉村地理學研究中,鄉村重構是城鎮化背景下指導中國鄉村轉型發展的重要理論,主要指鄉村社會經濟形態和地域空間格局的重新優化[15-16]。
因此,城鄉相互作用與鄉村復興之間存在內在邏輯關系,即鄉村演變路徑的多元化為鄉村復興提供了邏輯前提,鄉村要素、城鄉聯系及空間的優化重構為鄉村復興提供了重要途徑。同時,鄉村地域內部的多元化特征與外部的多元化需求決定了鄉村發展具有多元價值取向,這也決定了鄉村復興路徑是多元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出中國鄉村復興的內涵、機理與模式(圖2)。
2 中國鄉村復興的內涵與機理
2.1鄉村復興內涵
鄉村復興研究是對傳統的鄉村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模式的反思,中國城鄉發展正處于轉型重構的關鍵時期,鄉村內部、外部環境正在孕育著新的變革動力,鄉村復興面臨新的目標任務、具有新的內涵特征。鄉村復興與快速城鎮化時期傳統鄉村發展在要素、動力、路徑、理念及相關理論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表1)。
具體而言:(1)從要素來看,鄉村地域要素的發展和管理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表明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與居民生活方式不斷轉型發展,鄉村復興內涵呈現新的特征。(2)在發展動力上,前者側重城市經濟擴散和鄉村工業化發展,后者更加重視城鄉相互作用以及城鄉密切聯合發展。(3)在發展路徑上,前者表現為重城輕鄉和鄉村集聚化的發展路徑,后者強調城鄉統籌發展,注重自上而下規劃與自下而上革新相結合。(4)在發展理念上,從生產主義轉向后生產主義,鄉村地域生產價值不斷弱化,而生態保育、生活消費、休閑娛樂等多元價值得到廣泛認同。(5)在指導理論上,從傳統的區位理論轉向城鄉相互作用理論、鄉村多功能轉型發展理論等。
2.2鄉村復興機理
從鄉村復興的邏輯關系可知,要素、城鄉聯系和空間是影響鄉村發展和演變的重要因素,而這“三元素”的優化重構是實現鄉村復興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明晰鄉村復興內涵基礎上,進一步從要素、城鄉聯系、空間三個方面來探索鄉村復興機理。
具體而言:(1)要素是鄉村發展的“基因”,鄉村地域人口、土地、產業、基礎設施、社會文化等要素及其組合方式的變化都會直接推動鄉村地域特征向多元方向發展和演變,因此鄉村地域要素質量提高與優化配置是實現鄉村復興的重要基礎。(2)城鄉聯系的變化會導致城鄉相互作用方向、內容與強度的變化,并推動鄉村地域經濟、政治、社會特征的演變。由于城鄉聯系是區域發展的基本特征,合理有序的城鄉聯系不僅可以促進城鄉要素公平、合理、高效流動,還有助于激活鄉村自我更新的內源動力,因此構建和諧有序的城鄉聯系是實現鄉村復興的重要路徑。(3)空間是鄉村發展的物質載體,區位條件、空間組織、地域結構等空間條件的變化也是影響鄉村發展和演變的重要因素,而適應空間條件、優化空間組織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保護有力的生態空間是鄉村復興重要目標,因此鄉村地域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布局與結構優化是實現鄉村復興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鄉村要素、空間及城鄉聯系的優化重構,可有效推動鄉村行政組織高效運轉、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以及社會文化的復興,從而推進中國鄉村復興。
圖2 城鄉相互作用與鄉村復興的邏輯關系
表1 鄉村復興與傳統鄉村發展內涵的比較
3 中國鄉村復興的模式及對策
鄉村復興模式是一種針對特定區域的具有較強普適意義的鄉村重構路徑[22-24]。由于中國鄉村在生產力水平、產業結構、技術構成、城鄉聯系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域差異,鄉村差異化發展態勢日益明顯,鄉村復興模式研究對于明確鄉村發展方向、指導鄉村建設實踐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在鄉村重構理論指導下,進一步總結出中國鄉村復興的四種模式:資源置換型、經濟依賴型、中間通道型、城鄉融合型,并提出對應的發展策略,見表2。
表2 基于城鄉相互作用的鄉村復興模式
3.1資源置換型模式
資源置換型模式,是指通過與城市之間的資源置換來實現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包括農業資源置換型和工業資源置換型兩種類型。(1)農業是傳統鄉村的主要特征,是維持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需資源,目前中國大部分鄉村仍屬于傳統農業資源型鄉村,通過為城市提供農產品、原材料等農業資源,來置換鄉村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工業產品等資源。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廣大的普通鄉村,以農業種植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一些鄉村通過土地整治與流轉,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經營,而且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農民收入不斷增加,鄉村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比如山東的南張樓村、五龍社區等。(2)工業資源置換型鄉村,主要分布在鄉鎮的中心村及周邊區域,人口密度和建設用地比重均較高,并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通過提供初級工業產品來置換鄉村發展所需的生產、生活資料。該類鄉村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比如蘇南的華西村、長江村等較為典型,其鄉鎮工業發達、主導產業優勢明顯,鄉鎮工業的繁榮發展推動了鄉村復興,并且已基本實現了農民就地城鎮化。
對于該種模式的鄉村,需要積極推進鄉村產業的專業化發展,堅持以城市市場為導向的特色農產品種植或工業品生產,利用城市資金和技術優勢,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快產業升級改造。其中,對于資源稟賦條件較好的鄉村,應大力推進資源的市場化開發和產業結構升級,積極培育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不斷加強城鄉資源的公平性置換,充分發揮城市溢出效應對鄉村發展的促進作用。對于資源優勢不明顯的鄉村,需要積極推進城鄉地域空間重構,推動土地、人口、產業、基礎設施等資源的優化配置,推進農業規模化和現代化經營[26],從而提高鄉村經濟發展活力。
3.2經濟依賴型模式
經濟依賴型模式,即鄉村經濟發展對城市經濟和市場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自我更新能力較弱,主要包括傳統服務業發展型和新興產業發展型兩種類型。(1)傳統服務業發展型鄉村往往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資源或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可滿足城市居民對休閑娛樂、尋根探訪、文化體驗等服務的需求,而且通常位于城市郊區,具有便利的通勤條件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比如蘇州周莊、嘉興西塘、皖南宏村等村莊,不僅是自然風景優美的江南水鄉古村,還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旅游業的繁榮發展推動了鄉村復興,但鄉村發展對城市市場的依賴程度較大。(2)城鎮化過程中,一些鄉村實現了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并替代了傳統產業。該類鄉村的新興產業主要來源于城市產業轉移,并依賴城市的知識、技術、資金及消費市場等。比如,浙江省湖州市莫干山庾村,在鄉村重構與改造過程中,引入眾多文化項目,最終形成獨具特色、享譽盛名的“1932文化集市”,文化產業的繁榮推動了鄉村復興,被譽為最成功的“鄉村改造”之一。
針對該類模式的鄉村,需要科學評估鄉村地域資源特性,加強生態環境和鄉土文化保護,強化鄉村特色資源優勢,并制定精明化發展策略,合理協調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積極促進鄉村社區更新,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及相關服務產業的配套設施建設,增強鄉村環境對城市人口、產業、資本等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時,大力推進城鄉聚落體系優化與空間組織合理布局,重構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22,27]。
3.3中間通道型模式
中間通道型模式,是指某些鄉村位于城鄉聯系通道的中間節點上,并對其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顯著影響,主要包括行政通道型和交通通道型兩種類型。(1)行政通道型鄉村主要為各鄉鎮的中心村,其作為城鄉之間的行政通道為各基層村提供行政服務和產品,也是基層村反饋的重要節點,而且這種行政聯系往往會進一步產生經濟社會要素的集聚,從而增強鄉村發展的競爭力,為鄉村復興創造了有利條件。(2)交通通道型鄉村主要位于城鄉聯系的交通節點或通道上,物流業較為發達,并帶動鄉村地域人口、產業、資本等要素的集聚,促進了鄉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該類鄉村數量較多、空間分布較為廣泛,主要包括區域內的重要集鎮或者重要道路沿線的村莊等,具有區位條件優越、聚落規模較大的地域特征。
針對該類鄉村復興模式,需繼續加強城鄉通道聯系和建設,創造條件將城鄉聯系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優勢,增強鄉村經濟競爭力。對于行政通道型鄉村,需要積極改善交通、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條件,將行政服務的等級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促進產業集聚化發展。對于交通通道型鄉村,應充分利用交通優勢發展商貿流通服務業,培育區域商品交易集散中心,促進鄉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3.4城鄉融合型模式
城鄉融合型模式,即城鄉之間存在密切的空間或功能聯系,鄉村地域的產業發展、資源配置、功能定位通常以城市市場為導向,可劃分為空間聯系密切型和功能聯系密切型兩種類型。(1)城鄉空間聯系密切型鄉村主要分布在城市擴展區域或城市建成區范圍內,但城市開發邊界的擴展可能導致土地破碎化以及地域功能性失調。該類鄉村的傳統經濟社會特征不再顯著,以大城市中的城中村最為典型。比如廣州市羊城村,隨城區不斷擴建,鄉村經濟受城市空間影響顯著,且獲益于動態變化的城市市場,但鄉村社會文化不斷嬗變,最終形成一種介于城市和鄉村之間的特色“村落”,并逐漸融入城市中[28]。(2)城鄉功能聯系密切型鄉村主要為城市提供某種特定產品或服務,城鄉產業互補性較強,且通勤條件便利。比如,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因具有毗鄰北京城區的區位優勢,其居住功能及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城鄉通勤活動不斷加強;三河市菜官營村,則建立起蔬菜專業合作社,專門為京津地區供應果蔬產品,農民收入不斷提高,鄉村實現轉型發展。
針對該類模式的鄉村,今后需大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壁壘,加強城鄉要素聯系,使鄉村發展獲益于城市經濟的溢出效應或城市功能轉移。對于空間聯系密切型鄉村,積極推進城鄉地域空間重構,創新城鄉土地統籌配置方式,大力發展鄉村空間經濟。對于城鄉功能聯系密切型鄉村,應積極承接城市產業轉移,加強城鄉產業分工與協作,優化城鄉功能合理布局,促進城鄉地域功能的融合發展。
4 結論與討論
4.1結論
本研究基于城鄉相互作用理論,對中國鄉村復興研究進行了初步探索。結論如下:
第一,構建了城鄉相互作用概念模型,包括要素、城鄉聯系、空間三個核心元素。其中,要素是城鄉相互作用的對象,也是區域發展的“基因”;城鄉聯系是城鄉相互作用的根本特征,也是區域發展的基本屬性;空間是城鄉相互作用的載體,也是區域發展的場所。并揭示出城鄉相互作用與鄉村復興之間存在內在邏輯關系,即鄉村地域演變路徑的多元化為鄉村復興提供了邏輯前提,鄉村要素、空間及城鄉聯系的重構為鄉村復興提供了重要途徑。
第二,與快速城鎮化時期傳統鄉村發展特征相比,轉型期中國鄉村復興具有新的內涵特征:(1)從要素來看,更加注重要素的集約利用和精明發展、更注重社會文化的包容和多元主體參與的鄉村治理;(2)從動力來看,更加注重內源動力和外源動力的結合;(3)從路徑來看,堅持鄉村城鎮化和地方根植性相結合;(4)從發展理念來看,從生產主義逐漸轉向后生產主義;(5)從指導理論來看,從西方城市中心論轉向多元化的鄉村發展理論等。在此基礎上,從要素、城鄉聯系、空間三個方面探索了鄉村復興機理,即鄉村地域要素質量的提高與優化配置是實現鄉村復興的重要基礎,構建和諧有序的城鄉關系是實現鄉村復興的重要路徑,鄉村地域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布局以及城鄉空間結構優化是鄉村復興的重要保障。
第三,在鄉村重構理論指導下,進一步總結出中國鄉村復興的四種模式:(1)資源置換型模式,是指鄉村通過農產品、初級工業品等資源來置換鄉村發展所需的城市資金、技術、知識及服務等資源。(2)經濟依賴型模式,是指鄉村經濟依賴城市消費市場或城市資金、技術、知識等要素。(3)中間通道型模式,是指一些鄉村具有行政服務或交通聯系優勢,并據此產生經濟集聚效應。(4)城鄉融合型模式,是指城鄉之間存在密切的空間或功能聯系,鄉村發展獲益于城鄉之間的密切聯系。并分別提出針對不同模式的鄉村復興策略。
4.2討論
本研究從地理學視角出發,通過城鄉相互作用理論來探索轉型期中國鄉村復興的內涵、機理與模式,為鄉村復興研究提供了一種理論支撐。研究結論可為推進城鄉地域要素與空間重構、構建和諧城鄉關系以及制定精明化的鄉村復興策略提供科學依據。而鄉村復興是一項復雜性和綜合性的課題,涉及到經濟結構、社會文化、城鄉關系、土地制度等多方面的內容,今后中國鄉村復興研究需要在理論上做深入、細致、系統的研究,在實踐上做全面、翔實、科學的調查,并進一步探索和建構中國鄉村復興的多元路徑。
參考文獻略
(作者簡介:李智(1989—),男,河北邢臺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城鄉發展與區域規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地理》2017,06(37),144-15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