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熊秉元《生活的經濟解釋:經濟學的詩和遠方》
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經濟學成為一門顯學也就一點兒不奇怪了,而恰逢時代的經濟學家更是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但是今天經濟學家的社會評價似乎并沒有那么高,有的高深莫測,有的故弄玄虛,在一系列假設、方程、函數構造下建立起來的經濟數學模型中看不中用的也居多,特別是高等數學不太過關的人,每每遇到經濟學著作常常痛苦難言于表,而馬云等互聯網大腕更是公開講對經濟學家不感冒。還有人翻出了諾貝爾獎的老底子,說目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最初根本就沒有,是后來世界經濟學會硬貼上去的,有人因此呼吁取消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這些并不耽擱經濟學家的火熱,大獎繼續拿,演講到出作,著述繼續出,趨之若鶩者眾。當然,在經濟學家中也有一類人不同,愿意放下架子,寫一點老百姓能聽得懂的文字,有的稱之為經濟科普文或者經濟學常識作品。這樣的東西寫出來大抵是難以評獎的,也無助于評職稱,更拉不上項目,好多人也就不屑一顧了。正是因為這樣,此類作品才顯得可貴,這是真正的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經濟學家,值得尊重。比如早年的張五常先生,《新賣桔者言》等作品就曾廣泛受到好評。
后來有人推薦我讀一讀熊秉元先生的文章,初讀之后,感覺通曉明暢,沒有一點兒學者的架子,后來趕緊就多買了幾本。手頭這本《生活的經濟解釋:經濟學的詩和遠方》,是其法律經濟學作品系列中的一本,分為看經濟、讀社會、談政治、說法律四個部分,每部分有若干篇文章,每篇文字基本在一千多字,往往從一個生活的故事開始,引入經濟學、法學理論,娓娓道來,慢慢分析,讀來很受啟發。其中的一篇文章先后發表在報刊上,作者自稱是經濟學散文,最初的寫法其實來自于課堂,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理論和生活經驗能夠結合起來,沒想到他的學生有后來作新聞出版的,主動邀請老師寫文章,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書中關于諸多生活與社會現象的討論,或體現了經濟學原理的多姿多彩,或梳理了經濟學理論的歷史現實淵源,也展開了經濟、法律不同角度的觀察思考,其中一些篇章的討論從小事入手,步步深入,妙趣橫生,發人深省。對我印象最深的有兩處:
一處是關于民主社會公民投票問題的思考。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一個普通公民上不上街去投票,基本上不影響最終的選舉結果。投票本身成本大而收益并不高,不是一件經濟學理論上劃算的事情,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要去投票,顯然出于投票者的自我權衡。作者在書中有幾處討論,最終歸結為這是出于維護“自我形象”的考慮。書中分析道,“既然社會上有相當比例的人都會認為自己是一個還不錯的人:認真工作、照顧家庭、幫助朋友、按時納稅……所以,為了維護這種自我形象,在選舉時也就會像一個還不錯的人一樣去投票。如果不去投票,自己心理上所承擔的成本,可能要超過來回投票地點所耗費的時間心力。權衡取舍之后,可能就會有相當比例的人會基于維護自我形象的原則而去投票?!?/p>
由這一點,作者感悟到:“一個民主和正常的社會能夠正常運作,確實是要依靠許許多多人心里的良知和責任感。大家自覺或不自覺地所采取的一些對自己‘有害無益’的行為,在涓涓累積之后,就可能發揮積沙成塔的作用?!?/p>
顯然,民主有賴于民眾的文明素養,否則簡單的票選就會產生變異。為什么歐美一些國家的公民投票井然有序,而非洲的一些選舉投票動不動就出現暴力甚至戰爭?簡單的民主投票背后,顯然還需要更多支撐的東西。
另外一處,為什么現在的社會人們總是不容易滿足,家庭也總是不穩定,個人又會有那么多突發奇想的想法?作者引用了羅伯特·海爾布倫納的歷史觀來解釋。這個歷史觀把人類的歷史簡單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傳統”為主要支配力量的時期,人類以游牧和農業為主,周而復始,未來和過去一樣;第二階段是以皇權和神權主導的“統御”封建社會,人們臣屬于某種體系,對未來也沒有太多的遐想;而今天人類正在進入第三階段——市場的階段,人類因為市場的擴大而期望未來會和過去不一樣。人們意識到自己在時空脈流中的地位,以饒富興味的心情擴充本身的經驗。也就是說,到了今天人類才有了無限可能,也就有了無限追求,加上互聯網的普及,社會的空前流動,原有人類固有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都被打破了,所以大家感覺到今天的社會就不那么穩定了,家庭和個人也一樣。
在本書的自序中,作者呼吁:“在西方的某些大學里,設有所謂‘寫作講座教授’,表彰和肯定對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普及化的貢獻。在中文世界里,希望我們的成果,最終會促成類似講座的出現。”我對此深表贊同,也想附議呼吁。中國人從富裕走向文明,必然要求更高的國民素質,大量各學科的平民化文章顯然就十分需要,這也是近幾年像《重口味心理學》《萬萬沒想到》《高鐵風云錄》等書可以暢銷的深層次原因。也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學者、專家走出書房、學齋,把深奧的理論變成有趣的生活文章,惠及更多的百姓。
(二〇一八年一月一日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