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有機農業,需要先提出兩個前提,第一個前提:我們在座的各位都不希望未來吃的食物是從實驗室里研究出來的,不希望吃根據營養配方配出來的食物;第二個前提:我們不希望在不遠的未來被機器替代,成為歷史的過渡者,我們希望人類繼續在地球上生存。另外胡(躍高)老師剛才提到四大危機,尤其是環境危機和生態危機的現狀表明,我們人類已經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走到懸崖邊了。急需思考一種轉變,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機農業是可能給人類帶來希望的轉變。
有機農業的出現并非偶然。就像達爾文是在加拉帕戈斯島上觀察了動物的進化過程,回到英國之后通過實驗證明才有了開啟進化論理論的《物種起源》一樣,有機農業可以溯源,追蹤有機農業產生的根源。其實我們很多人會遇到這樣的說法:有機農業不是傳統農業。這句話也對也不對。對,是因為“有機農業”這個詞匯并不產自中國,我們的傳統農業并不叫做“有機農業”,這個術語來自于西方;不對,是因為“有機農業”與我們的傳統農業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關系。
今天,我將按照時間順序來追蹤國際有機農業的發展,將其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有機農業的淵源(1911-1940/1943)
為什么會有兩個年份呢?這是因為《農業約書》(或《農業圣典》)1940年在英國出版,1943年在美國出版。
第二階段 有機農業初長成(1940/1943-1972)
1972年是國際有機運動聯盟成立的年份。
第三階段 有機農業開枝散葉(1972---)
自國際有機運動聯盟成立后,有機農業就像大樹一樣開枝散葉了。
第一階段 有機農業淵源:與東亞農業的關系(1911-1940)
首先,可以這么說,有機農業源自東亞農業傳統。
說到有機農業的淵源,必須從兩本書講起,還有兩個重要的農學家。第一位是弗蘭克林·哈瑞姆·金(F.H.King),他是美國人,威斯康辛大學的教授,1909年他來到了東亞,在中國、朝鮮、日本這三個國家走訪了9個月,這9個月里他仔細地觀察了我們東方的農業,之后就寫了《古老的農夫, 不朽的智慧: 中國、 朝鮮和日本的可持續農業考察記》,這本書被稱為有機農業的圣經之一。
1909年,中國正在努力成為一個republic china共和國,清政府還沒推翻,民國還沒建立,但是這個時候美國的農業已經出問題了,俄克拉荷馬州因為農業的問題,土地已經開始荒漠化,大批的俄克拉荷馬人開始向西逃離,跑到加利福利亞州淘金,俄克拉荷馬州就被荒棄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因為美國的農業忽視了土壤的重要性,在中西部的草原地帶開發的集約化、單一種植的農業嚴重破壞的土壤的整體健康,指導農業的科學家發現美國的農業發展遇到了瓶頸。
F.H.King作為一個農學家來到中國以后,仔細觀察了中國的農業,寫了這本書。我摘錄其中與中國農業相關的段落與大家分享:“如果美國要長盛不衰、 要像黃種民族那樣規劃我們的歷史達四千年, 而且要把這段歷史寫成長治久安, 沒有重大饑荒和蟲災的歷史, 她必須自我東方化。她還必須擯棄目前的做法, 保護資源,而后者正是生存之本。”這句話我覺得對于現在追趕西方腳步前進的中國農業來說應該是如雷灌頂的。
這本書在2013年出版了新的中文譯本,美國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所長James Harkness在2011年這個版本的前言中寫到:“這本百年前描述中國農民管理土壤以增進肥力的書籍在20世紀50年代成為美國有機農業運動的《圣經》 , 這本書的作者也成為了引領那個時代的美國有機農業運動的先驅。 然而, 書中描寫的許多傳統農業耕作技術已經被依靠化肥、 農藥的現代農耕技術所取代。 當前,化學農業的弊端逐漸顯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中國人民改造化學農業的熱情,并將積累了幾千年的豐富、卓越的農耕經驗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更加有效地現代生態農業體系。”
今天我們中國人看到這段話,應該苦、辣、酸、甜、咸,五味全有了。
這本書是按照作者游歷過程的空間順序寫的,作者書寫了沿途所見所聞,詳細描述了農民農業生產的情況,農民的生活狀態。F.H.King不僅寫下他所看到的東西,他對中國文化進行了追本溯源的描述,書中關于中國神話故事,比如神農嘗百草這樣的神話的敘述很吸引人。
本書中描述最為詳細也是對有機農業的產生影響最大的部分對中國人肥土智慧的觀察與描述:書中介紹了中國農民通過紫云英肥地、用秸稈肥地、 利用糞肥肥地、堆肥肥地、 割草肥地、利用河泥肥地、麥子、蠶豆、棉花套種肥地,間種肥地等等。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觀照意義。
現在我們農村燒秸稈反倒被指責為造成霧霾的重要原因,每次聽到這樣的消息我都覺得很可笑,因為我們不強調汽車的尾氣對霧霾的影響,不去強調建筑施工造成的塵埃污染,不去指責地面硬化造成的塵埃污染,反倒把霧霾的矛頭對準額有利于土壤活力的秸稈焚燒,實在令人費解。
河泥肥地在中國傳統的農業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年紀長的人們都記得每年的秋冬季節,農民都會去河里挖泥,放到田里肥土。而現在河流里的河泥不再被挖,河流還任其污染著,富氧化著,然后多少年以后才清理一次,清理出來的河泥被大規模的丟棄,這是一個很大的浪費,比我們糞便的浪費更大。
第二部被稱為有機農業圣經的書籍是《農業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Albert Howard。他是一個英國人,劍橋大學畢業。他是學農的,畢業后他在太平洋西印度群島工作了三年。1905年被英國政府派駐印度當農業顧問,直到1931年,共26年的時間。當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Albert Howard負責指導印度人種地,但是當他仔細觀察了印度人種地后,他被東方人的智慧所折服。從肥地,灌溉到留種,他覺得,印度的傳統農業教會他的遠大于他能指導印度農業的。
Albert Howard在《農業約書》里寫到,農業的關鍵就是土壤的問題,他提出了“土壤、動物、人、植物的健康是合一的,無法分離。”Albert Howard還在書里對東方人的自然觀和天人關系進行了研究。
在仔細觀察印度本土農業之后,Albert Howard發現保持土壤的肥力是任何農業保持長久的首要條件。所以《農業約書》里最重要的觀點就是:“土壤是農業最大的資本”。如果土壤沒了,人類就失去了干任何事情的資本。“在亞洲農業中,我們發現我們面對一種農耕系統,本質上而言,這種農耕系統早已經變得穩定。今天中國和印度的小田野里所做的很久以前就出現了。東方的農業實踐經歷了最高級的試驗,它們幾乎如原始森林、草原或者森林一樣的恒久。”這是Albert Howard在印度26年里得到的啟示。書中強調土壤中保護腐殖質、土壤水分,以及土壤菌群的重要性,并指出與自然循環和與自然過程同步是農業生產策略的關鍵。
Albert Howard把印度的農業叫做“自然農業”,和F.H.King的觀念一樣,認為東方的農業就是“自然農業”。
Albert Howard《農業約書》的重要意義,不僅是農業上的意義,還具有突破歐洲文化中心主義的意義。我們現在似乎有這樣的一種價值判斷,現代的就是先進的,現代文化就是先進的文化,那么相對的,傳統文化或者土著文化都是原始文化,是落后的,沒什么值得學習的。但是Albert Howard在書里提醒人們,應該“從多種文化與社會中研究農業歷史”,其他的文化不能簡單地用“現代”和“落后”、“進步”和“原始”來區分。這就是這本書另一層重要意義所在,也就是說把多種文化的重要性引入到現代文明發展視野中。
美國著名的農業書寫作家Wendell Berry對《農業約書》給出這樣的評價:“《農業約書》中有關土壤使用的論述對農民與園藝極有益。他把對農業的觀察與研究放在歷史的視角內。他引發我們對文明重新思考和判斷。那么一個文明正確與否的判斷與其取決于勝利與藝術品,毋寧說取決于對能否把肥沃的土地不過度破壞地傳遞給下一代這一神圣職責的反應。”
Wendell Berry是一位現代文化和文明的批評者,他認為Albert Howard是一位非常有前瞻性的作家,是一位從整體性的角度引導人們思考農業的農學家。他的農業寫作可以被看做是對科學還原主義以及現代知識生活分割結構的早期逆動。
世界是一個萬事萬物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整體,而不是孤立的單元和元素。把有機的生命整體還原為主要構成要素加以研究論證,勢必距離有機的生命整體越來越遠。
目前現代農業科學研究學科分支劃分得非常細,每一個學科分支都在各自的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每一個領域的專家需要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放在一個整體的框架里。否則我們知識生活以及科技研究的應用就處于一個分割的狀態。
“有機農業”這個詞匯是由Walter James,Northbourne提出來的。Northbourne在1940年出版的《注視土地》(《look to the land》)里,第一次使用“有機農業”這個詞。他提出:把土地當做一個有機體看待。“有機指的是部分之間復雜而必不可少的生命聯系。”這對于一個生命的整體來說,是不可忽視的一種聯系。對于農業來說,不能把農場作為工廠來操作,“把農場當作工廠來操作的農業會導致蟲害、營養下降、疾病、土壤肥力流失以及社會公正等問題。”
Northbourne認為有機農業的概念是:“農場本身必須具有生物完整性,它必須是一個活的整體,必須是個具有內在平衡的有機生命單位。”
為什么用“organic”這個詞來代表“有機”?因為它是一個器官,任何一個器官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每一個器官都必須相互聯系存在才能構成一個生命體。所以Northbourne用了“有機農業”這個詞。
1940年,中國還處于苦難和貧困中掙扎的時候,美國、西方已經經歷了非常嚴峻的環境問題,比如美國二、三十年代的沙塵暴把中西部的很多州都變成了荒漠,后來通過植樹法和依靠抽取科羅拉多州的地下水灌溉地面上的草治理沙漠,簡單地說用草把沙蓋住了,但是這樣并沒有徹底地治理了沙漠化的問題,但通過這事件,美國人認識到了必須進行農業改革。
比如內布拉斯加那一帶的大草原不再進行農業種植,維持著草原的面貌。
Walter James,Northbourne雖然沒有到過東方,但他所做的和Albert Howard、F.H.King在中國和印度觀察到的不謀而合的。Walter James,Northbourne提倡農畜混合農業,綠色肥料,作物輪作等有機整體農業實踐,以抵抗工業化農業的碎片化農業生產。
有機農業發展到現代,有了新的定義:指促進和加強包括生物多樣性,生物循環和土壤生物活動的農業生態系統的健康的整體生產管理系統。有機農業生產系統基于明確和嚴格生產標準致力于實現社會、生態和經濟可持續性的最佳化。
第二階段 有機農業初長成(1940-1972)
《古老的農夫,不朽的智慧: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可持續農業考察記》和《農業約書》出版后,對西方世界影響很大,比如美國的羅德爾,自稱閱讀了Albert Howard的《農業約書》后,徹夜難眠,感覺必須馬上買一個農場做有機農業的實驗。從二十世紀40年代開始,西方人開始發展有機農業。
但1940-1972年這三十年間,有機農業并沒有被很多人承認,它只是一個邊緣化的東西,只有極少數人能接受它。在西方仍然有很多人認為現代化學農業機械化農業才是“老大”,才是最厲害的,為什么要去學落后文化的農業?現代農業應該往前走,應該靠科技來支撐。
說到現代農業就不得不提回顧一下“綠色革命”。
百度上對“綠色革命”的解釋和維基百科上對“綠色革命”的解釋不盡相同。我們在百度上查閱“綠色革命”,主要把它解釋為正面的科技進步,是用科技手段來提高糧食產量的一場農業革命,給農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維基百科上“綠色革命”稍有不同。不僅介紹了科技進步的一面,還提到了科技進步背后的故事。這要歸功于印度一位了不起的作家Vandana Shiva。她是一位具有物理學背景的印度作家,她在《綠色革命的科學與政治》一文中非常犀利地向世人揭露了“綠色革命”背后的故事。
“綠色革命”肇始于30、40年代的墨西哥,60年代在印度推廣。“綠色革命”由洛克菲爾基金會、福特基金會、世界銀行三大基金會資助發起,美國和墨西哥政府共同推進,在墨西哥境內成立了農業規劃研究所。研究所邀請Norman Borlaug加入。Norman Borlaug原來是在杜邦公司一個秘密實驗室里專門研究植物種子的科學家。到了墨西哥后他參加了新的種子研究。本來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放在當時的年代背景,就有著其的特殊的政治意義。40年代末,二戰剛結束,世界進入了一個冷戰的格局,用Shiva的話說:綠色革命是人為設計的,是出于政治考慮設計出來的,是由政治的驅動來達到經濟的目的進行的農業革命。
Norman Borlaug因為發明了半矮稈小麥種子而獲得了197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種子其實是一個打包的化學產業。為什么這么說呢?當化肥剛剛進入印度農業生產中的時候,印度當地的種子因為不耐化肥紛紛夭折,無法生長。于是只好使用墨西哥農業規劃研究所研發的種子,因為這種種子是和化肥配套使用的,耐化肥,在化肥的作用下,實現了高產量的經濟目的。
這個種子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墨西哥取得了成功。剛開始,墨西哥人并不接受這種化肥農業,但是試種后發現產量的確提高了,于是墨西哥人接受了。這時候,“綠色革命”的成果還是顯著的。60年代開始向印度推廣。當時印度處于兩種政治制度的選擇關頭中,恰逢當時出現了自然災害,政府產生了兩種觀點,一種是恢復本土農業,自力更生,用自然的方法把農業發展起來;另一種是接受美國打包而來的“綠色革命”。
為什么叫“綠色革命”?
1968年3月美國國際發展署署長威廉高德說:“農業領域這些發展成就包含一種新革命的形成。他不是暴力的紅色革命如蘇維埃那樣,他也不是白色革命如伊朗王室那樣,我要把它稱作綠色革命。”
其實“綠色革命”從某種意義上說把糧食當做意識形態的武器,充當了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綠色革命”短期內效益是非常好的,因為化肥的作用,產量很高,但是它同時帶來了很多長遠的破壞性的影響。概括起來包括
1、造成傳統農業的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
2、新品種耗水耗肥耗農藥,是高資金投入,高資源消耗的農業,而且嚴重依賴石化資源。
3、化肥與農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流失、水污染、以及病蟲害加劇;
4、造成糧食作物的營養成分流失。
Howard在《農業約書》中批評工業化農業存在利益捆綁和碎片化。(所謂“碎片化”是指,不把農業作為一個整體生命來看,而是只從產量的角度,用化肥、農藥的角度對農業進行了孤立的分門別類的分割,孤立地研究種子,研究化肥,而不是把種子、肥料和土壤當做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來看的。)沒有強調從生命整體性的角度看待土壤以及萬事萬物與土壤之間的聯系。
Howard提出了《返歸的原則》(Law of Return):他指出大自然沒有垃圾。動植物分解有機物之后的廢物包括任何動物的糞肥有必要返歸土地,加入到新的有機循環之中。
這一觀點對于中國農民并不陌生,我們都知道一直到70年代,我們的農民還進城取糞。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有機農業與綠色革命之間折射著兩種不同的哲學思想與生態思想。那就是深層生態學與淺層生態學的不同。
深層生態學是以自然為中心,把人當作自然整體中的組成部分來看待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淺層生態學是把人作為中心,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為提供人類的福利而服務,人類可以通過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而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兩者對待自然的不同態度主要表現在不同的世界觀。淺層生態學秉持還是機械主義自然觀,把自然當作如同機器上的了零部件可以任由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拆卸安裝,是分割的各個組成部分;而深層生態學認為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有生命的生命體,每一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系,缺一不可。部分離開的整體將不復存在,后者是有機農業的哲學基礎,它是以生命整體性的態度來看待在自然中的農業生產。
在美國,深層生態學與淺層生態學的爭辯源自1900-1920年間。在建胡佛大壩期間,國內發生了曠世爭論,也就是平肖與繆爾之爭。其爭論的焦點在于與自然建立什么樣的關系。美國政府官員平肖堅信人類就是世界的主宰,人類就是要管理自然、控制自然,自然是為人類服務的。約翰·繆爾秉持人類與萬事萬物平等的信念,認為人類就是大自然的一個存在物,和山、水、樹一樣都是上帝的造物。人類并不高于萬事萬物,人類的長久存在取決于與自然中萬事萬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關系。沒有自然的完整美麗不可能有人類的安全與健康存在。平肖認為人類高于萬事萬物,但同時他也認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如果人類不加節制地浪費資源,就會把資源耗盡,所以他提出必須要有效地長久地利用開發資源,于是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這比急功近利、利益至上、萬事萬物實用論的觀念稍有了一些進步。
顯然有機農業更接近深層生態學的哲學思想與生態學理念。
1948年深層生態倫理學家奧爾多·利奧頗德提出大地倫理,他認為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的一部分,我們和樹、和山、和河、和土壤、和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共同生活在一個共同體里,這個共同體叫做“大地共同體”,在這個大地共同體里,我們是有倫理責任的。要怎么去判斷這個倫理責任的對與錯呢?利奧頗德指出:“一件事情有利于維護生命共同體的完整、美麗、穩定就是對的,反之就是錯的。”這就超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把人與人之間的倫理延伸到與人與大自然和萬事萬物的關系之中。
另一位對有機農業起到革命性影響,全面發起反對濫用化肥與殺蟲劑的農業生產運動是雷徹爾·卡森及其《寂靜的春天》。《寂靜的春天》出版于1962年。其革命性不僅在于他全面徹底的揭露殺蟲劑與除草劑對生命的網絡的破壞,還在于它向傳統的哲學思想提出了挑戰。這里所說的傳統哲學思想指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培根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人可以通過知識、智慧來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然后讓自然為人類的福利服務的哲學思想。雷徹爾·卡森認為以這種哲學思想指導我們的話,我們就會對大自然進行隨意的破壞,把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植物留下來,對人類沒用就把它鏟除、消滅,比如,狼對人類沒用就把它消滅掉,雜草對人類沒用就用除草劑把它全部清理掉,然后只把人類看著舒服的草坪的草留下來。雷徹爾·卡森對于這種傳統哲學發起了挑戰,認為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哲學——維護生命共同體完整的哲學。在《寂靜的春天》里,雷徹爾·卡森提出了土壤生命共同體這個概念:“土壤共同體包含一個相互交織的生命網絡,每一種生命以某種形式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生命依賴土壤,土壤是大地的關鍵組成部分,前提條件是,土壤生命共同體內部是繁榮興旺的。”土壤生命共同體內部各種腐殖質,如菌群,還有小的生命形式如螨蟲,大的生命形式如蚯蚓。他們都有助于增強土壤的消化過程,降低土壤的缺氧腐爛——板結。這些是共同體生命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應該重視土壤里的小生命,而不是把它們殺死。
在深層生態學、大地倫理、以及《寂靜的春天》的影響下,在1940年-1972年間,有機農業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就是強調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但我們有必要把有機農業與有機化學兩個概念區分開來。有機化學里的“有機”是以碳為核心的化學研究,而有機農業的“有機”指的是生命體之間相互聯系的生命網絡。
有機農業強調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強調生命共同體內部多樣性共存,生命體內部相互依存,相互關聯以及相互作用的關系。整體地、生命地看待與農業有關的各種要素,從萬事萬物緊密相連、 自然物都有去處以及自然法則最大的生態基本原則出發, 以維護共同體的完整、 美麗、穩定、健康為目標。
隨著以上新的哲學思想興起,加上地球生態環境日漸惡劣,有機農業在危機的語境中得到蓬勃的發展,1972年11月5日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在法國成立。成立初期只有英國、瑞典、南非、美國和法國5個國家的5個單位的代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IFOAM組織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廣泛、 最龐大、 最權威的一個擁有來自100個國家700多個集體會員的國際有機農業組織。
IFOAM最初階段的主要原則:
1. 鼓勵與強化農業體系內的生物圈;
2. 增強并強化長期保護土壤肥力;
3. 在封閉的系統內,立足當地調動有機物質與影響成分;
4. 在當地組織的農業體系內盡可能地使用可更新資源;
5. 規避所有形式的污染;
6. 維護基因多樣性,允許牲畜表達它的先天行為;
7. 要給生產者足夠的回報;
8. 大量生產社會與經濟可接受的高質量食物。
第三階段 有機農業開枝散葉(1972- )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發展至今,全球106個國家,747個會員加入,其中歐洲(38個國家,353家會員,占全部會員比例47.3%)、亞洲(24個國家,193家會員,占全部會員比例25.8%)、非洲(21個國家,61家會員,占全部會員比例8.1%)、拉美州(18個國家,69家會員,占全部會員比例9.3%)、大洋洲(3個國家,14家會員,占全部會員比例1.9%)、北美洲(2個國家,57家會員,占全部會員比例7.6%)。
IFOAM會員數前10名的國家(2005年3月) : 德國(76)、中國(50,含臺灣2個)、 印度(46)、美國(45)、意大利(43)、法國(23)、荷蘭(21)、瑞士(21)、日本(20)、 西班牙(16)。
IFOAM的原則與理念也隨著時間而擴充,從當初的8項擴展到17項:
1. 生產足量的高營養、 優質食品;
2. 以建設性和豐富生活的方式與自然系統和自然循環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
3. 要考慮到農業系統較廣的社會和生態影響;
4. 在農業系統中鼓勵和增強生物循環,包括微生物、土壤動植物區系、植物和動物;
5. 開發有價值的、 持續的水產系統;
6. 維持和提高土壤的長期肥力;
7. 維持農業系統及其周圍環境的遺傳多樣性,包括植物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
8. 促使健康地使用和正確地保護水、水資源和其中相關的所有生物;
9. 有當地組織的農業系統中盡量使用可再生資源;
10. 創造作物生產和畜牧生產之間的協調平衡;
11. 向所有牲畜提供能夠讓其按天生行為進行生產的條件;
12. 減少所有形式的污染;
13. 用可再生資源加工有機產品;
14. 生產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有機產品;
15. 生產使用期長、 優質的紡織品
16. 允許每個人參與有機農業生產,以及擁有能滿足其基本需求的有質量的生活,從工作中獲得足夠的收益和滿足(包括安全的工作環境);
17. 向社會公正、 生態負責的全方位的有機農業生產、加工和營銷體系邁進。
最后簡單的介紹一些有關美國有機農業情況。
美國有機農業的發展到80年代才得到美國官方的重視,但基于種種利益捆綁的原因,并沒有把有機農業列入政府發展當中,美國農業部僅在1980年做了一個調查,發表了《有機農業的建議》報告。但是直到1990年,聯邦有機食品生產法案通過之后,有機農業才在美國有了正式的地位,但還不是主流。但是,美國有機農業發展速度卻在不斷加速,現在美國市場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以20%的比例增長,例如各大超市都有在銷售有機食品。有機產品的銷售超過了80億美元,有機農莊面積也超過200萬畝。現在美國的農業發展趨勢是:化學農業下降,有機農業上升。
美國有機農業強調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強調地方生產食物。很多農業作家,例如Wendell Berry,都極力強調地方化糧食生產,而不是遠程生產遠程運輸。遠程運輸造成的最大問題是石油消耗,溫室氣體排。有報道稱為一個美國人提供食物,需要500加侖汽油才能夠支撐;除此之外,長途運輸對食品營養造成很大的破壞,新鮮食物只要超過2-3天,食物的維生素C就會被破壞80%以上,所以經過遠程運輸到達消費者手中時,食物的營養已經所剩無幾了,消費者只能用來果腹,而不能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了。其次強調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雷徹爾·卡森在《寂靜的春天》里非常尖銳地批判了單一作物種植。她認為蟲害加劇主要就是因為單一作物種植造成的,集約化與單一作物種植是違反自然原則和生態原則的農業生產行為。所以多種作物輪作、休耕現在在美國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農耕做法。再次強調人性化地散養牲畜。美國有機農業秉持尊重動物的生存權的觀念,要給動物足夠自由的活動空間,以尊重動物的天性的方式飼養動物。
另外在美國在有機農業的認證中注重原奶制品的過程認證,這是對人性化地散養牲畜的進一步把控。除此之外,再生能源的利用,土地與環境管理,以及社會正義也都是美國有機農業發展與考量的重要因素。
結 語
有機農業勢必帶來一場哲學、文化、經濟以及給個人生活方式都將發生改變的運動。有機農業是基于人與自然相互關聯的生命系統的哲學,而非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哲學;有機農業重視自然規律,自然循環和萬事萬物緊密相連的自然原則;重視現代文化與本土傳統文化之間的關聯;重視生產的多樣性而非統一化;重視糧食生產的營養質量而非單純的追求數量和經濟效益;重視土地管理而非單純的追求經濟效益;重視可持續未來而非短期利益;有機農業是惠及自然過程(速度)與社會公正的農業;有機農業應該以生態系統的完整、 美麗、 穩定以及人民生活的健康為第一原則而非經濟發展效益和利潤為第一原則。
作者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外語系副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衡榮農業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