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何推進?昨日,在市委組織部舉辦的2018年泉城干部大學堂第五期專題講座上,黨國英教授為泉城干部講述了鄉村振興的內涵和規律。
城鎮化率仍需增加
黨國英介紹,農業人口大幅度減少是國民經濟整體健康發展的需要。黨國英表示,我國目前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在40%左右。“我國人口高峰期的總量約15億或略少,如果這個時候鄉村人口有3億,意味著城鎮化率約為80%,這已經是發達國家的城鄉人口布局特征。”黨國英進一步解釋,按這個判斷,我國在20年內,約有3億人需要進入城市,平均每年約1500萬。這意味著城市人口總量還會顯著增加。
城市需在農區合理布局
什么樣的城市布局有利于農業現代化?黨國英認為,小型專業戶居民點形成以后,雖然有利于生產,但向這些居民就地提供公共服務很不方便,而半小時車程以內的小城市正好彌補這個缺陷。
黨國英舉例解釋,我國長三角、珠三角都市區周邊一帶的農業水平相對較高。這是因為距離城市較近的區域,農戶易分享城市文明和先進技術,也容易吸引年輕人從事農業經濟。按這個規律,如果我國城市能在農區適當均勻分布,對農業現代化大有裨益。
鄉村旅游、有機農業應限量發展
黨國英還談到了大家比較關注的鄉村旅游和有機農業。黨國英表示,鄉村旅游可以搞但要有個度,收入最好不超過農業GDP的10%,政府最好不要下指標。對于有機農業,黨國英稱,歐洲大部分國家有機農業種植面積不超過10%。現在我國很多農村在搞有機農業,應該慎重。對此,黨國英同樣建議政府少干預。黨國英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將城鄉融合作為根本前提,進一步發揮城市對于鄉村的示范引領作用。對濟南來說,特別要在打造宜居城鄉社區、建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方面做出新時代的新探索,努力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農村發展政策體系。 (記者 王希濤)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濟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