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之后,我國農村發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在“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需要對農村資源進行統籌規劃與協調發展,借助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破除現階段我國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和瓶頸。按照文明史的綜合視角,韓國、日本和美國等國一直被視為農業與農村發展的樣板,有必要按照我國國情和社情以及農村社會的特點,積極學習上述國家農村建設的經驗,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實現科技、管理、意識和農村發展的有機結合,促進農村經營管理機制的持續改進,讓農業生產力得以充分發展,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持續改善農村面貌。
關鍵詞:農村發展;國際比較;借鑒
近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均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農村發展亦是如此。在我國,農村是經濟社會發展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實際上,對任何國家和地區而言,農村得到健康發展都能夠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但是,需要承認的是,因為長期受到城鄉二元政策的影響,使得我國農村發展呈現出諸多問題與不足。更為重要的是,我國人多地少,人均資源占有量處于較低水平,農業生產資源受到較大約束和限制。比如,政府對農業科研與教育的投入水平相對較低,使得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滯后、農業從業人員素質短時內無法得到顯著提升,極大影響農村發展和進步。為此,需要借助科技進步、管理能力提升和政策扶持等力量突破現有的資源與市場瓶頸。在這一過程中,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東亞社會語境下的鄉村現代化
(一)韓國新村運動
從1971年開始,韓國政府以“新村運動”為抓手,借此極大改善了本國農村經濟的社會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讓農民的現代化意識也得到了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新村運動”在韓國農村地區取得成功以后,十分迅速地波及更多企業、學校與城市社區,甚至發展成了全國范圍內的國民運動,這對促進韓國經濟與社會現代化進程起到十分顯著的作用。
1.韓國新村運動的發展階段
自1971年開始,韓國政府用了10年的時間,將新村運動深入農村地區,使農村經濟社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村地區相對滯后、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和工農業發展失調的情況。其中,1971—1973年是新村運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新村運動的著力點為改善農村居民之生活條件。其具體做法使農民見到政府的堅定決心,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以此提升農民積極性。比如,政府借助為農村地區修建公路、供水設施的形式,對農村進行整體規劃與建設,通過農村電力設施的普及和衛生環境的改善提升農民的生活環境與生存質量。1974—1976年是新村運動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韓國政府以發展農業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目標。在實踐中,韓國政府通過調整農業結構,尤其是農漁業生產結構,重點優化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環境;通過太空科學選種和育種的比重,提升了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當中的轉化率與貢獻率;通過提升農藥與化肥的用量,讓農業產量得到調高,良種良苗的科學使用效率也顯著提升,對產生的浪費與污染也予以遏制。而通過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模式,提高農田有效灌溉范圍,顯著增加了農民收入。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韓國政府還激勵農民發展非農產業,以提升農民的非農收入,改善農民生活。1977—1979年是韓國新村運動的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韓國新村建設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韓國城鄉之間的差距持續縮小,政府把工作重點置于農產品深加工方面。其中,重點發展涉農產業以提升農業產量。與此同時,注重農產品深加工體系的構建,以提升農業產值與附加值;在此過程中,還進一步完善了“一村一社”制度,以提升社會組織對農村社會的扶持力度。此外,在這期間,韓國政府還重點構建農村地區的文化事業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建立農村圖書館與閱覽室的形式,讓農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韓國政府將構建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提上日程。在新村運動中,韓國不但未照搬西方國家之福利制度,也未學習歐洲國家農民福利的道路,而是以前瞻性的眼光,為農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與技能培訓機會,以此提升其就業機會與工資收入水平,并以此為基礎完善福利體系。
2.韓國新村運動的主要成績
以韓國政府的引導為突破口,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讓韓國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國朝新興工業國轉變的經濟積累,對韓國農業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通過新村運動,很多和村民生產生活直接相關的工程被視作重點建設項目,這不但直接提升了農村的經濟實力和設施配套,還讓農民從中得到實惠,生活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2)農村生活質量得到較大提升。借助新村運動,韓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農民對更高質量生活的訴求也越來越強烈?;谶@樣的事實,在政府的號召下,基于農村生活的體育和文娛運動被提上日程。其間,韓國農村集中展示了它的自然風景、文化景觀和有機農業以及可再生資源,激勵城市居民能夠參與到農村生活之中,通過品嘗農產品等活動提升農民收入。即便是今天,韓國農村仍是城市居民休閑度假與療養的勝地。(3)農民收入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韓國農民主要收入為低產農作物。到20世紀70年代初,農民家庭平均收入不到1000美元,人均年收入僅200美元左右,即便在亞洲國家也處在中下游的位置。在新村運動的影響下,韓國農戶收入結構發生變化,在農業收入之外還涉及商業、農產品加工以及觀光旅游等相關收入。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韓國農村家庭平均收入接近5000美元,人均年收入接近1000美元。可見,在新村運動的10年期間,農民收入就提高了5倍。(4)全面樹立了韓國勤勉、自立與協作的國民精神。在20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因為朝鮮半島的戰爭結束不久,加上連續多年的旱災與水災,使得農作物長期歉收。當時的韓國政府沒有很好地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使得國民意識因此而異常頹廢、消極與懶散,農村社會缺乏秩序,農民逐漸失去信心與動力。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總理李壽成將新村運動之基本精神界定為“勤勉、自助、協同”。這六個字讓新村運動之影響從農村擴展至全社會,這為提升韓國國民整體素質,構建和平安定、美麗舒適以及文明和諧的新公民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韓國新村運動的特點
韓國新村運動主要特點是將教育視作先導,以全民行動、官民結合、城鄉互助的形式,在政府主導下讓農村事業得到蓬勃發展:(1)新村運動具有明顯的強制性特征。從歷史發展的進程看,這場運動來得直接,甚至帶來一定的破壞性作用。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預期效果,新村運動過程中呈現出一定的非理性與反理性的思緒。相關研究表明,政府干預在運動初期(即1971—1973年)發揮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新村運動自決策制定到執行和最終評價的過程,都顯得十分匆忙,而在政府的高壓之下就無法避免出現“長官意志”與“決策失誤”的情況。(2)韓國新村運動以強人政治為前提得以推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新村運動的啟動是以韓國農村糧食無法自給、季節性饑荒普遍存在為前提的。基于此,在選舉政治和領袖人物的個人魅力下,借助高超的政治手段讓這一運動得以實施。一個基本的事實是,當時韓國針對新村運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都相對滯后,而由于理論體系的缺乏,使得這一運動以推動式為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的引導。比如,在新村運動開展之后,韓國后備農村勞動力十分缺乏,使得農業效益與競爭力長期處于低位??墒?,自烏拉圭回合談判之后,全世界對農產品市場的開放要求越來越高,但是韓國新村運動并未對此類問題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回應。(3)沒有很好地消除小農經濟與農業發展的頹勢。在韓國新村運動中,韓國農民的收入得到了顯著增加,其增收幅度在短時間內超過了城市居民,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民融入城市地區,這進一步提升了韓國城市生活與現代文明的吸引力。但是,當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外遷至城市地區,很多農村地區出現了“空心化”的現象,在部分地區甚至較少有人居住甚至無人居住。當然,這一問題在農村建設轉型之后逐步得到緩解。
(二)日本農協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日本農業發展與農村社會建設開始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進程。在這一進程中,日本國民一直不斷地在進行探索與努力,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斷學習和改革,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績。尤其在進入21世紀之后,日本秉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追求,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持續改善農村環境與農民生活質量,其農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現代化水平。而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績,讓本國農業令世人矚目,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便是在20世紀出現并推行的“日本農協”這一農民自愿組成的經濟合作組織。該組織不但得到政策的支持與法律的保護,還讓農民能夠在生產生活領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體性,極大促進了農村社會發展和進步。
1.日本農協的發展模式
在日本農業的發展進程中,農協曾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當時,幾乎所有農業活動均是借助農協進行組織和開展的。農協可以為農協會員提供生產資料和農產品加工等服務,也可以借此促進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同時,農協能夠為農戶提供信用服務,尤其當農戶出現資金匱乏時,就會為其提供低息貸款,使之能夠恢復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從這個角度看,日本農協具有綜合性質,其發展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基層農協。這一組織位于日本農協的最基層,它以市、町、村等行政區域進行組織,基層農協之成員不但涉及農戶,還與農業企業直接相關。也就是說,基層農協不但有正組合員,還有準組合員。其中,農戶成員逐漸降低了對農業收入的依賴,非正組合員的比重越來越大,使得農協之組織基礎出現薄弱的情況。按照經營范圍不同與業務對象差異,日本基層農協能夠分成專業農協與綜合農協。一般情況下,日本農協指的是具有綜合性質的農協。(2)都道府縣農協。在當時的日本,農協中央會一般負責指導實際業務,屬于綜合性的戰略指導機構,和農協聯合會一樣是同級組織。農協聯合會一般負責所轄都道府縣范圍內的基層農協常規經濟事務,其開展的事業十分廣泛,不但包括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處理以及農產品的銷售和保險、信用,還涉及諸多相關聯的業務,同時,都道府縣農協還成立了信用聯合會和經濟聯合會以及共濟聯合會,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不斷促進日本農協事業的發展和進步。而事實上,這種做法確實在很大程度上讓農民實現了增收,農村社會的生產生活得到極大改善。(3)全國農協。作為當時日本在農協組織系統內的最高級別的決策與領導機構,全國農協的主要任務是以宏觀的視角,對全國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進行分類指導,以保證農協系統得到健康而快速的發展。通常來說,當時日本處于國家級別上的農協便是全國農協中央會,它除了上述職責外,還主要負責信用業務,比如當時農林中央金庫和共濟事業的全國共濟農協聯合會等,并針對農村衛生、醫療、福利、保險保健等業務進行指導。比如,當時的全國厚生農協聯合會便是全國農協下設的機構,與之相關的業務具有更強的專業性。
2.日本農協的特點
(1)農協將提升農業生產力和農民社會經濟地位視為主要目標,其具體做法包括讓更多農民能夠進入市場當中,通過強調這一群體的組織化水平使之形成整體,以參與市場競爭的形式提高自身收入。而為了實現這一點,日本農協不斷提高其組織化程度,通過三級組織管理體制擴大政策的覆蓋面。在當時,農協組織機構設置和行政設置類似,采取的是市町村、都道府縣以及全國農協這樣的三級組織結構,讓幾乎全部農戶參與到農協之中。(2)在農協當中,無論參股農民所占的股金多寡,在行使決策權時都采用一人一票制,這種以人為基礎參加農協的做法,其盈余按照成員與農協的業務和規模進行確定,并依據比重返還給參與其中的農民。所以,從農民團體的視角上看,農協屬于農民團體。這一組織不但代表農民利益,向政府提意見與建議,還可以對農民予以不同方面的指導,通過多種形式參與農民生產與生活的各個層面,與政府一道共同貫徹和執行農業政策并代表農民和政府共同發展農業。這樣一來,農協就具有了雙重屬性。日本把農協界定成介于營利性企業法人與政府公益性事業法人中間的特殊法人。這一體制的開放性和自由度更大,尤其它主張農民可以遵循自愿原則加入這一組織,以自愿的態度入社或者退社,不會遭受外界的支配和干擾。(3)在人員組成方面,農協保證了農民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吸收了更多城市市民加入其中。農協對外聘用管理人員,并在農協內部設立專門的管理體系,實行管理人員和職員制,所提供的服務以綜合服務與專業服務為主,并在兩者結合的過程中,讓綜合農協為主和專業農協為輔的模式得到推行。其中,綜合農協將本地農民視作服務對象,以此為基礎開展綜合服務工作,具體是農業生產資料的供給與科學技術指導和教育培訓,以及倉儲、銷售和生活服務等。更為重要的是,日本農協在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在較長時間內得到健康而穩定的發展,對日本農業和國家進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日本農協的職能與成績
(1)指導服務功能??梢哉f,指導服務被視作日本農協最為重要的工作職能之一。在實際操作中,以農業生產經營指導與農民生活指導的形式進行。其中,農業生產經營指導服務不但要對農協成員之生產技術與經營進行指導,還應制訂本地農業之長期發展計劃,通過指導農民實施,實現農業生產經營指導工作的效率化。(2)銷售服務功能。出于解決農戶生產規模有限、產品批量較小、銷售困難等問題,日本農協幾乎承擔著農產品銷售的全部職能。將分散的農產品以集中采購、集中處理和集中銷售的形式加以組織,然后根據市場需求有計劃和成批量地推向市場,以此提升農協在農產品市場當中的發言權和主動權。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形成一定的定價權,還有效阻止了中間商對不當利益的謀求,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農民的經濟利益。(3)購買服務功能。日本農協的購買業務借助以下程序推進:社員產生購買訴求之后要向基層農協進行定購,待基層農協對所需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相關指標進行匯總之后,向上游的都道府縣農協聯合會進行訂貨,接下來,都道府縣農協聯合會就向上——全國農協聯合會——進行訂貨。而在全國農協聯合會層面上,可以借助大量訂貨單位這一背景,與相關賣家進行討價還價,在這一交涉過程中往往能夠以較低價格購進商品。之后,全國農協通過批量送貨的形式將采購到的商品以層層遞進的形式配送至基層農協,基層農協再將其送至農戶手中。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農協沒有收取任何成本之外的費用,農民的經濟利益得到極大保護,這對促進農業生產和提升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是大有裨益的。(4)信貸服務功能。在當時的日本,相關法律規定農協能夠自辦信用組織,吸收與辦理農協社員之儲蓄,并以優惠的利率貸款給那些需要農業生產資金的社員。這不但讓社員與農協獲得資金保障,免除農業生產的后顧之憂,還極大振興了農村金融市場。比如,在當時,日本農協銀行就是農林中央金庫,農協需要通過加入中央金庫的形式,繳納15%的保證金才能承認。這對防范農協銀行的系統性風險,確保農業生產能夠持續而健康的進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二、西方社會中的鄉村發展——美國農村金融模式
在美國,農村金融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積極影響。這類機構在20世紀初組建,在歷經多年的發展之后,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規范完整、體系龐大、功能全面的農村金融服務系統。美國農村金融系統將農村合作金融的農業信貸系統視作主導,將相關商業金融機構視作基礎,讓各類政策性金融機構起到補充作用,由此構建起了“三位一體”的農村金融系統。在過去較長的時間內,這些農村金融機構彼此相互補充和配合,讓美國農業的發展獲得了堅實的基礎。
(一)美國農村金融體系發展脈絡
在美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道路一波三折,經歷了一個持續完善的過程:(1)第一階段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萌芽階段。在20世紀之前,美國并沒有達到大規模農場經營的效果,本國農業的發達程度還處于較低水平,因此,農業對金融服務產生的訴求十分有限,兩者之間的矛盾也并不突出。所以,該時期的美國政府并未建立專業的農村金融服務組織。同一時期的美國,在部分城市的商業銀行中正在醞釀是否允許朝農村地區發放用在農業發展領域的信用貸款,這便是所謂的農村金融服務的雛形。(2)第二階段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發展階段。進入20世紀之后,美國農業機械應用水平得到迅猛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業機械設備被廣泛應用到農業領域,這一時期的美國農業生產力得到顯著提升,農村經濟也獲得迅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美國農業市場化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城市商業銀行相對分散的信貸資金體系的支撐似乎無法滿足農業社會的發展訴求?;谶@樣的思考,美國政府在1916年制定和出臺了諸多與農業信貸相關的法律,指出要在政府引導下組建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并通過這一載體向農村社會投放農村信貸專項資金,通過搭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讓美國農村金融服務框架得以形成。(3)第三階段為美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成熟階段。到20世紀30年代,席卷美國的經濟危機剛剛過去,其陰影和影響還在,對農業社會的沖擊依舊十分明顯。為了改善這一狀況,美國政府開始考慮讓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更加開放,服務對象更加多元,甚至把農民福利和農業組織發展等內容融入農村金融資金支持體系之中,以此支持和促進專業性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的進步。到1933年,在美國政府的主導下,由借款人組成的農業生產信貸協會得以組建成功,這一組織的主要功能便是向農民提供中期和短期貸款,用于支持農業生產。至此,美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這一基層組織得到完善,相關協會的建立也意味著美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進入成熟期。
(二)美國農村金融的發展模式
美國農村金融體系相對完備,這一體系一般由三個子系統構成:(1)合作金融系統。在美國農村發揮重要作用的合作金融體系一般通過聯邦土地銀行系統和聯邦中期信用銀行系統以及合作社銀行系統等獨立體系組成完成。這些系統最初均是通過政府出資和以自上而下的形式組建的。在政府資金退出之后,這些系統逐漸發展成農場主擁有的甚至是現實意義上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這一過程中,聯邦土地銀行擁有諸多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其中的任何一家合作社都是通過大量農場主出資構成。聯邦土地銀行的資金一般源自會員繳納的股金和發行的聯邦農業債券等。聯邦中期信用銀行不同,它一般只針對下設的生產信用合作社放貸,接下來以層層遞進的形式通過生產信用合作社為農戶個人進行放貸??梢哉f,對生產信用合作社和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來說,兩者的貸款對象并不存在本質的區別。(2)農業保險系統。在美國,農業保險系統是一個多主體的組織,由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和私營保險公司以及保險代理人與保險查勘人等為主體組建而成,屬于多元化的保險系統。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一般負責標準的制定、風險的規避和監督檢查等,一般不直接對保險業務進行經營;而私營保險公司要在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并通過監督承擔部分農作物的保險工作;保險代理人與保險查勘人是獨立存在的,他們可以進一步分成獨立人員與私營保險公司的雇員等,所負責的是農作物保險業務和其他具體工作等。(3)政策金融系統。因為美國農村金融一直處在風險上升的通道里,屬于風險大、收益小的領域。因此,很多大型的、逐利性的商業銀行均對此不感興趣,參與進來的意愿十分有限。而為了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村金融,美國政府對商業銀行介入農村市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激勵,并針對農村資金的外逃開展了大量工作,甚至為此制定出很多優惠措施,以保證農村金融的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農村金融發展的進程中,其政策金融體系這一具有政府背景的事實發揮了重要作用,借助金融手段能夠針對農業社會的發展開展調控工作,這對促進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發展,提升農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率都大有幫助。
(三)美國農村金融體系的主要特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國農村金融體系屬于“復合信用模型”的范疇,具有商業性、政策性與合作性并存的特點:(1)農村資金可以相對獨立地運行。美國政府針對農村地區不同農作物的生產環境把全國劃分成諸多農業信貸區,借此實現農業信貸規范化、制度化和區域化的目的。在其中任何一個信貸區,美國政府都為此設立了農貸專業銀行。更為重要的是,其中所有農貸專業銀行均被視為農業信貸管理局監督與管理的可以獨立經營的組織。這樣一來,農貸專業銀行的經營管理也就具有了獨立性的特征,可以讓農業資金的運行更加順暢。(2)農村金融組織多極化。在美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其層次結構十分鮮明——它以私營信貸機構類的農村商業金融當作基礎,將合作性農村金融視作主體。此外,政策性農村金融能夠發揮補充作用。而對私營農村信貸組織來說,其產權十分明晰,能夠專門針對具有較強償付能力的農村金融需求者提供專業貸款。為了實現向農民提供救濟貸款和針對中小企業發放政策性貸款,美國政府采取彌補農村商業性金融與合作性金融缺陷的形式,構建了政策性極強的農業信貸機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業金融體系運行績效。(3)信貸機制逐漸完善。在美國農村,其信貸管理機制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后,最終得以逐漸健全,無論是信貸機構的風險管控還是其盈利水平都達到了預期目的。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美國十分注重貸款流程的梳理,借此成功搭建一整套適用于不同對象的貸款程序,這一程序以發達國家的社會信用服務體系為基礎,讓其農村金融體系逐漸發達起來,成為諸多國家可以借鑒的典范。
三、農村社會發展國際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在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無法回避的歷史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將解決好“三農”問題視為全黨工作的重點。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農村,促進“三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除了要自主探索和總結經驗外,還應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比如,可以基于農民意識對韓國新村運動的經驗進行借鑒;基于產業融合的意識,對日本農協的做法進行借鑒;基于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對美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模式進行參考等。
(一)韓國新村運動對中國農村發展的啟示——基于農民意識的思考
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政府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號召,自這一戰略實施以來,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受到國內外的普遍關注。其間,雖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一個根本性問題并沒有得到及時解決——農民意識的轉變。即便中國與韓國在政治、經濟體制與發展模式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可是彼此在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中遭遇的問題卻是相似的,這就使得韓國新村運動可以為我國鄉村振興提供必要的借鑒信息:(1)強化農民市場意識,引導農民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當前,中國部分地區的農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十分緩慢,沒有與市場經濟接軌,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矛盾十分突出。為此,需要對農民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并在農業技術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市場意識教育。比如,可以針對農民群體或者個體進行市場意識的引導和相關知識的培訓,使之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參與意識與協同精神。而在開展教育工作的同時,要向農民群體提供多元化的培訓產品,讓農民可以創造更多收入,實現更大的價值。與此同時,應鼓勵全社會針對農民群體開展專門培訓工作,建立民辦教育機構,讓針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能夠發展成為一種產業,使農民可以從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教育。此外,應引導農民更好地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將鄉村振興主體從政府端轉移至農民端,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責任進行重新劃分,以此改善和優化地方政府的運作模式,為農業生產創造出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2)以硬軟件結合的形式改善農民的思維。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勢必會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便為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提供必要條件。而在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軟環境建設,尤其對那些條件相對成熟或者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善的農村區域,應注重硬軟建設的結合,將農村工作的重心轉移至軟環境建設上。比如,要以原有的現代化設施為基礎,不斷針對其填充軟件設施,按照農村社會的特色制定更多與鄉村振興相關的文化主題,在豐富農村硬件設施的同時,讓軟件建設也得到系統化提升。(3)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農村扶貧開發工作需要深入開展,以精準扶貧為依托,重點培養貧困群體的自立精神。在實際操作中,一方面應認真貫徹和落實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戰略,以群眾路線為主體進行教育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應全面貫徹執行十九大精神,針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現狀,進行扶貧規劃與扶貧開發。為了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要讓更多缺少實踐經驗的年輕干部深入基層接受鍛煉,讓那些有能力、有經驗、具備奉獻精神的干部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二)日本農協對中國農村發展的啟示——基于產業融合的思考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在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面臨著延伸農民增收渠道和提升農村發展活力的壓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充分考慮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和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難題。借鑒日本農協的做法,我們在未來一段時間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做出努力:(1)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相融合,注重組織領導與政策扶持。第一,因為我國涉農部門的職能交叉嚴重,加之職權劃分模糊等問題十分突出,因此可以借鑒日本經驗,在中央層面上搭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委員會或者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借此組織和制定針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規劃與實施綱要,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進行統籌和協調。第二,因為我國支農政策更加看重農業生產,而對于農產品的加工與流通則關注較少。為此,可以借鑒日本經驗,在全國農村地區成立農林漁業成長產業化基金組織,由中央財政設立針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專項基金,對農村產業融合進程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新態勢、新思想進行扶持和引導。(2)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相融合。為了防止農村出現內生發展動力衰弱、農村進步節奏放緩、內生動力不足的情況,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在農村地區引入產業鏈與價值鏈的發展觀念,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增值端能夠始終保留在農村地區,防止價值外流,優先扶持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深加工,以及鮮活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體系搭建工作,并借助電商平臺和實體流通之間的融合,完成農產品的產銷對接。第二,通過多種形式促進農業和旅游、文化、健康以及養老等產業的結合。在此期間,可以以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為契機,創建示范村和休閑農業以及鄉村旅游示范點等,并借助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和利用這些名片,構建起形式多樣和特色鮮明的農村旅游產品,以此增加農民收入。(3)農民自主和多元主體相融合,促使農民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實現產業鏈增值增收。第一,農民于農村產業融合中處在弱勢位置,應該借此完善多元融合主體之利益聯結以及風險防控機制,有效確保農民能夠在產業鏈增值中得到更多收益。第二,無論是城市工商資本還是農村產業發展資金,都有必要通過融合和相互參與,為我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生產要素與新興的商業模式,以此激勵與引導更多資本能夠和本土化的農業生產者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
(三)美國農村金融對中國農村發展的啟示——基于農村金融的思考
當前,我國正處在現代農業發展的上升階段,對資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依賴農村金融組織的支持。而為了實現這一點,消除農村金融障礙,可以借鑒美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經驗:(1)確保農村資金能夠獨立運行。在學習和借鑒美國農村金融體系發展的有價值的措施的過程中,可以讓更多的農村金融機構將資金“聚焦”到農村地區尤其是欠發達的農村地區。而出于防止農貸資金外流的目的,也可借鑒美國政府的經驗,針對商業性金融機構之農業貸款利率予以利率補貼。而為了降低地方政府對農村合作性金融機構的行政干預和過度依賴,需要長期確保合作性金融機構具有相對獨立性。(2)組建職責明晰、分工明確的農村金融系統。為了破除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交叉重疊的情況,為農村農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金融支持,就需要打破現有的競爭格局,對各級農村金融機構進行合理定位,使之能夠真正扮演起自身的支農角色。(3)優化和完善農村信貸風險防范系統。第一,金融機構應深入至農村地區,在和農民保持緊密接觸的同時,深入了解農民對財產、生產、生活的訴求,工作人員也要對農戶的經營狀況、信譽度和償債能力等進行充分了解,以便能夠有針對性地為農民發放應急簡易信貸。第二,相關金融機構應該以農民原有財產為抵押進行放貸,以此提升農民生產生活的熱情。
作者簡介:馮亮,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彭潔,陜西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南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