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的健康發展需要普通農戶的廣泛參與和惠顧支持,農民合作社的持續發展也離不開核心成員、高管團隊的有力支持。但目前看,合作社在組織治理、經營能力等方面面臨著不小的變異與挑戰。理事長等能人控制導致合作社治理機制變異。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擁有資金、技術等稀缺要素的能人支持。但現實情況是,合作社理事長多數為村干部、專業大戶等傳統鄉村精英,尤其是村干部和農村經紀人等農村能人主導型的合作社,他們在帶動合作社發展的同時,也因為其持有過大的合作社股金比例,控制合作社的農產品銷路等原因,掌握合作社日常經營決策中的核心話語權,最終導致合作社偏重按股份分配、按照交易量(額)返利比例不高,合作社容易為理事長等少數人所控制,監督、決策等機制出現變異,偏離合作社的民治、民享等屬性。
同時,成員異質性疊加普通農戶的能力意識不足,使合作社治理優化面臨構建內部民主管理監督機制的能力弱。多數小規模農戶加入合作社看重的是順利銷售農產品,獲得即時的價格改進,但這種業務參與并不穩定,更像市場買賣關系;很多農民成員不愿現金入股、進行資本參與,認為入股合作社風險大于機會;多數成員的管理參與流于形式,對合作社重大事項決策的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再考慮到傳統農戶專業知識技能普遍不足,最多就是圍繞個人的生產經營活動向合作社發發牢騷、提點意見,很難助力專業化的重大事項決策。容易使少數能人在合作社中擁有優勢話語權、民主治理特征弱化,組織趨向公司化。
核心團隊經營能力不足導致治理績效不佳。合作社內雖然有傳統鄉村精英,但是受到身體、年齡、觀念思維、學習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這些傳統鄉村精英在現代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品牌建設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對如何構建適應新時代市場經濟要求的合作社治理結構(經營管理團隊)存在能力和認識不足。特別是在合作社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轉型升級、尋求突破時,往往容易出現無所適從的情況,或容易選擇單打獨斗,不喜歡和他人協作共贏。
同時,近年來農業產業領域尤其是農產品零售端,在互聯網技術革新和風投資本的大規模進入下,正在發生著空前巨變,農產品銷售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農民合作社起步較晚、能人欠缺,品牌營造和渠道推廣等方面能力偏弱,缺乏產品定價權和利潤空間的情況下,農民合作社治理優化急迫性也容易讓位于農產品銷售渠道開拓等生存問題,這也會進一步削弱合作社內部治理優化的自覺性。
在此意義上,合作社迫切需要尋求解決職業化發展問題的路徑,找到能夠兼顧合作社原則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一種新模式,既能發現和調動企業家能人的積極性,吸引專業化人才的支持,又能提升合作社經營能力和績效水平。同時,也需要努力培訓、教育全體合作社成員,使他們的視野、認知和重大問題的參與決策能力能夠跟得上社會發展趨勢,能不與合作社企業家能人產生明顯的代溝和意見分歧。借此,努力實現效率和公平的相對合理協調,實現組織發展績效的持續優化。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于環境嵌入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治理及其優化研究”(編號:14CJY04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2018年第7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