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胡方萌:鄉鎮干部迎檢頭痛病根在哪

[ 作者:胡方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05 錄入:王惠敏 ]

近日,關于鄉鎮干部壓力大的報道頻繁出現,基層工作中的“督查與迎檢”“留痕與實干”等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干部”,我所在的部門一個月已經準備了三次“迎檢”,切身感受到了基層工作的壓力。但與此同時,我也開始思考,如果沒有各種檢查,基層又是個什么樣子?“一杯茶一根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曾經是百姓心中的基層工作狀態,如今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景象,難道不是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體現嗎?那么,讓鄉鎮干部“頭疼”的病根究竟出在哪里?

其一,“肌體”老化,“新鮮細胞”不足。如今,基層的任務重了,事情多了,干部隊伍卻沒有相應地強壯起來。有人會問,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招那么多人,基層還缺人嗎?事實是,即使在人才濟濟的北京,鄉鎮、街道的公務員空編現象也普遍存在,每年大量新人入職的同時也伴隨著大量“舊人”的離職。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鄉鎮政府已經變成青年人才的“新兵連”,掌握基本功后很多人也就開始另尋他路。

與鄉鎮政府相比,農村更加缺人。如何在短時間內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一直是鄉鎮領導苦惱的難題。目前很多地區的農村“兩委”干部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面對上級各部門布置的多項任務要求,村級干部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又同時進一步加大了鄉鎮干部的工作壓力。對于村級提交的書面材料,鄉鎮大多需要“二次加工”;對于村莊無法進行下去的項目,鄉鎮要派干部親自下去落實。也就是說,每一個鄉鎮干部都需要在完成鎮級工作的同時承擔大量的村務工作。

其二,精神“缺鈣”,學習能力弱化。在一次區級檢查工作的部署會中,一位領導反復強調:“我們所有的檢查本質上是為了‘以查促改’,希望各單位能夠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來開展工作,如果在檢查中看不到你們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做法,那就是搞形式主義。”盡管在一些地區存在著檢查部門重“形式”的現象,但是大部分檢查的目的仍然更注重實效。“留痕”未必有真的工作,但真的工作一定會“留痕”。一些地方之所以疲于“工作留痕”,主要原因是每次上面下達一項新的任務后,基層干部還沒來得及理解政策的意義或內涵就開始盲目執行,還沒有摸索出合適的工作方法就開始接受檢查,然后再開始接受新一輪的任務,如此陷入了惡性循環。

由于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有所欠缺,致使很多基層干部對上級下發的文件仍停留于對照“關鍵詞”開展工作,不能領會這些文件背后更深刻的含義。以目前各地鄉鎮政府普遍頭疼的土地問題為例,很多鄉鎮干部簡單認為“規模經營”就是農村產業興旺的前提條件,因此土地流轉成了農村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并沒有任何一個中央文件或會議中明確提出,發展農業就是規模越大越好,而是始終強調“適度”二字。所謂適度,其實就是講究靈活和因地制宜。有些地方為了加速實現規模化,快速建立合作社、合作聯社,但是卻在“規模”之后不知道怎么才能發揮“效應”,于是出現了很多規模化的“空架子”。

其三,缺乏“鍛煉”,“綜合體能”下降。一些鄉鎮干部摸著石頭過鄉村發展的河,但是長期“缺乏鍛煉”,導致基層干部“體力不足”,不知如何才能用好渾身的力氣來過好這條河。北京市最近正在全面推廣的“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地區鳴笛、家家出力”,就是針對街道、鄉鎮層面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做法。以前由于職能部門的“條”大于“塊”,使得鄉鎮政府自身變得“四肢不協調”,在工作中難以發揮身體器官的“合力”。提高鄉鎮政府的工作效率,需要重新賦予鄉鎮更多的自主權,強化基層區域化統籌的能力,化零為整,提高效能。

當然,緩解鄉鎮政府的“迎檢頭痛”還需要上級部門提供更多的關懷和幫助,盡可能地為鄉鎮“補血”,而不是一味地“抽血”;盡可能地為鄉鎮“補腦”,而不是一味地“施壓”;盡可能地帶領鄉鎮一起“鍛煉”,而不是一味地“體檢”。相信如今的頭痛只是陣痛,在進一步“補血、補腦、補體力”以后,鄉鎮政府可以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推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8-09-0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在线国产视频伊人 | 中文字幕对白国产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