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可以讓供應鏈更精簡
新京報: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對扶貧工作有哪些影響?
黃崢:這個問題要提到美國是大農場模式,能通過規模化經營實現農產品產地直達。而中國是中小農莊、合作社的形式,農業生產模式跟美國有巨大的差異,相對更像日本和韓國的模式。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能幫助我們把農業模式打散,讓供應鏈更精簡,最終實現美國模式里產地直達的效果。這種模式的效果,就是能夠解決農產品的產銷問題,讓農戶有產就有銷,而不是農貨賣不出去。
新京報:電商扶貧提了很多年,但限于物流,流量分發上一直存在很多難題,你怎么看這種現狀?
黃崢:電商扶貧的核心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解決農產品流通問題,讓貧困地區有產就有銷,多勞能多得。一直以來電商農貨上行的核心挑戰是前端流量的匹配不能夠形成一定聚集的量,所以很難形成新的農貨上行的流通方式。拼多多的幸運在于,“拼購”這種方式正好非常契合中國貧困地區的“小農”現狀,通過實時海量的多對多匹配,能夠對農產品供需兩端的信息有效梳理,在各類農產品短暫的成熟期里,迅速匹配到有相關需求的消費者。
物聯網和5G將給農產品生產和流通帶來巨大變革
新京報: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損耗也是一直以來的難點。
黃崢:損耗問題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不應該因為這件事情有風險、有難度,就不去做正確的事情。從農產品的流通來講,即使今天通過地面渠道,從產地直到消費者拿到農產品,中間的損耗也是大量發生的,只不過消費者看不見。
電商企業需要做的,是推動更多農產品從產地直發,省掉所有中間環節,在提升效率、節省成本的同時,要盡可能運用新的技術來改善包裝和物流環節,盡可能降低甚至避免農產品的損耗。
新京報:電商平臺推動農產品的標準化?
黃崢:農產品的不穩定其實是農產品的根本問題,熟和太熟不穩定,還有果大果小,還有味道不穩定,它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它是大自然的產物,每個基因都不一樣。電商平臺應該把覆蓋產區情況、物流條件等信息上傳,讓流通標準化。同時要推動上游與運輸環節的配合做得更好,比如說采摘的時節、如何包裝等,隨著上游有傳感器和數據的完善,在未來兩年行業應該會有超乎想象的進展。
新京報:哪些技術創新的應用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黃崢: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和5G大規模投入使用,行業供應鏈環節的信息獲取和交互速度將逐漸突破到新的層次。新技術的應用,將給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帶來過去30年不曾出現的巨大變革。
新京報:電商扶貧工作的執行上有哪些難點?
黃崢:我們的感受是救急容易,但徹底改造貧窮很難。一定要從根子上讓它自身形成一個正循環,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自己有造富的能力。第二是人才,一定要讓優秀的人投身這個領域。
同題問答
世界互聯網大會已開五屆,過去5年互聯網行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黃崢:中國在互聯網領域是處于世界領先的。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與領先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最近五年,我印象最深的是,整個國家和行業都在思考如何使得互聯網行業在扶貧減貧促進社會公平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形成更大的產業能力與價值。
展望未來五年,你認為世界互聯網行業會有哪些趨勢?
黃崢:互聯網會與更多的傳統產業相結合,特別是農業。分布式人工智能技術和5G物聯網會給整個農業生產帶來過去二三十年都不曾有過的巨大變革。(記者 楊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京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