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精準扶貧方略的感召下,包括電商平臺在內的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積極參與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1月8日,在烏鎮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發表主題演講表示,過去三年拼多多累計銷售農產品109億斤,實現相關交易總額510億元,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1月9日《湖南日報》)
互聯網的機制、互聯網的技術,一旦和脫貧攻堅的事業結合起來,就能產生出巨大的活力與效益。這是電商扶貧給人們帶來的第一個層面的啟示,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透過商業模式與技術應用,看到電商扶貧更值得發揚和推廣的要訣,這個要訣便是“目中有人”。扶貧不是簡單地賣貨賺錢,它是需要傾注情感和心血的事業。只有扎扎實實地立足于幫助人、培養人、動員人,電商扶貧才能真正發揮好模式、技術方面的優勢,成為脫貧攻堅的一支生力軍。
扶貧,最直接的定義就是對貧困人口進行幫扶。電商扶貧做到“目中有人”,最重要、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精準地幫助人。作為互聯網企業,電商平臺可以通過撮合海量買家與恰當賣家實現海量交易,實現雙贏。只要找準“痛點”,既可以盈利也可以扶貧,這是商業帶給這個世界的價值。
在這方面,拼多多的模式可能找準了點,利用“拼”的模式,拼多多在短時間內迅速整合供需兩端信息,快速消化掉大批量的當季農產品。也正因此,這家新電商平臺才能在短短三年時間內,令5萬貧困縣新農人返鄉,扶植起10萬商家。
我們也注意到,網絡上存在一些打著扶貧助農旗號的“賣苦賣慘”營銷模式。兩者的最明顯區別,就在于是不是真心實意幫助人。賣慘營銷名義上是在助農,其本質卻是把農戶的慘痛遭遇作為賣點來賺錢,賺一票就走。而大多數互聯網電商平臺珍惜的是自己的名聲,在乎的是長期的利潤,也正因此,在幫助人的問題上,誰在用真心,誰在玩兒噱頭,一目了然。
《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曾經說過:“商業才是最大的慈善”。真正的慈善無法離開商業的支撐,而那些形式化的扶貧行善由于缺乏反饋機制,只能讓身邊極有限的人獲益。而合理的商業模式是有完整的反饋機制的,能長期形成良性循環,可持久利益到千千萬萬的陌生人,這才是改善大眾生活福利的最重要的手段。
扶貧不是單純地給錢,也不是單純地讓貧困戶賺錢。今年幫助他們銷售農產品賺到了錢,明年怎么辦,后年怎么辦?所以,電商扶貧在直接地幫助人之上,還有一個長遠地培養人的問題。
現在,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名詞叫做“新型職業農民”。他們不但是當前精準脫貧的帶頭人,而且是未來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截至2017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已突破1500萬人,近三分之一新型職業農民的收入超過了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個新型職業農民可以帶動30個農戶。在這方面,互聯網電商也大有可為。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的能量驚人,靠的不僅僅是平臺自身的資本和資源。說電商扶貧大有可為,其實關鍵是互聯網平臺可以通過機制與模式的創新,凝聚起不可思議的強大購買力。說穿了,這仍然是一個“動員人”的問題。
電商對消費者的動員,不是靠傳統的思想動員模式,而是靠價值杠桿來引導。在每一筆農產品拼購中,消費者都獲得了雙重的價值。一方面是農田直通寫字樓,消費者獲得了超低價格得到綠色農產品的價值。一方面是消費與扶貧對接,消費者通過購買農產品參與了扶貧事業,獲得了一份價值認同。
電商扶貧,表面上看是依托網絡平臺賣貨,骨子里仍然是一篇關于“人”的大文章:幫助人、培養人、動員人。“目中有人”的電商扶貧,扶到了點子上,扶到了根子上,也必將更有作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