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8年9月2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發了《住房城鄉建設部通知要求開展引導和支持設計下鄉工作》的通知,開展和指導設計下鄉工作。《中國勘察設計》雜志于2018年11月策劃“鄉村振興與設計下鄉”的主題,收集梳理勘察設計領域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探索和實踐。中國鄉建院以系統鄉建為理念,提出“內置金融、規劃設計、社區營造、人才培訓”的系統解決方案和案例被收錄其中,作為“點面結合、軟硬設計配套”的系統鄉建路徑,為設計下鄉提供相關啟示。本文刊發于《中國勘察設計》總第314期。
設計下鄉,什么樣的服務能解決村莊實際問題?
——以鄉建院實踐探索為例
“因地制宜確定設計下鄉服務重點,以解決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為主攻方向,結合地方實際和村莊需求,有重點確定設計下鄉服務內容和對象。”2018年9月23日,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通知要求開展引導和支持設計下鄉工作》的通知,開展和指導設計下鄉工作。
《通知》指出,此次設計下鄉優先服務于建設活動較多、人居環境整治任務較重和風貌保護要求較高的村莊,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行業設計下鄉組織形式,推行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服務方式等方面。可以看出,《通知》拓展了以往理解的鄉村“設計”內涵,不僅包括工程、景觀、產業等硬體設計,還包括鄉村組織模式、運行體制及機制等軟件設計。
中國鄉建院自2011年涉足鄉村建設以來,秉承系統鄉建理念,深耕中國鄉村的實際情況,直面鄉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核心問題,提出“內置金融、規劃設計、社區營造、人才培訓”的系統解決方案,“點面結合”、“軟硬設計相配套”的真正激活鄉村內生動力,在全國百余村莊實踐,探索出以解決村莊實際現存問題為目標的模式。
風貌提升外,對人居環境“微改造”與“巧更新”
城鄉統籌發展趨勢下,風貌改造是近年來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村莊規劃設計資金和時間都有限,在整村風貌提升時,常根據現場情況分為三種策略:一類是針對建筑質量較好、近十幾年新建的磚混結構民居,采取“穿靴戴帽”策略,將村莊傳統建筑因子提煉抽取,用作裝飾,使整村風貌統一,呈現地域特點。二類是保留老建筑的歷史價值、用新設計手法和理念對空間再改造的策略。三類則是建筑質量較差,年代久遠,留存價值不高或修復成本太大,需要整村易地搬遷,建設新村時充分挖掘當地文化因子,將其呈現在整體規劃設計中。如鄉建院岢嵐村宋家溝村項目,在風貌上保留原有村莊格局和特質,采用當地村莊傳統建筑元素、建造手法、結構,根據村莊內不同建筑特點和需求量身定制。
岢嵐縣宋家溝村作為易地搬遷扶貧的“樣板間”先行先試,規定三個月期限內快速完成任務,以為其他安置點的特色風貌建設提供經驗,便于更有序、更經濟、更高效、更準確地推進。
鄉建院在接到明確設計施工任務后,將“原址原貌”作為重要方法,在整村風貌改造中,運用三種策略:1、保留原來建筑風貌尺度和院落格局的“原址原貌的新建”,比如丁全全家房屋及周邊,把握施工尺度,使其呈現效果恰到好處;2、“原址原貌的修復”,如村史館,保留全部建筑框架,推倒墻體進行新建,這種建造方式陸續在山西岱縣項目得到了推廣應用;3、“移址原貌的重建”,如宋家溝村中的田三女家房屋,現狀房屋院落特點清晰、情況較好,只需將柱子、門窗編號,整體遷移新區位置。
以宋家溝易地搬遷、風貌改造為切入點,目前鄉建院已在山西岢嵐縣完成約50余村莊風貌提升,為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策略得當、精準發力,保證項目落地切實落地。
但囿于經費、地理位置、政府扶持力度等多種因素,易地搬遷、整村風貌改善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鄉村,針對村莊本身存在松散、凌亂、原有公共空間荒棄等“小”特點,鄉建院采取更輕巧的“微改造”和“巧更新”策略,用以解決鄉村建設中的“點”狀問題。
“微改造”是指在充分調研考察的基礎上,借助設計手法,對村內原有廢棄、拆卸的空間或物件進行小巧改造,使其具備再利用的可能。如山東東莊村,設計團隊在改造民宿過程中,發現院落上方有私用廁所,廢棄后被垃圾堆砌,糟蹋了幾棵泡桐和一棵國槐的樹蔭,而此處恰在道路三岔口,設計團隊便將它改建成可以環顧的小型休憩平臺;此外,鄉村道路高低起伏,面對直沖下來的道路,團隊設計了一堵L形的石墻作勢護擋,將村莊拆卸的木門安放在石墻中,掛上附近撿到的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平安紅旗家庭”標牌,命名為“平安門”。在不同村莊里置入的微改造景觀很多,傳達鄉建院最樸素美好的愿望。
澗西村廢棄天雨湖巧更新為村莊“下沉廣場”
“巧更新”是指借助村莊原有廢棄空間,因地制宜、借設計令其重新活化,變廢為寶的繼續為村莊服務。如山西澗西村項目,歷史上曾供應整村用水的天雨湖在自來水入戶之后荒廢,長出楊樹林。設計團隊順勢把它做成下沉廣場,避免大量填方的同時保留了麻荒中樹木植被,將老年人健身、兒童游樂的設施置于林下,使廢棄多年的天雨湖長出新可能,重新成為村莊的公共空間。漂浮和縫隙的策略讓雨水仍然自由滲透;零廢棄的策略尊重曾經承載村民生活的一磚一瓦,把本已準備廢棄的建筑垃圾保留下來變為滿足形式和功能要求的優良建材,化為小島和路徑守護村莊。
模塊化設計,做最有用的可復制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作為鄉村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村民日常生產、生活場所,也承載村落精神信仰、公共活動、集體節慶。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政策扶持、鄉村經濟發展以及人口構成變化,不少鄉村旅游規劃過程中簡單地、主觀地建設所謂的鄉村公共空間,而忽略了村莊的實際需求。
鄉村里公共空間到底要承載什么樣的功能?服務什么樣的人群?這是鄉建院在介入鄉村規劃時,首先會提出的實際問題。面對中國大部分村莊呈現的空心化、老齡化、集體凝聚力減弱、青少年教育空間匱乏、城鄉互動頻繁等現存景象,應該規劃什么樣的公共空間給予回應和解決?而這些空間是否有可推廣、復制性,成為模塊化產品?是鄉建院在近幾年持續實踐探索的重心。
模塊一:喚醒鄉村文化精神的“共生鄉影舞臺”
“共生鄉影舞臺”是鄉建院自2016年起,陸續為各個村莊設計的模塊化產品,旨在為每一座村莊設計建造具有儀式感的公共空間,滿足村莊老人、婦女集體觀影、看演出、舉辦大型活動的文化娛樂功能,成為村莊靜態和活態的文化地標。借助舞臺空間形式,重新喚醒鄉村節日狂歡、文娛教化的精神,喚醒鄉土感動、文化自信和來自人間大地的藝術生命力。
舞臺作為公共建筑體,敦促設計師深挖掘當地文化因子,集中呈現在大體量舞臺上,與原有古跡遺珍并存,共同書寫村莊流動著的建筑樣態史;作為鄉村公共演出空間,是邀約村民同看一部戲、共跳一支舞、將共同經歷和文化藝術集中展示,對傳播和弘揚當地文化有助推作用,對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傳承、對城鄉文化互動的開展等方面,有不可限量的作用。目前已建成、在建的舞臺遍布河南、山東等數十村莊。
模塊二:低成本建造兒童成長空間“青草樂園”
據相關統計數字,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接近2000萬人,如火如荼的鄉村建設大潮并未惠及偏遠落后地區的農村兒童。在此背景下,鄉建院“青草樂園項目”項目于2016年發起。“青草樂園”致力于在鄉村建設低成本、低技術、可推廣、具有適應性和參與性的兒童成長活動空間,尋找在地廢棄物品材料,結合自然環境教育特點,發動村民、社工共同建造,將兒童活動與環境教育相結合,將樂園建設與社區關系重構相結合,共建出生態、趣味、實用、可續的成長活動公共空間。目前,“青草樂園項目”已在貴州桐梓中關村、河南清豐沙格寨村落地。
無法達到建設標準規格的尾料、廢料、拆卸舊物等材質
首個“青草樂園項目”位于貴州桐梓中關村,于2016年啟動完工。該項目利用鄉村建設中無法達標的尾料、廢料、拆卸舊物等材質,以人使用的尺度衡量,以拼貼方式設計出“活趣、再生、循環、共建”的功能空間。方案之初留有空白,為當地居民共同參與留下空間,使建設成果與場地有天然聯系;此外,為了更能集中展示“節約循環再利用”的設計理念,在樂園中特別設計出“資源回收中心”。以紅磚做為基礎,方鋼為骨架,表皮采用了工地常見的竹跳板,建筑內收集玻璃、金屬、紙張等常見材料,兒童穿過建筑時能通過材質系統了解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做法及其對鄉村環境改善的意義。
模塊三:構建城鄉社群共同體的“低技術建造營”
在現代化進程中,城市建設慣于用高科技手段、高效率、標準化完成現代生活所需的基礎設施,工程雖然快速有效,卻也破壞了人們在建造過程中的社群聯系,遺忘了傳統鄉土的建造過程,——每個人都能使用自己的技能和專長建設村莊,通過集體建造的方式鏈接城鄉、構建社群文化共同體。在此背景下,低技術建造營于2017年在河北狼牙山啟動,將建造鄉村“公共空間”的建筑體,由目的轉化為媒介,借助建筑史上成熟技術模塊或當地低技術材料,將城鄉充分鏈接互動。
2016年,狼牙山東西水村李家后院里,歷時三周,建造了一個直徑8米4的網格穹頂。除基礎部分是由當地工匠協助完成外,穹頂的主體部分由29個來自各行各業建造零基礎的營員完成,此次“低技術”載體是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獲得專利的低技術/網格“穹頂”。該穹頂體現富勒“Dymaxion”(dynamic 動態,maximum 最大化、 tension 張力組合而成)“最小投入換取最大產出”的理性設計理念,與美國二戰后年輕人推崇的理性未來主義、可持續發展和環保主義、廉價方便建造烏托邦家園等不謀而合。
鄉建院設計團隊巧妙將富勒“低技術/網格穹頂”移至鄉村里,因地制宜地將村莊技藝純熟的工匠、來自不同領域想返鄉體驗的城市居民、懷抱自由環保烏托邦理想的年輕人三種不同群體鏈接在一起,以“建造”為名構建出社群共同體,在成熟技術模塊基礎上,共同反哺鄉村個性空間建設。
其中既有成熟模塊的運用,也有渴望在搭建過程中,破除階層隔閡、構建共同體的社會理想。除了狼牙山,低技術建造營秉承“低技術與高效率協同作用構建社會共同體”的理念,在河北狼牙山、浙江余姚等地,均根據在地“低技術”可行性,搭建出別具地方特色的穹頂、樹屋、竹橋等。
“社計”新定義,社區營造與規劃設計的“互補共建”
與傳統意義上理解的“規劃設計師”不完全相同,鄉建院近兩年嘗試組建跨領域、專業的復合型團隊,應對中國鄉村復雜巨系統的多需求,如將規劃設計團隊的設計師與社區營造的社工編排成組,共同面對村莊不同面相議題,避免鄉土大地出現外觀造型美輪美奐、而實際并未惠宜任何人的建筑體。
在鄉村“社計”新定義實施進程中,鄉建院大體采取兩種策略:其一是在規劃設計之初,充分考慮到鄉村環境治理、垃圾分類、環保教育等重要社區治理議題,將該議題的解決方案直接呈現在景觀、環道、公園的設計方案里,使硬體景觀落成的同時,也衍生出社區環境教育的功能。
如重慶巴山坪上村,該村背靠大巴山、面朝巴山湖的移民新村,村莊沿道路呈線形分布建在山腰,小聚居大分散布局,公共空間匱乏,旅游旺季時游客停車難、垃圾治理難等問題。鄉建院進駐后,探索村莊與旅游的關系,遵循“環境教育與垃圾治理小閉環結合設計”的原則,根據村莊聚居點距離巴山湖湖面百米高差,將村莊小學改造與濱湖游線上一系列公共空間結合起來,讓校園的環境教育課程可在濱湖的公共空間展開,激發村民與游客共同維護沿途環境的主體性,形成可以“共享共治”的鄉村公共環境;同時,根據社區營造團隊制定的垃圾分類方法和培訓動線增設公共空間的景觀節點,在下湖主路、村民廣場等位置規劃建造出垃圾分類回收和雨水搜集花園等主題為主的環境教育景觀空間,有助于社區營造團隊開展活動,引導游客欣賞鄉村如畫風景時參與到湖區小閉環垃圾治理中。
其二策略是在政府、村兩委、村民需求基礎上,規劃設計完成硬體公共空間后,派駐社區營造社工駐村陪伴式服務,充分挖掘村莊在地的人、文、地、景、產元素,將其空間激活,同時深耕當地文化感召力,將村民組織、發動起來,培養自組織、自管理、自經營的社區治理能力。如貴州桐梓中關村的村民活動中心,先硬體規劃設計服務村莊老人、婦女、兒童的村民活動中心,隨后派駐社工駐地陪伴式引導。
鄉建院規劃設計團隊于2016年介入設計過程,設計思路打破“修舊如舊”,將原有木板墻改為玻璃落地窗,引自然風景入室內;強化新舊兩種木料顏色、新瓦舊瓦的對比,同時采用鋼結構將新舊建筑兩部體塊互相穿插,擴建出供村民使用的多重空間。
但由于村莊內生動力不足,該空間建成后未被充分使用。2017年6月,鄉建院社區營造團隊進駐該村,引入臺灣成熟經驗、結合大陸鄉土實際情況,深度挖掘中關村既存文化因子書法、惜字研心等,從鄉村教育、文化、旅游三種緯度經營,將其打造成茶室、圖書室、繪畫室、書法間、手工坊等綜合鄉村文藝公共活動空間,策劃組織城鄉夏令營、書法演習所、繪畫音樂手工課程、知識培訓、自然教育等系列活動課程,最終以“惜字中關 墨耕鄉野”為理念,將該村民活動中心命名為“墨倉空間”。原有建筑體被注入二次生命力,真正激活村莊公共空間的同時,也時當地文化因素得以傳承,成為不可復制的旅游景點。
以村民為主體,共議共建共營共享的系統設計過程
與高姿態介入鄉村規劃指導不同,鄉建院始終堅信村莊是村民的村莊,任何設計都必須以村民為主體,以解決村莊實際問題、滿足村民真實需求、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為出發點,設計團隊以協作者身份進入村莊,抱持低姿態、多維度、與村民共議共建共享共營的宗旨,系統性規劃設計。
因此,經過全國百余村莊、數十年實踐后,鄉建院提出以內置金融為切入點先將村莊組織起來,并在組織過程中發現村莊實際存在問題,秉承“村民為主體、設計團隊是協作者”的理念,從硬體規劃到產業運營,邀請村民全程參與進行整體建筑、景觀、道路等規劃;同時,邀請社工介入組織、設計村莊的全過程,與村民共同完成環境治理、垃圾分類、空間利用、農產品改良銷售、鄉村美學品牌孵化等項目,在全程陪伴和協作過程中,讓村民真正有村莊建設、經營的主體意識,其經典項目包括信陽郝堂村、岢嵐縣宋家溝村等。
中國鄉村是復雜的巨系統,社會結構、審美取味、基層組織力量、村民思維意識在數十年變革中呈現,對撞里折射著諸多社會問題。“設計下鄉”是對復雜巨系統的梳理、修復和激活的過程,從而追求“人與人、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的和諧;此外,多種專業人才組成的有機團隊協作“村民主體”的真實表達,是播種、耕耘、收獲、交換周而復始的過程,所有設計都是為了讓鄉村生活更美好。
因此,鄉建院規劃設計團隊在“設計下鄉”指導下,以低視角、協作者身份進入,綜合考慮鄉村實際問題,進行軟硬件相結合的整體規劃,按照組織鄉村、建設鄉村、經營鄉村的步驟,最終真正運用設計的手段建設三生共贏的智慧鄉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建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