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盧邁: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要對年輕人說

[ 作者:盧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2-25 錄入:王惠敏 ]

2018年12月,距離“改革開放”第四十年過去,只剩下十天。

這天晚上,盧邁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參加了一場閉門會議,話題很簡單:“四十年改革回顧與展望”。

兩個小時里,盧邁和老朋友們“圍爐而坐”。

嘉賓們均是改革的親歷者,大多曾是原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國家體改委,或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他們中有北大教授、政策研究者,也有如盧邁這樣長期關注社會公平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

兩個小時里,他們聊了四十年來的改革,也聊了現在和未來。 

他們說,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大、人口多、底子薄,但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他們說,改革和開放的步伐不能停滯,改革和開放是中國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離開北京大學時,盧邁注意到未名湖面已結了冰,幾枝湖畔垂柳小半截陷入湖面,固定住了姿態。

“年輕人會怎么理解改革?我是不是該對年輕人說說改革?”

盧邁問自己。

他認為,理解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緣起,對當下中國有重要意義。

讓年輕人理解改革背后的本質邏輯、真實情況,為他們提供分析和思考的“原材料”則是他的責任。

這就是“親歷者盧邁”專題的由來。

接下來幾天,我們將陸續放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眼中的改革開放。

今天,盧邁談到的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從農村生產方式調整開始開始,小崗村被認為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

但農村改革的真正的起點在哪兒?改革前的農業生產模式,出了什么問題?“小崗村”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盧邁說

“農村的窮在當時看的很清楚,干一天活幾毛錢,刨掉口糧很多家庭還要欠國家的,這種情況不單只是小崗村一個地方。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農村就開始了改革實驗。”

“農村改革的起點就是允許大家開始可以包產到戶、包產到組。總之,就是設定一個限額之后,其他部分歸你。從這里走到家庭經營。安徽先開始實施,但這實際上是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發生的事情。”

在改革初期,中央為什么會出現搖擺的態度?

盧邁說:

"實踐證明,如果不解放思想,不根據實際情況做決定,唯上唯書,是要出大問題的。"

“農村改革初期帶來最大好處,是上下的互動,下面有實驗、試點,上面有總結、推廣。最后用大增產這樣的好事情,來證明改革是對的。”

除了生產方式改革,農村發展還應該考慮什么因素?農村價格改革,處在什么位置?

盧邁說:

“農業能夠發展,和當時采取的價格改革的措施有關。當時有一個超補加價的措施。賣夠國家定額以外,國家就用超過定價50%的價格采購。

有些人批評50%給的太高,產生后面的問題。改革嘛,步子大一點,讓人民真的看到這方面的好處,多生產、多收入,50%是很有效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正在播放中文中出 | 亚洲国产视频a在线观看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