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苗鄉振興貢獻力量
歐 桑(苗族主持人,苗族青年歌手)
“鄉賢”是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而“新鄉賢”則是不局限于本土的、來自各地、各行各業的社會賢達、愛心人士,共同助力區域尤其是鄉村發展,為人民造福。
我在主持新鄉賢助力苗鄉振興座談會的過程中,聆聽到了新鄉賢分享他們參與到鄉村振興的感人事跡,備受感動。作為一名民族文化傳承傳播工作者,我想我會重新認識人生的價值,通過我的工作努力,哪怕個人力量再小,我都會盡我所能去助推苗鄉的經濟、文化發展,幫扶苗族同胞過上美好生活,推動苗族的鄉村振興。
陳星菊(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理事長、著名舞蹈藝術家)
將近40年前,我還是學舞蹈的學生,以一支苗族舞蹈獲得全國比賽的大獎,從此我與苗族結緣了。雖然后來我去香港發展了,但我一直在關注苗族和苗族文化藝術。
這次在劉學文先生的組織帶領下,我再一次和苗族如此親近,走進報德苗寨,感受了這里的山山水水、美麗的傳統村落,和熱情的苗家的盛情接待。這里的苗族文化依然保護得很好,節日習俗還依然傳承,過春節節日活動也很多很熱鬧,讓我有目不暇接的文化藝術的美的享受。特別是“苗族斗牛文化之鄉”首屆斗牛爭霸賽讓我大飽眼福!“苗族斗牛文化之鄉”石碑落成典禮、“感動苗鄉十大鄉賢人物”頒獎儀式、報德村榮譽村民頒證儀式、牛王爭霸賽、蘆笙舞大賽等活動舉辦得很有意義。參加今天的新鄉賢助力苗鄉振興座談會,我很受啟發,我將盡我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為苗鄉的振興出一份力。
爭當“領頭羊”,做好新鄉賢
王恩配(貴州翼帶翼路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雷山縣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哺育出眾多人才,也孕育了深厚的鄉賢文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而凝聚鄉賢力量,對促進鄉土文脈傳承,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小在鄉村長大,我深知這些成長于鄉土、奉獻于鄉里,在鄉民鄰里間威望高、口碑好的新鄉賢對鄉村的發展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他們身體力行,引領鄉村文化發展,是培育文明鄉風的行動者。
我認為,弘揚鄉賢文化,助力鄉村振興,需要結合宗族文化的家風傳承教育、鄉賢文化進課堂的“學鄉賢”學校教育、鄉風文明培育中鄉賢文化的弘揚等方面來開展。
作為一個企業家,除了發展產業,還要有對家鄉故土的眷戀深情,要有對反哺家鄉的社會責任,在當前的鄉村振興中,爭當“領頭羊”,做好新鄉賢。
吳云(北美貴州商會副秘書長)
2016年,我們把貴州的苗族銀飾、苗族蘆笙、苗族飛歌、民族服飾等帶到了北美、南美,進行了很好的交流和展示,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關注。
我作為北美貴州商會副秘書長,正計劃通過我們創建的平臺,把更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外面的世界,在把貴州民族文化帶出去的同時,也把北美的游客帶進來看看貴州的發展變化,看看貴州的青山綠水以及韻味獨特的民族文化,助力家鄉發展。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多為家鄉做一些事,精心挑選家鄉的名優農特產品并予以扶持,通過深度開發、大宗采購,助力“黔貨出山”“黔貨出海”,為貴州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宋慶萍(俄羅斯貴州商會秘書長,貴州省綠色農產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重塑新鄉賢,喚醒鄉愁,連接鄉情,發揮新鄉賢的領頭帶動作用,已成為上至國家、下至基層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共識。
今天前來參加活動的部分海外貴州商會的朋友,都有各自資源,貴州的優質農產品、優秀民族文化要出山、出海,以及把國外的朋友邀請到家鄉貴州來旅游、體驗民族文化,都需要大家聯起手來共同做好。大家要在駐在國加大對貴州的推廣宣傳力度,為家鄉貴州的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發展、鄉村振興鼓與呼!讓鄉愁回到來處,讓游子不再遠途!相對于家鄉貴州,我們作為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要往自己的肩上加一副擔子,助力家鄉發展!
愿為苗鄉振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郭 軍(意大利都靈華人工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如何讓鄉村發展與國家、社會發展有更好的協調?如何讓鄉村在現代化社會中保留著自有的、獨特的魅力?新鄉賢正是起到這種作用的關鍵人物。
從海外回歸祖國,我更加熱切希望利用自身優勢,來影響、感染周邊的人。我們應當用學識專長、創業經驗、文化情懷反哺桑梓,發揮好在鄉村振興中的精英作用和帶頭作用。
林瑞拉(貴州寶貝咪呀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在英國讀書時,我在利茲市政廳主持2014年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利茲市長Tom Murray送給我一枚他的私人勛章,我回贈的小禮物,就選擇了苗族的布偶娃娃套裝,有六種不同的服飾形象,市長和夫人當時就很好奇苗族的起源,我告訴了他們關于蚩尤和黃帝的故事,他們都很驚嘆。
《多彩貴州風》曾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演出時,艷麗的民族服飾引得人們駐足觀看,火爆大街。今天我來到了苗族文化濃郁的報德苗鄉,真切感受了苗族文化的魅力。參加今天的新鄉賢助力苗鄉振興座談會,我想我是與苗族有緣的,我將從向身邊愛好旅游的朋友推薦報德苗鄉的苗族文化開始做起,爭取今年夏季來報德做一次采風活動,為苗鄉振興做一點事。
宋慶榮(貴州艾富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于2015年11月專程到郎德鎮烏流小學做過一次公益活動,對苗鄉人民的熱情好客一直記憶猶新!
這一次是在“天下貴州人”組委會劉學文總策劃的帶領下,來到報德村參加新鄉賢助力苗鄉振興系列活動,看到報德苗鄉的可喜變化以及濃厚的鄉賢文化,深受感動。我現在在做新媒體方面的事業,合作經營有目前貴州傳媒平臺——陽光952,受眾人群已經高達60多萬人。在報德村脫貧攻堅工作上,包含特色農產品或者是旅游方面的宣傳,我會為村里開一個免費版塊進行宣傳,為苗鄉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貴州民族報》2019年3月2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