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將鄉村還給農民,喚醒沉睡的農村,留住鄉村的青年,守護住有著根一樣的家園,將鄉村建設得更加美好,讓農民回歸到日思夜想的故鄉,讓年輕人回到鄉村創業發展,讓老人在鄉村中能更好地安度晚年,讓兒童在鄉村中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與父母的陪伴,讓年輕人在鄉村中有更好的發展前途,是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
1、鄉村建筑改造要做到“表里如一”
鄉土性是鄉村建筑改造的底線
在鄉村建筑改造入手之前,要堅守的唯一原則就是保留建筑的鄉土性和原真性。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鄉土性逐漸被城市化的推進所淹沒,成為許多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一味地追求用城市化的手法和現代建材去做鄉改,那么鄉村建設就只剩下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喪失掉了鄉村建筑本身有的與天地、自然、環境水乳交融的意義,那樣的建筑是不屬于鄉村的。
鄉村建筑是組成村莊肌理的主體單元,是搭起鄉村生活空間的重要構成,是鄉村文化和鄉風民俗的一種展現,民居建筑中承載了能代表地域建筑風格的各種符號,有著屬于這個地域的文化基因,屋頂的樣式、門樓的形式、窗欞的樣式、墻面的材料、院落的規制、樓座的序列都展現著中國人的建筑智慧,在改造中要延續這種精神,向建筑智慧致敬,守住鄉村建筑改造的底線。
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
鄉村建筑改造過程中要注意保留鄉村多年來沉淀的人文環境、鄉村精神、建筑語言、價值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發揮舊建筑新的功能和活力,讓鄉村的文化滲透到建筑中去,還原鄉村原有的肌理面貌。
建筑改造的出發點要從尊重現狀開始,尊重現有的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中的一磚一瓦都要成為尊重的對象。尊重在這個建筑中生活過的人、尊重這個建筑存在的空間和存在的時間,要懷著敬畏心去做鄉村建設,一旦疏忽,原有的鄉村將面目全非,所以鄉建工作一定要謹慎介入。
傳統改造要堅持修舊如舊,就地重建,對老建筑進行望聞問切,從解決問題出發,發現老建筑需要動刀的位置,保留哪些?拆除哪些?擴大哪些?改造哪些?搞清楚后再做決定,當然,一切的改造以空間功能為導向,在解決空間功能問題后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去進行建筑立面的改造,以純樸的、鄉土的材料和手法去進行新與舊的嫁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與周邊環境協調、回歸原真鄉村田園生活狀態是最終的目的。
需要深度改造的建筑或者創新重組的建筑需要一雙藝術家的手和思維去改造,要對整體的建筑肌理、建筑語言、建筑空間、建筑動線、建筑風貌進行全面剖析,將原有的鄉村建筑元素以現代的建筑語言和手法表現出來,得到的效果類似混搭帶來的化學反應,在時尚中又有古樸的感覺,在古樸中又有現代建筑的影子,這樣的建筑空間、采光、園林、景觀、格局都有了新的生機,仿佛山水畫中的詩意田園,每一處都透露出思考過的精細,透出生活的美學和哲學。
2、鄉村景觀與環境要做到“和諧共生”
鄉村景觀要以原生態為內核
堅持鄉村景觀的自然屬性,就地取材,合理利用,重視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追求鄉土味、生活化和趣味性,采用遵循自然肌理的點線面設計手法,是構建鄉村景觀框架的良好模式。在鄉村景觀的打造上要考慮與建筑風格、文化主題、地域特色相融合,利用點狀景觀的空間豐富性營造富有生機的環境主題,如一棵古樹、一口古井、一座古橋、一塊靈石等,通過合理的氛圍營造,為整個環境點綴增色,因地制宜地選取材料作為景觀的載體,如在北方可以大量運用石頭、木頭、卵石、土坯、鐵藝作為鄉村景觀的基礎,在南方可以選擇楠竹、石頭、木材等材料作為鄉村景觀的載體,通過藝術化的造型和材質拼接創意賦予新的主題小品景觀。
營造豐富的點線面景觀空間
“點”型空間要在場地內通過單體小品、景觀、構筑的方式突出,如在院落內布置景觀水井、石磨盤、車轱轆、農耕用具等農業生產工具進行景觀氛圍的營造,同時利用豐富的鄉土植被進行空間營造,在藤架上可以利用絲瓜、葫蘆、黃瓜、葡萄等蔬菜瓜果進行垂直的點綴。
在鄉村空間中,如在村口需要一個村標,可以通過牌坊、大型標識牌、景觀立柱等作為點景的景觀符號;村莊里可以有若干休閑活動的節點,如村民的活動廣場、休憩廣場、景觀廣場等,通過雕塑小品的方式打造一系列能夠進行宣傳教育、具有當地文化特色、進行健康生活引導的主題景觀,同時可以增設一系列休憩座椅、宣傳欄、健身器械、文化雕塑小品等景觀要素。
“線”型空間的打造要依托鄉土植物,如綠籬等植被,營造出豐富的景觀天際線,比如在鄉村道路兩側,種植適宜當地生長的景觀行道樹、景觀綠籬、蔬菜果樹、高粱水稻、麥子油菜等,以農田的整體韻律、果樹的春華秋實、苗圃的郁郁蔥蔥、花卉的絢麗多姿構建景觀氛圍,同時通過高低錯落、樹形樹姿、四季色彩的變化等,形成豐富的鄉村田園景觀。
“面”型空間可以是一處景觀休憩節點,或者是村民活動廣場,要留有足夠的使用空間,滿足聚會、活動、演藝等功能需求,是一處以人為核心“聚合”的空間,功能主題是讓鄉村文化、地方特色得以延續、保存,注重村民的參與性,給予豐富的活動休閑空間。
鄉村景觀要植根于地域文化
鄉村文化是整個鄉村建設的核心,一切建筑、景觀都要根植于地方文化,在鄉村建筑的過程中突出文化的重要性,將文化滲透到生活、生產、生態當中,摒棄千村一面的建設現狀,突出各個村莊民風民俗、勞作方式、飲食習慣的差異性,保持鄉村文化的原真性和獨特性。
挖掘每個村莊獨特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使文化傳承成為鄉村發展的根本動力。鄉村景觀是鄉村文化的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從碎片化、藝術化、節點化的表達中勾起人們的文化記憶,在感受鄉村生活和鄉村文化的過程中,使人們對鄉村再次形成一種認同感和歸屬感,既展現了新時代的全新需求,又為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空間。
藝術鄉建引導村莊更有情懷
當藝術遇上鄉村,兩者之間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藝術家已經活躍在鄉村建設領域,在藝術家的引導下,鄉村如同一張畫布,藝術家的畫筆賦予鄉村更多的驚喜,激發鄉村更多的潛能和可能性,能將一個普通的村莊變成一個有詩意、有情懷的藝術村落。藝術鄉村和鄉村藝術化是藝術和鄉村互相滲透的兩個方向,前者吸引更多的藝術家、創客聚集,以田園工作室、鄉創藝術實驗等方式開展,最終的目的是將鄉村打造成一個藝術空間,后者是藝術家把自己的生活與鄉村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僅是在鄉村工作更是在鄉村居住、生活,將他們的創作與鄉村環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自古文人雅士都喜歸隱,都有濃郁的鄉土情懷,可以說鄉村是藝術創作靈感的源泉。藝術鄉建既能給藝術工作者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又能提供他們創作的靈感,同時,藝術鄉建也能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推動鄉村文化建設,并加快農民脫貧致富。
創意鄉建讓田園村落更有范兒
鄉村因為建設發展的需要,主動吸引藝術家或者自發進行鄉村的美化和改造在國內還并不多見,但是在鄉村基礎較好、藝術普及性強的國外和我國臺灣地區,使用藝術的手段提升鄉村的魅力和產業的價值,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
主要是通過藝術家的引導,讓村民參與到“藝術鄉村建設”中,主動改變鄉村的村貌。例如,在我國臺灣出現了很多彩繪村,很多本地居民自發地對鄉村進行藝術改造。這些藝術改造最常見的形式是涂鴉——把鄉村的墻面、地面全部涂上色彩鮮艷的圖畫,如彩虹、卡通肖像、吉祥年畫,甚至放大的藝術字體等。雖然畫作本身沒有章法,作品相對比較質樸,但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原本普通的鄉村,在這種低成本、高成效的藝術加工之下,變成了如童話世界般的絢麗村莊,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拍照、獵奇。
3、綜合示范整治讓村莊“改頭換面”
建筑整治要做到分類分級
對村落建筑分類分級改造修繕,提升村莊的整體形象與面貌。整治初期應對現有村莊建筑數量、質量、高度、風貌進行綜合整理分析,系統化提出建筑整治綜合方案,避免大拆大建。從拆除危房建筑、保留建筑修繕、新建建筑形態幾個方面出發,統一整治建筑的色彩、材質、造型等內容。在建筑的構建元素上要運用當地的建筑風格,如窗欞、屋檐、山墻、墻基等,適當的地方元素裝飾將有助于展示鄉村的風貌特征,新建建筑與保留建筑之間要有風貌關聯性,避免城市化的建筑風格和建筑手法,做到建筑與環境協調一致。
景觀整治要突出鄉土氛圍
景觀整治要突出鄉土性和文化性,重點整治村口、活動廣場、庭院環境、村莊衛生、村莊綠化、道路鋪地、村容村貌等方面。村口景觀是整個村莊的第一形象和文化展示窗口,應通過牌樓、大門、景觀石、植被綠化、宣傳牌示等手法進一步強化村莊的主題風貌;村民活動廣場是一個村莊文化、民風民俗、鄰里交流的聚集地,是村民活動納涼的最佳空間,應在廣場上設置供村民游憩的亭廊座椅,同時在廣場兩側增加村民活動宣傳欄,展示村莊活動、健康知識、公共衛生、時政新聞等內容;村莊衛生要分類整治,合理設置垃圾箱、垃圾處理點及垃圾回收中心,定期給村民宣傳垃圾分類的必要性,村委會設置管理監督小組,責任到人,明確分工,徹底解決村莊臟亂差的問題。
道路整治要完善公共界面
對村莊主干道路與次干道路進行道路硬化,村莊步行小徑要鋪設鵝卵石或者毛石圖案,擴寬道路兩側景觀綠化,道路兩側增加公共服務設施,如路燈、座椅、垃圾箱、宣傳牌、景觀小品以及公共休憩空間,道路兩側種植具有鄉土特色的植被花卉,行道樹以遮陰的大喬木為主,喬灌木搭配形成豐富的道路景觀。整治道路兩側雜亂管線,避免破壞天際線景觀。道路公共休閑空間應融入地方文化,以浮雕墻、雕塑小品、宣傳牌的方式進行包裝設計,休閑空間應設置滿足村民游憩的休閑座椅和景觀平臺,完善鄉村道路的功能性與層次性。
河道整治要增強濱水體驗
對村莊內的河道、水庫、水塘、湖泊進行系統的整治,從水體凈化做起,對河道進行清淤改造。通過種植濕生植物、設置沉砂池、修筑攔水壩等方式,改善水質,提升防洪能力,滿足親水體驗。在河道邊設置三級濱水體驗系統,岸堤設置濱水游憩棧道、騎行綠道和親水木棧道,打造立體的濱水體驗空間。濱水設置汀步、親水平臺、游船碼頭等設施。游船碼頭分類分級,一級碼頭以售票、咨詢、商業、集散為主;二級碼頭以服務、休憩、商業為主。利用水資源開發游船體驗、垂釣休閑、親水游憩等水上旅游產品,豐富村民與游客的濱水體驗。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廣振智庫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