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甫一面世,即獲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和高度肯定。往年此時,抓好春耕生產,或是口號,或為標語,或成標題,讓人們耳熟能詳,而今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出臺《指南》,不是造造聲勢,更非泛泛而論,而是實實在在指引著春耕生產的方向,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尤為糧食生產提到如此高度,令人深思。
層級高。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是中共中央根據全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緊迫形勢需要成立的決策指揮機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千頭萬緒,壓力大、任務重。而針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的春耕生產專門制定《指南》,由該小組印發至省級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足以表明春耕生產何其重要。
部署細。盡快恢復生產秩序,《指南》提出了分級分類即按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地區分別全面、有序和穩妥恢復生產的要求。大的層面,無論關乎夏糧夏油豐收的春季田管,還是事涉農資供應充足的春耕備耕,《指南》從南方早稻產區、夏糧主產區、長江流域中稻產區、東北水稻產區和東北西北旱作區等方面提出分區按時抓好春管春耕的要求,從推動農資企業復工復產、推進農資到村到戶、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等方面提出分塊恢復生產秩序保障農資供應的要求。具體細節,無論稻區的浸種育秧,還是麥田的返青起身,《指南》細化到何月何旬。這對上級檢查,對輿論監督,對一些不大熟悉農事的駐村抗疫干部、扶貧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和新型職業糧農,很有必要。
靶向準。《指南》緊盯事關春耕生產的突出問題,精準把脈,對癥用藥。多次提及“面積”的《指南》,明確各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在上年水平,強調穩定春播糧食面積,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復雙季稻面積,穩定早稻面積并力爭有所擴大。
由此,各地得綜合考量如何穩定上年水平這一目標,其實質,既有全年的糧食播種面積包括雙季稻面積,也有眼下的春播糧食面積包括早稻面積。而前幾年有幾分熱度的輪作與休耕試點,也與面積掛鉤,《指南》要求作適當調整,即擴大輪作,且輪作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同時減少休耕。不難想見,輪作休耕如斯,退耕更需慎重,糧改飼面積亦需謹慎。對近年撂荒現象,《指南》指出要通過代耕代種等方式幫助缺乏勞動力的農戶種足種滿。
2019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606萬公頃,創下66384萬噸的歷史最高產量紀錄,但與近6年比較,這年面積最少,單產最高,而產量卻高出不多,可見面積不能再減。
責任明。《指南》提出壓實責任,將做好春耕生產工作作為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年底通報考核結果,并分類提出主產區、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在哪些方面共同承擔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考慮農時催人,《指南》要求抓緊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市到縣。好幾年前,基層不少地方對播種面積,層層分解,塊塊驗收。近些年,基本沒有下達面積指標,好些地方放松糧食生產,甚至出現拋荒。看來,一定的生產背景下,可將播種面積下分市縣,一般還得到鄉到村。《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辦法》是2015年國辦印發的文件,在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方面成效明顯。鑒于今年春耕的重要性,應在考核內容、評分辦法、工作要求等事項上做出更明確的規定。
即使疫情最重的湖北和疫情較重的省份,《指南》也要求其根據實際情況在做好防控前提下組織農民開展春耕生產。這么看,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是黨中央的決心,是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接下來,守住“種糧賣得出”的底線,深化糧食收儲改革,實現糧油保供穩價,還有文章可做。(作者系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原巡視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糧油市場報 2020年3月5日 一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