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是國之重器,糧食安全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具備強大的糧食生產能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依靠自己的資源和供給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2019年中國糧食總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6.64億噸,人均占有糧食474公斤。這不僅大大超過全球人均糧食占有350公斤左右的水平,也高于國際公認的人均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標準。盡管按包括豆類、薯類在內的糧食概念計算,這些年大豆自給率只有15%左右,但我們堅守“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方針,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自給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與此同時,中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儲備,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完善的糧食儲備和應急保障體系,儲備標準大大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從2014年開始,國家按照“產區保持3個月,銷區保持6個月,產銷平衡區保持四個半月”的市場供應量要求,增加地方糧食儲備。加之糧食儲運設施和條件完善,穩定價格、穩定市場、穩定預期的應急調控能力和調運機制健全,我們完全有能力滿足市場充分供給,保障城鄉居民正常生活和經濟社會健康運行。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人口大國,確保十幾億人吃飯,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目前,國家農業產業安全特別是糧食安全,客觀上也存在長期性挑戰。一是資源困境。中國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國情農情客觀存在,且后備農業資源不足,農戶數量多,戶均農業經營規模小,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配置效率都不高,大國小農的格局將長期持續。二是科技困境。中國糧食單產水平不高,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單產只有世界先進水平的63%、65%、54%和52%,尖端農業科技缺失,基礎性農業科研水平距發達國家尚有明顯差距。三是市場困境。糧食生產成本高效益低,資源性農產品在全球缺乏競爭力,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影響,糧食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結構性矛盾突出。
糧食事關生存,是保障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的基礎和重中之重,任何時候都不能讓糧食成為我們的軟肋,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作為。其一,堅持藏糧于地。要保持足夠的資源數量,努力實現糧食資源的永續利用。18億畝耕地紅線,17.5億畝糧食播種面積,8億畝稻谷、小麥口糧播種面積必須確保,到2022年建成10億畝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其二,強化科技支撐。創新發展生物技術、裝備技術、降耗技術、信息技術等,增加糧食產出總量,提高糧食品質,增加糧食生產效益,減少自然、疫病災害,抵御市場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其三,推進制度創新。進一步創新土地制度,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提高糧食生產的規?;?、專業化、集中化程度;優化經營制度,培育發展種糧家庭農場、合作社,發展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強糧食生產效益;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糧食支持保護制度,形成可積極引導農民從事糧食生產的財政、金融、保險、期貨等多元政策工具和政策框架,激活糧食生產的主體、市場和要素。
此次疫情啟示我們: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的主動權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須堅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總量安全的高標準要求,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始終做到田里有糧,庫里有糧,碗里也有糧。
作者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4日 07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