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啟臻:不能忽視農業勞動教化作用 大城市也應開這門課

[ 作者:朱啟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4-14 錄入:王惠敏 ]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印發,過去多年來被忽視的勞動教育重回大眾視野,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談到勞動,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表示,應重視農業勞動的教化價值,他說,“農業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部分,可以說中國人所崇尚的許多美好的品質,都是在農業勞動中逐漸形成的,因此,農業勞動對人的這種教化作用,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務實、勤儉、鉆研、忍耐,朱啟臻認為學生可以從農業勞動實踐中領會太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承,而最關鍵的傳承則是“誠實”,“其他的勞動或許可以造假,但農業勞動不行,因為你欺騙不了土地,你騙土地,它就不長東西”。

農業勞動,不僅是創造財富

1、新京報:你對農業勞動的研究,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朱啟臻:我是研究農業社會學的,大約在20多年前,我就開始研究琢磨和研究農業勞動這個行為了。一般來說,人們認為農業勞動是創造物質財富的,可以賺錢,但從社會學的角度看,農業勞動遠不止賺錢那么簡單,農業勞動還會給人類提供生態、景觀、水土保持等多方面的價值。比如農業景觀,大片的油菜花田很好看,這都是農民種的,但農民不會因為景觀而獲得報酬。事實上,農業文化的邊界比一般人想象得更大,我們的傳統社會是農業文明,農業文化是傳統文化中的主體部分,這些文化,恰恰就是在千百年的農業勞動中逐漸形成、積累而來的,同時也仍舊保留在農業勞動中。

2、新京報:你曾經說過,農業勞動可以教化人,是否就是這個原因?

朱啟臻:舉例來說,都說農民務實,覺得這太保守,其實不然,這恰恰是農民的優秀品質,眼見為實,不盲目追求不確定的結果。這和農業勞動的特點有關,農業生產是有周期的,勞動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效果,其中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諺語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種地的時候,不可以說我們先種上,長不長再說。所以一定要務實,要踏踏實實來。類似的還有很多,可以說,中國人所崇尚的許多美好品質,都是從農業勞動中形成的,所以今天才要格外重視它。

在農田里勞動過的人,不會浪費食物

1、新京報:能否詳細談談,農業勞動對人的品格形成有何作用?

朱啟臻:教化的形式很多,內容也很多。首先,人們會懂得與自然相處的方式,因為農業勞動要借助自然來完成,要在農田里勞動,在勞動的過程中,了解自然的規律,懂得按規律辦事,而不是去破壞自然的規律。其次,農業勞動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勞動,人們會在勞動中體會到農業生產的艱辛。一般來說,只要是在農田里真勞動過的人,都有一種共同的品質——不會浪費食物,因為他們知道食物是經過怎樣艱辛的勞作才獲得的。現在很多學生不知一粥一飯的珍貴,在食堂里隨隨便便就把那么多食物扔掉了,如果他們經歷過一個完整的春種秋收的勞動,肯定知道應該珍惜糧食,同時也懂得尊重農民、尊重勞動。

2、新京報:能否具體講一下怎么學會珍惜?

朱啟臻: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看起來是形容農業勞動的,但其實這個說法并不總是準確,事實上,農業勞動并不總是能夠“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在整個農業生產的周期中,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因素太多了,可能一場大風雨就可以讓你顆粒無收。如果一個人有過這樣勞動卻一無所獲的經歷,他肯定會更懂得珍惜。

農民是最有科學素養的人

1、新京報: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農業勞動本身也在變化,那些經驗和意義,還會存在嗎?

朱啟臻:生產方式變了,但有些東西并沒有變。而且,生產方式的進步,恰恰說明了農民的另外一個品質,即他們是最有“科學素養”的人。這看起來很奇怪,曾有一個機構做過一個科學素養的調查,發現農民群體的科學素養最高,他們以為弄錯了,找到我,讓我分析一下錯在哪里,我告訴他們,沒有錯,農民確實是最有科學素養的人。 

2、新京報:有什么理由依據嗎?

朱啟臻:首先,農民對科技的需求、接受和利用科技的能力,比任何群體都強。城市里的人們,會隨時更換最先進的手機,但用來干什么呢?玩游戲?農民不一樣,他們有切實的需求,他們總是在琢磨,怎么澆水、怎么施肥、怎么尋找更優質的品種,讓莊稼長得更好,他們的勞動非常艱辛,因此會想方設法利用機械、科技設備,減輕勞動強度。所以說,農民是一群天天琢磨科學技術的人,盡管他們可能自己也沒意識到,但事實就是如此。在今天,我們鼓勵青少年參加農業勞動,其實也可以借此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誠實是農業勞動中最重要的品質

1、新京報:春種、夏耘、秋收、冬藏,這是傳統農業的普遍規律,它能夠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

朱啟臻:農業勞動的周期性,最能培養一個人忍耐、堅韌的品質。工業勞動也是勞動,但農業勞動的周期性,使得勞動和收獲之間,有一段很長的間隔,這個過程中不能急躁,我們都知道拔苗助長是不行的,要學會堅持,學會等待。農民有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堅韌,有耐力,這是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尊重勞動對象的生命特點,種下一粒種子,細心地呵護,慢慢地等待,等待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堅持不下去,著急收獲的人,往往會一無所獲。

2、新京報:所以,這種啟發或教化,不僅和勞動有關,也和生物生長的規律有關嗎?

朱啟臻:農業勞動的過程,會培養人尊重生命的意識,不論是種植還是養殖,勞動的對象都是有生命的,有它成長的規律、生存的方式,只有懂得培養、呵護的人,才能獲得最好的收獲。

3、新京報:您認為在農業勞動中,人所能養成的種種品質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朱啟臻:我想最重要的是誠實。農業勞動是最做不得假的,其他的勞動或許可以造假,但農業勞動不行,因為你欺騙不了土地,你騙土地,它就不長東西。人們說農民老實,這甚至在某些時候成了貶低。但這恰恰是農民最可貴的品質,也是整個人類社會中最可貴的品質之一。

【同題問答】

關于農事勞動課

1、如果時間是生命的刻度尺,那么,您在自己的學生時代都參加過哪些課外勞動,留下了哪些印記?

朱啟臻:我們的學生時代,是勞動為主、學習為輔的時代,勞動是第一位的,那時候在農村,天天都要參加農業勞動,地里所有的活兒都要干。

2、現在回味起來,那些勞動讓您感受到什么?

朱啟臻:童年的記憶,幾乎都和勞動有關,我學會了勞動,也學會了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現在一些年輕人看不起農民,嫌人家臟,人家坐過的椅子他都不坐,但我們這些參加過農業勞動的人,永遠都不會,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勞動者。

3、針對當前的城市條件,您認為學生需要怎樣的勞動教育?

朱啟臻:我們國家重視勞動教育,不少地方也都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比如北京每年都有中小學生的“社會大課堂”,其中就有體驗農事活動的內容。問題在于,一些活動仍有流于形式的現象,讓城市里的孩子去農村參加一次農業勞動,但大部分都是郊游、娛樂性質的,最多也就是一次農事體驗。農業勞動對人的教化作用,并沒有體現出來,在這方面,可以進行更深入、更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可能有人覺得大城市里參加農業勞動不容易,其實不然,前些年我做相關研究時,就有學校在校園里開辟了農田。即便沒有這樣的條件,去郊區也不難,現在交通這么發達,定期到郊區農田中參加勞動,并不是不能實現的。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

作者簡介:朱啟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京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