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是農耕文明留給人類的最大遺產,中華文明最遙遠綿長的根在村莊,大量重要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都跟村莊的名字緊密相連,其價值絕不亞于萬里長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明確指出,“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城鄉一體化發展,完全可以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第605-606頁)。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記得住鄉愁”:不要花大氣力去劈山填海,完全可以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第603頁)。因為“記得住鄉愁”的鄉村記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后防線,沒有“鄉愁”就沒有了民族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的湖南十八洞村,其中之一就是不大拆大建,保護村莊原有的風貌,“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
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狂飆突進,城市的舊胡同、舊街道都被房地產開發商的推土機全面鏟平進行舊城改造和重建,像計算機復制功能推進了中國“千城一面”的城市化。房地產商把城市土地開發完了后,在“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市民”、“村莊變社區”等的口號下,一大批村莊同樣被推土機大規模整體拆遷,建設成新城鎮和高層小區,村莊農民從原來的深山搬出,住進了用復制功能建設的高層住宅小區,形成了中國“萬村一面”的怪狀。習近平總書記告誡,一些地方熱衷于改老地名,割斷了地名文脈、不利于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第604頁)。中國行政村的數量從1988年98萬多個,通過“合村并居”到今天已經減少到59萬多個,幾十萬個歷史地名與普通民居老建筑都被消滅了。再回顧發展進程,我們這一代人讓中華民族文化又多了一次斷層與消亡。
放眼世界已經完成全面現代化的歐、美、日等國家,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都具有敬畏之心,現代與傳統結合很好,上百年的建筑依然存在,稀疏地散落在城市和鄉村,不僅未被強制拆除,而且有專門維護機制,因為歷史悠久的老建筑具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在新農村建設中,浙江、江蘇曾經將古老的村莊拆掉,后來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又花費數億元來復制一個個“記得住鄉愁”的村莊,以恢復鄉村原來的風貌。如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摒棄現代化鋼筋水泥的千篇一律城市建筑,全面推進“拯救老屋行動”,其目的是挖掘歷史記憶、探尋名人軼事、修繕宗祠、尋找家規族訓,讓積淀深厚的村落文化不再流失,真正留住一方鄉愁。
山東就曾經啟動過“鄉村記憶工程”,明確要在城鎮化中搶救“鄉愁”。但是,馮驥才在十多年前去山東調查,發現齊魯大地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美麗村莊,有城墻圍繞,護城河和內河、池塘縱橫,學堂、孔廟、祠堂、倉庫、戲樓、鐘鼓樓都有,街道、水井齊整,民居規劃工整,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遺落的稀世明珠!十多年后馮驥才再去山東調查時,這樣的村莊就一個也沒有了。執行和實施這些拆村的人一定是沒有遠見和頭腦的歷史罪人,因為毀掉了幾代人的歷史記憶,也毀掉了所在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軟實力。就有人感嘆,撤并鄉村學校向縣城集中,由義務教育轉向民辦高收費;合鄉并村使熟人治理轉變陌生人治理的鄉村干部官僚化,這種趨勢將使中國鄉村失魂落魄!
現在這個的悲劇前不久又在山東重新蔓延,在“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農村社區”的口號下推進“合村并居”。只需要常識就不難判斷,由原始部落過度來的村莊“社區”與城市“社區”完全不在一個頻道,傳統文明的“鄉村”和城市文明的“社區”構成了人類社會兩個具有本質差別的最基本單元,就是熟人社會和陌生人社會。與城市發展的規劃重要性相比,村莊是自然發展和漫長演化而來,形成了一系列純自然的特色(亞文化)。只有超越自然發展和演化,規避自然發展和演化的不足,“合村并居”才有價值和意義。而當下山東的“合村并居”沒有根據不同地方的自然稟賦、歷史文化所體現的區域差異性和形態多樣性來設計,對村莊進行簡單的“推倒重來”復制城市社區,沒有了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結果是“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鎮”,城不像城、鄉不鄉。這一股風如果控制不了,正如馮驥才所預言那樣:“千姿萬態中國的村莊就會變成城市里那些建筑垃圾”。
城鄉只有地域與生活方式之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在現代化的名義下認為城市文明高人一等,執意去改造甚至消滅傳統的村莊,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從長遠來看,隨著現代化和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村莊必然會成為現代社會具有最美好人居環境的地方,回歸鄉村、回歸自然是人類的天然本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村莊是中國未來發展不可缺少的稀缺資源,必須盡快摒棄大拆大建的鄉村發展模式,因為這些鄉村舊建筑、舊墳墓是過去時代的記憶,有記憶才會有歷史,才會有民族的魂。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